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TP53 共突变在不同 EGFR 亚型 NSCLC 患者 EGFR-TKI 治疗中的独特作用

11月2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引言: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是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核心治疗药物,但不同EGFR亚型患者的疗效存在差异。TP53共突变作为常见的伴随基因改变,其对不同EGFR亚型患者治疗反应和生存的影响尚未明确。本文基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40例EGFR突变NSCLC患者的回顾性数据,聚焦TP53共突变在EGFR L858R、19外显子缺失(19del)等亚型中的作用差异,为临床精准制定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背景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癌症相关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过去几十年,EGFR-TKIs凭借高效、低毒的优势,成为EGFR突变NSCLC尤其是晚期患者不可或缺的治疗选择。EGFR L858R和19del是最常见的两种突变亚型,占NSCLC所有EGFR突变的85%。但不同EGFR亚型患者从EGFR-TKIs治疗中获得的获益并不一致,然而这种敏感性差异的潜在机制仍需阐明。
 
随着肿瘤基因测序的广泛应用,NSCLC不再被视为单一癌基因驱动的疾病。既往研究虽揭示了晚期NSCLC中伴随突变的不利影响,但均将所有伴随突变视为单一变量,未评估不同伴随突变对驱动基因的具体作用。值得注意的是,TP53共突变是EGFR突变NSCLC中最普遍的现象,约占40%-50%,多项临床研究表明,EGFR与TP53共突变可能促进对EGFR-TKIs的耐药,导致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缩短。但也有大量回顾性研究未一致证实TP53共突变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且关于TP53共突变是否影响不同EGFR亚型患者生存及对EGFR-TKIs反应的研究极少。因此,本研究回顾性探讨TP53共突变对不同EGFR突变亚型患者生存及EGFR-TKIs治疗反应的影响,为治疗选择提供可靠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于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最终纳入240例EGFR突变NSCLC患者。OS定义为从EGFR-TKIs治疗开始至死亡或末次随访的时间,PFS定义为从EGFR-TKIs治疗开始至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时间,中位随访时间为33.5个月。通过NGS、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及临床病理记录评估耐药机制,包括EGFR T790M突变、小细胞转化、旁路通路激活等。
 
所有患者经组织学诊断为NSCLC,包括肺腺癌(LUAD)、肺鳞状细胞癌(LUSC)和腺鳞癌(ASC)。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组织和血浆样本中提取DNA,采用NGS和575基因面板分析肿瘤样本DNA,游离DNA通过试剂盒和llIumina HiSeq4000测序平台进行NGS检测,目标测序深度至少为500X。采用ARMS-PCR进一步验证基因状态。

研究结果

EGFR突变亚型与伴随基因改变

240例EGFR突变患者中,最主要的突变类型为L858R(50%,120/240),其次为19外显子缺失(43%,103/240)。TP53突变(主要为错义突变)是最常见的伴随基因改变(54%,130/240),其他伴随基因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CDK4、CTNNB1、PIK3CA、APC各5%,RB1、KRAS、MYC各4%,PMS2、PTEN各3%,MET、CSMD3、SMAD4、RBM10、CDKN2A、CREBBP各2%。TP53突变状态与MYC改变呈正相关(P<0.05),EGFR L858R突变与19del等其他EGFR亚型呈强负相关(P<0.05)(图1)。

图1 EGFR突变NSCLC患者的基因组改变及其相关性。(A)EGFR突变NSCLC患者(n=240)基因改变及临床病理信息的肿瘤图谱瀑布图。(B)各种基因组改变的相关性。

TP53共突变在不同EGFR亚型中的预后价值

在所有EGFR突变患者中,TP53野生型(WT)和突变型(MT)患者的PFS(P=0.213)和OS(P=0.551)均无显著差异。但不考虑TP53状态时,EGFR L858R突变患者的结局差于19del突变患者(中位PFS:12.4个月vs 20.0个月,HR=1.78,95%CI:1.31-2.41,P<0.001;中位OS:32.9个月vs 46.8个月,HR=1.65,95%CI:1.12-2.43,P=0.011)。考虑TP53状态后,EGFR L858R/TP53MT患者的中位PFS短于EGFR L858R/TP53WT患者(7.9个月vs 19.8个月,HR=1.53,95%CI:1.03-2.28,P=0.032),但OS无显著差异(32.9个月vs 33.0个月,HR=0.89,95%CI:0.55-1.45,P=0.644)。而EGFR 19del/TP53MT与EGFR 19del/TP53WT亚组的PFS和OS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FS:P=0.730;OS:P=0.645),其他EGFR亚型(EGFR others)中TP53突变与PFS和OS也无关联(PFS:P=0.495;OS:P=0.511)(图2)。

图2 TP53突变(MT)或TP53野生型(WT)的EGFR突变患者的PFS和OS的Kaplan-Meier曲线。(A)EGFR突变/TP53突变与EGFR突变/TP53野生型之间的PFS和OS;(B)EGFR L858R突变患者与EGFR 19del患者的PFS和OS;(C)EGFR L858R突变/TP53突变患者与EGFR L858R突变/TP53野生型患者的PFS和OS。

