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EGFR 突变NSCLC中 PD-L1 表达与EGFR-TKI疗效的相关性

11月2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引言:EGFR突变是NSCLC的关键治疗靶点,不同突变亚型对EGFR-TKI的反应和患者预后存在差异,而PD-L1作为免疫治疗相关生物标志物,其与EGFR突变亚型的相互作用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基于176例EGFR突变NSCLC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EGFR突变亚型、PD-L1表达状态与抗EGFR治疗结局的关联,为临床整合分子标志物与免疫指标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背景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NSCLC占肺癌病例的85%左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是NSCLC最常见的驱动突变,在不吸烟者和东亚人群中尤为高发。这些突变具有预测和预后价值,因为它们使肿瘤对EGFR-TKI敏感,这类药物已彻底改变晚期NSCLC的治疗格局。此外,免疫治疗已整合到新辅助和辅助治疗方案中,改善了长期结局并改变了早期NSCLC的治疗格局。
 
免疫检查点调控涉及共刺激和共抑制分子,可调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用抗体阻断抑制性检查点主要通过激活CD8+T细胞增强抗肿瘤免疫力。尽管PD-1/PD-L1抑制剂在NSCLC中取得成功,但EGFR突变与PD-L1表达的相互作用复杂且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前研究表明,突变EGFR可上调PD-L1表达,而EGFR-TKI治疗可能降低PD-L1水平,提示二者存在影响治疗反应的动态关系。关于PD-L1作为EGFR-TKI治疗EGFR突变NSCLC的预测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临床研究结果不一,需进一步深入探索。本研究旨在明确EGFR突变NSCLC患者的PD-L1表达特征,探讨EGFR突变亚型与年龄、性别、组织学亚型、一线治疗、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等临床参数的关联。

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卡拉登尼兹技术大学医学院病理科确诊的176例EGFR突变NSCLC患者,其中148例通过手术切除标本确诊,28例通过经支气管EBUS活检或CT引导下经胸活检确诊。PD-L1免疫组化检测和分子分析主要在手术标本和原发肿瘤组织上进行,若仅能获得活检材料,则仔细选择肿瘤含量充足的样本以确保检测准确性。

EGFR体细胞突变采用下一代测序(NGS)方法分析,检测基因涵盖ALK、EGFR、KRAS、TP53等多个驱动基因和耐药相关基因。采用SP263克隆通过免疫组化(IHC)评估PD-L1表达。除肿瘤比例评分(TPS)外,PD-L1表达还分为阴性(TPS<1%)或阳性(TPS≥1%)。

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与EGFR突变特征

176例患者中,88.6%(156/176)为腺癌,11.4%(20/176)为鳞状细胞癌;平均年龄66.23岁(范围40-90岁),60.8%(107/176)≥65岁;性别分布为男性51.7%(91/176)、女性48.3%(85/176)。早期(I-II期)患者占11.4%(20/176),晚期(III-IV期)占88.6%(156/176),12.5%(22/176)存在淋巴结受累。

EGFR突变亚型中,19号外显子缺失最常见(40.9%,72/176),其次为21号外显子点突变(35.8%,63/176),其他少见突变(包括18号外显子突变、20号外显子插入和点突变、2号外显子和7号外显子等区域改变)占23.3%(41/176)。19号外显子突变与高龄(p=0.033)、女性(p=0.001)、腺癌(p=0.003)和骨转移(p=0.016)显著相关;18号外显子突变及其他号外显子突变在男性患者中更常见(p=0.014和p<0.001)(表1)。

表1 EGFR突变亚型与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

PD-L1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联

48.3%(85/176)的患者PD-L1阳性(TPS≥1%),其中25.9%(22/85)为高表达(TPS≥50%)。PD-L1阳性患者中,19号外显子突变占43.5%(37/85),21号外显子突变占25.9%(22/85),20号外显子突变占10.6%(9/85),18号外显子突变占9.4%(8/85),其他号外显子突变占10.6%(9/85)。21号外显子突变与PD-L1阴性显著相关(p=0.008),PD-L1表达与其他EGFR号外显子突变亚型无显著相关性,且与TILs存在与否及TILs中PD-L1阳性无显著关联。

治疗与生存结局

PD-L1阳性患者的中位OS为51个月,PD-L1阴性患者为17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图1);TILs存在与否与OS也无显著相关性(p=0.818)。85例PD-L1阳性患者中,61.1%(52/85)接受TKI治疗,这类患者的中位OS(51个月)显著长于未接受TKI治疗者(17个月)(p=0.003)。

图1 对比PD-L1阳性与阴性患者的OS生存曲线

所有患者均未接受免疫治疗作为一线治疗, 32.9%(58/176)的患者接受TKI作为一线治疗,中位OS为51个月,其中44例使用一代TKI,11例使用二代TKI,3例使用三代TKI;10.79%(19/176)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出现T790M耐药突变而改用奥希替尼,这类患者的平均OS(92个月)显著长于未使用奥希替尼者(21个月)(p=0.002)。51.1%(90/176)的患者接受化疗,中位OS为21个月;16%(28/176)的患者未接受任何全身治疗,中位OS为16个月。EGFR突变患者的中位PFS为14个月。

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体能状态(ECOG≥2)、未接受TKI治疗和晚期诊断是OS较差的独立预测因素。ECOG体能状态≥2的患者死亡风险是0-1级患者的1.72倍(HR=1.718,95%CI:1.062-2.779,p=0.027);未接受TKI治疗的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升高(HR=3.313,95%CI:2.050-5.356,p<0.01);晚期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早期患者的2.3倍(HR=2.319,95%CI:1.097-4.903,p=0.028);性别和年龄与生存无显著相关性(表2)。

表2 OS预后因素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共突变情况

最常见的EGFR共突变基因为TP53(44.3%,78/176),其次为PIK3CA(7.4%,13/176)、KRAS(4%,7/176)和PTEN(2.3%,4/176),未观察到MET扩增或突变。78例EGFR和TP53共突变患者中,65.3%(51/78)接受TKI治疗,其平均OS(42个月)与无TP53突变患者(49个月)无显著差异(p=0.924)。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176例EGFR突变NSCLC患者的分析,明确了EGFR突变亚型、PD-L1表达与治疗结局的关联:19号外显子缺失是最常见的突变亚型,且与高龄、女性、腺癌和骨转移相关,21号外显子突变与PD-L1阴性显著相关;PD-L1阳性患者接受TKI治疗的OS显著长于未接受TKI治疗者,TKI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而体能状态差、未接受TKI治疗和晚期诊断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结果强调了EGFR突变亚型和PD-L1表达在治疗决策中的重要性,支持整合分子和免疫标志物指导个性化治疗。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为回顾性设计,可能存在选择偏倚;部分患者的吸烟史等临床数据不完整,且PD-L1检测未涵盖肝、脑转移灶,可能影响结果解读。未来需要更大样本量、更长随访时间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明确分子改变、免疫反应与治疗结局的复杂关系,为优化EGFR突变NSCLC的治疗策略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参考文献

Teoman G, Karaman E, Ersöz Ş, Aydın Mungan S. Evaluation of PD-L1 Expression and Anti-EGFR Therapy in EGFR-Mutant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Medicina (Kaunas). 2025;61(8):1467. Published 2025 Aug 15. doi:10.3390/medicina61081467。

审批编号:CN-171956

过期日期:2026-02-16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al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11月21日
刘祺
清远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SIBCS)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乳腺癌学术盛会之一。2025年SIBCS会议上汇聚了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