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张维真教授 |晚期、辅助多线布局,“D+T”双靶组合医保新价格执行,实现更高药物可及性

2021年03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黑色素瘤是一类高复发、高转移及预后差的恶性肿瘤,BRAF突变是黑色素瘤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自BRAF抑制剂问世以来,黑色素瘤近40年的治疗格局被彻底改变。随着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D+T)治疗方案在中国上市,正式开启了国内黑色素瘤治疗双靶时代。自今年3月1日起,2020年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用。黑色素瘤双靶治疗药物——甲磺酸达拉非尼胶囊联合曲美替尼片也于3月1日开始正式执行进医保后的新价格,这对广大中国黑色素瘤患者将带来怎样切实的意义?【肿瘤资讯】特邀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张维真教授针对目前中国黑色素瘤尚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D+T”双靶方案在中国人群中的应用价值及医保新价格对患者的切实意义发表了自己见解。 

               
张维真
教授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郑州市肿瘤医院)
黑色素瘤及肿瘤综合治疗内科 科主任
河南大学肿瘤医院 硕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会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郑州市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会长
河南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诊断和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BRAF突变是黑色素瘤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BRAF抑制剂实现患者长生存

张维真教授:黑色素瘤是一类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我国黑色素瘤与欧美白种人差异较大,两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

我国黑色素瘤的每年新发患者数约为2万人,发病率和死亡率皆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社会公众对黑色素瘤的知晓度较低,缺乏规范的诊断和检测,我国黑色素瘤患者确诊时多数已经处于中晚期,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比于早期患者明显降低,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其中,BRAF突变是黑色素瘤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每4位中国黑色素瘤患者中,就可能有1位是BRAF V600突变的患者。近年来,黑色素瘤的治疗预后较以往有了明显改善,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从化疗、靶向治疗,再到免疫治疗等。特别是针对存在BARF驱动突变患者的靶向治疗药物,已经被证实能够帮助患者提高无进展生存,并且实现长期生存获益。

从国际到中国、从晚期到辅助治疗,D+T双适应症惠及更广泛的中国黑色素瘤人群

张维真教授:国际上有2项重要的临床研究,即Combi-d和Combi-v研究,评价了达拉替尼联合曲美替尼(D+T)方案治疗BRAF V600E或V600K突变转移性黑色素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汇总分析显示,D+T联合治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OS)率达34%,意味着1/3的BRAF突变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通过“D+T”治疗可获得5年长期生存。且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达19%,达到完全缓解(CR)的患者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71%和49%。

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D+T治疗亚洲晚期BRAF V600突变黑素瘤患者的数据更新,中国人群的客观缓解率(ORR)达71.7%,中位PFS为9.3个月,中位OS为21.1个月,这充分证实了D+T双靶联合治疗在中国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的疗效。

另外,202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公布了国际COMBI-AD III期临床试验的5年随访数据,9月数据正式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结果显示,D+T辅助治疗III期BRAF V600E或V600K突变黑色素瘤患者1年,意向治疗(ITT)人群中D+T双靶治疗组5年无复发生存(RFS)率达52%,中位RFS未达到。双靶治疗组(D+T)相对于安慰剂组可将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49% ,这一结果充分证实了D+T双靶治疗能为Ⅲ期可切除黑色素瘤患者带来长期获益。

针对 BRAF V600突变患者,国内于2019年12月18日批准 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达拉非尼+曲美替尼(D+T)上市用于BRAF V600突变阳性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短短三个月后,2020年3月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又批准了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D+T)用于BRAF V600突变阳性的III期黑色素瘤患者完全切除后的辅助治疗的上市许可。2020版CSCO 黑色素瘤诊疗指南中,针对携带BRAF V600突变的Ⅲ期黑色素瘤的术后辅助治疗,将D+T由II级专家推荐调整为I级专家推荐。从不可及到可及,至此,双靶治疗药物甲磺酸达拉非尼胶囊(泰菲乐®)和曲美替尼片(迈吉宁®)成为国内第一个具有BRAF V600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及黑色素瘤辅助治疗双适应症的靶向治疗药物。该联合治疗方案在中国的上市,正式开启国内黑色素瘤治疗双靶时代。

新版医保政策落地,泰菲乐®联合迈吉宁®医保新价格降幅超4成,实现更高药物可及性

张维真教授:创新药品的相继上市为肿瘤治疗带来了希望,然而创新药物带来的费用支出阻碍了药品的广泛可及,医保目录的准入对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中国患者对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D+T)刚进入中国时患者每月的费用达7万元,90%以上的患者用药不可及。但当时2例接受D+T治疗的患者效果非常显著。基于中国的国情,为使更多患者获益,诺华制药公司很快调整了价格,先后降价至3.9万和2.2万。自今年3月1日起,2020年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用,诺华制药公司的黑色素瘤双靶治疗药物——甲磺酸达拉非尼胶囊联合曲美替尼片也于3月1日开始正式执行进医保后的新价格,非常可喜可贺。甲磺酸达拉非尼胶囊联合曲美替尼片(泰菲乐®联合迈吉宁®)药物组合在此次医保谈判中降幅超4成,而这一价格相比2019年刚进入中国时的价格,降幅近7成。这不仅能为黑色素瘤的晚期和辅助治疗带来更多创新、可及的解决方案,也让更多的黑色素瘤患者减轻用药负担,从中获益。截至目前,我们科室已有约20例的患者接受了D+T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疗效非常显著,而且副作用可耐受,出现顽固性发热的患者也是少数。

另外,制药企业在持续探索创新多方支付模式,开展患者援助项目,与基本医疗保险衔接互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在这方面,诺华制药公司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3月1日开始甲磺酸达拉非尼胶囊联合曲美替尼片正式执行进医保后的新价格,这使之前几位自费、经济负担重的患者可以继续坚持使用D+T治疗,而且疗效相当好,有几例患者已达部分缓解(PR),甚至接近CR状态。

责任编辑:Marie
排版编辑:Lillia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