TP53共突变与EGFR L858R患者临床特征的关联

EGFR L858R/TP53MT组的女性比例(71.2% vs 53.7%,P=0.048)和脑转移比例(59.1% vs 37.0%,P=0.016)高于TP53WT组,而骨、肝、肾上腺等其他受累器官的分布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吸烟史、家族史、肿瘤大小、数量、淋巴转移状态、远处转移状态、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及TKIs代际等其他特征在两组间具有可比性。单变量分析显示,TP53共突变与EGFR L858R患者的PFS相关(HR=1.53,95%CI:1.03-2.28,P=0.035),而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数量及脑转移状态等其他临床特征与PFS无显著关联。多变量分析表明,TP53共突变是EGFR L858R患者PFS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HR=1.77,95%CI:1.14-2.74,P=0.011)。此外,EGFR L858R/TP53MT组的疾病进展(PD)比例高于EGFR L858R/TP53WT组(P=0.018)(图3)。

图3 EGFR-TKIs疗效的临床预测因素。(A)EGFR L858R/TP53突变型(MT)组与EGFR L858R/TP53野生型(WT)组之间受累器官部位的不同模式;(B)接受EGFR TKIs治疗的EGFR L858R/TP53突变型患者中,与PFS相关的临床特征的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C)EGFR L858R/TP53突变型患者与EGFR L858R/TP53野生型患者对EGFR TKIs的影像学应答分布。

TP53共突变促进EGFR L858R患者对EGFR-TKIs的耐药

接受不同代际EGFR-TKIs治疗的亚组生存分析显示,一代EGFR-TKIs治疗的EGFR L858R/TP53MT与EGFR L858R/TP53WT亚组的PFS和OS无显著差异(中位PFS:7.5个月vs 10.4个月,HR=1.15,95%CI:0.65-2.06,P=0.628;中位OS:29.8个月vs 32.9个月,HR=0.95,95%CI:0.50-1.81,P=0.879)。二代EGFR-TKIs治疗亚组中,EGFR L858R/TP53MT患者的PFS劣于EGFR L858R/TP53WT患者(中位PFS:17.1个月vs 19.8个月,HR=2.39,95%CI:1.00-5.71,P=0.048),但OS无显著差异(中位OS:34.2个月vs 33.6个月,HR=0.51,95%CI:0.15-1.72,P=0.266)。三代EGFR-TKIs治疗亚组中,EGFR L858R/TP53MT患者的PFS虽劣于EGFR L858R/TP53WT患者,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中位PFS:8.4个月vs 13.8个月,HR=2.12,95%CI:0.98-4.61,P=0.051;中位OS:38.6个月vs 40.0个月,HR=1.35,95%CI:0.45-4.06,P=0.594)。

EGFR L858R/TP53MT组的EGFR-TKIs耐药中位时间短于EGFR L858R/TP53WT组(392天vs未达到,HR=3.00,95%CI:1.67-5.39,P<0.001)。EGFR T790M是两组的主要获得性耐药机制,EGFR L858R/TP53MT组发生率为51.4%,EGFR L858R/TP53WT组为58.8%,但两组间不同获得性耐药机制无显著差异(P=0.792)。值得注意的是,小细胞肺癌(SCLC)转化仅发生在EGFR L858R/TP53MT组。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EGFR L858R/TP53MT患者具有疾病表型侵袭性强、生存预后差、对EGFR-TKIs耐药更快的特点,而TP53共突变对EGFR19del和其他EGFR亚型患者的生存及EGFR-TKIs治疗反应无显著影响,提示TP53共突变仅为EGFR L858R 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此外,其他肿瘤抑制基因(TSGs)如RB1、NF1、ARID1A、BRCA1的伴随突变与EGFR L858R/TP53MT患者的不良临床结局相关,表明TP53可能与TSGs相互作用促进EGFR-TKIs耐药,这类患者应采取更频繁的随访策略以及时发现耐药。
 
但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作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存在数据选择和收集偏倚,建议通过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减少偏倚;靶向NGS面板检测耐药相关分子的全面性不足,mRNA-seq或全外显子测序(WES)可能更准确地揭示耐药机制。未来需开展大规模试验探索序贯治疗在预防EGFR-TKIs耐药中的潜在作用,为EGFR L858R/TP53MT患者延长靶向治疗获益时间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Wei L, Lao Y, Fu T, et al. Distinct Role of TP53 Co-mutations in Different EGFR Subtypes Mediating the Response to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lin Lung Cancer. 2025;26(6):478-491.e7. doi:10.1016/j.cllc.2025.04.007。

审批编号:CN-171623

过期日期:2026-02-11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al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11月21日
李军
绵阳市肿瘤医院 | 放射治疗科
路过学习,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