您好,欢迎您

【2021 ESMO】斯璐教授:瑞派替尼治疗KIT突变黑色素瘤,PFS、DoR更优,未来可期

2021年10月0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日,在2021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了瑞派替尼治疗KIT突变黑色素瘤的I期研究结果。数据显示,瑞派替尼(Ripretinib)治疗KIT突变黑色素瘤,客观缓解率(ORR)与既往其他KIT抑制剂报道的数据相似,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缓解持续时间(DoR)优于既往数据,且安全性良好。针对这一结果,【肿瘤资讯】特邀专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斯璐教授,基于目前KIT突变黑色素瘤的治疗现状,解读该研究的临床价值。

1632557211(1).jpg                
斯璐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 副主任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管理指南》执笔人

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神经系统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脑转移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罕见肿瘤专委会常委

CSCO肉瘤专委会委员

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常委

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常委

《肿瘤学杂志》青年编委副主编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审稿专家

长期从事肿瘤内科、特别是黑色素瘤和肉瘤,骨、脑转移瘤的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 发表SCI论文5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总影响因子近200分,单篇最高他引次数超400次,在全球ASCO会议、ESMO Asia等国际会议多次做口头报告。参编著作4部。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6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癌症中心研究论文特等奖1项。

目前KIT突变黑色素瘤的治疗现状

斯璐教授:白种人与黄种人之间基因突变特点存在差别,白种人以BRAF突变为主,占总突变率的50%~70%,其余为NF1、NRAS、TERT突变。我国黑色素瘤患者主要基因突变也是BRAF,约占25%,其余为KIT、NRAS、NF1突变,以及黏膜黑色素瘤中较少见的GNAQ、GNA11和mTOR通路基因突变。总体而言,我国黑色素瘤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为点突变占比少,大部分为拷贝数增加。针对BRAF突变驱动基因,BRAF抑制剂已获批上市;但针对其他点突变,尚缺乏特异性药物;针对基因扩增,由于尚未明确其真正的发生、发展机制,也缺乏精准的靶向治疗药物。

KIT突变最早发现于2006年,美国John A. Curtin教授所在的实验室发现美国肢端和黏膜黑色素瘤KIT突变比例非常高,分别占比39%和36%。自此,中国开始在黏膜黑色素瘤患者中开展KIT突变筛查,一代测序显示突变率约达7%,随着近年来二代测序(NGS)技术的广泛应用,KIT突变检出率更高,达15%~20%,这部分患者亟需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郭军院长的带领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开展的临床研究显示,伊马替尼治疗43例KIT突变黑色素瘤的有效率约达23%,仅针对KIT 11外显子突变患者,有效率可达30%。2010年开展的研究显示,42例患者接受尼洛替尼的有效率约为26%,但上述有效率与BRAF抑制剂的相差较大,究其原因,可能由于大部分BRAF突变集中于V600位点,而KIT突变广泛分布于9/11/13/17/18号外显子。但令人惊喜的是,今年ESMO年会报道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新型KIT抑制剂瑞派替尼(Ripretinib)治疗KIT突变黑色素瘤展示了令人鼓舞的疗效。

瑞派替尼治疗KIT突变黑色素瘤,mPFS高达10.2个月,DoR达9.1个月,优于既往数据

斯璐教授:既往伊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KIT突变黑色素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效率为20%~30%,无进展生存期(PFS)约为3.5个月,有效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7~8个月,大部分患者最终会发生致死性脑转移,长期缓解的患者较少。伊马替尼400mg治疗胃肠间质瘤(GIST)耐药后加量至600mg,甚至800mg,依然可发挥疗效,但黑色素瘤与GIST不同,伊马替尼用于黑色素瘤增量不增效,反而会增加副反应。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100%的患者会发生严重水肿,还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皮疹、白细胞下降等。

本次ESMO年会报道的I期研究,共纳入26例KIT突变或扩增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瑞派替尼150mg QD治疗。总体ORR为23%(表1),中位PFS 7.3个月。本研究纳入了11例(42%)KIT 17外显子突变的患者(既往研究显示TKI用于KIT 17外显子突变患者疗效欠佳,研究入组患者时会进行一定限制),以及9例(35%)KIT抑制剂经治的患者,若不考虑上述患者,瑞派替尼的有效率可达30%以上。瀑布图显示,尽管部分患者为疾病稳定(SD)状态,但已接近部分缓解(PR)水平,肿瘤缩小比例基本为50%(图1),泳道图显示缓解持续时间(DoR)达9.1个月(图2)。如仅入组KIT 11外显子突变的初治患者,其有效率相信将进一步提高。

表1 瑞派替尼总体疗效

图片1.png

Picture 4.png

图1 靶病灶最长径较基线变化

图片2.jpg

图2 瑞派替尼治疗和缓解持续时间

伊马替尼治疗KIT突变黑色素瘤患者的中位PFS仅约为3.5个月,BRAF抑制剂单药治疗BRAF突变黑色素瘤患者中位PFS达半年,国内BRAF抑制剂联合MEK抑制剂治疗BRAF突变黑色素瘤患者中位PFS达10~11个月。本研究最大的亮点是瑞派替尼用于初治患者的中位PFS达10.2个月(图3),基本接近于BRAF抑制剂联合MEK抑制剂治疗的数据。意味着瑞派替尼治疗KIT突变黑色素瘤患者真正意义上达到了与BRAF抑制剂的同等疗效水平,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

副反应方面,本研究报道的数据显示,外周水肿、皮疹、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均不高。瑞派替尼目前在国内已获批治疗晚期GIST,非常期待其在中国KIT突变黑色素瘤患者中发挥一定作用。

Content Placeholder 6.png

图3 初治和经治患者PFS

希望并欢迎瑞派替尼进入国内外KIT突变黑色素瘤领域,更多探索值得期待

斯璐教授:无论有效率还是PFS,瑞派替尼均展示了疗效,与既往TKI的研究数据相比,mPFS提高明显,我非常希望本研究结果的公布能推动中国KIT突变黑色素瘤患者临床实践的改变。

目前瑞派替尼在国内尚无黑色素瘤适应症和指南推荐,临床应用需秉持审慎态度,若患者确实前期治疗效果欠佳,可在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尝试该药。庆幸的是,瑞派替尼在国内已获批上市用于晚期胃肠间质瘤(GIST)4线治疗,存在获取途径。

希望瑞派替尼与中国专家合作开展进一步研究,加强机制探索,一方面,可在基础研究中探索其与免疫药物是否存在协同作用;另一方面建议加强瑞派替尼继发耐药机制例如是否存在mTOR通路活化的探索。同时在中国KIT突变黑色素瘤患者中尽快开展单药或者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展示中国数据,期待不久的将来,瑞派替尼能够得到中国CSCO黑色素瘤指南的推荐,使更多中国患者获益。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21 ESMO e-Poster 1082P 瑞派替尼治疗KIT突变黑色素瘤I期临床研究

责任编辑:Marie
排版编辑:Frank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11月09日
曾黎丽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肿瘤内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1年10月17日
黄一琦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消化内科
文章很好内容新颖
2021年10月09日
邹兰兰
都昌县中医院 | 肿瘤内科
未来可期,未来更好,疗效也为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