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听说Watson加入陆劲松教授的多学科会诊团队啦?!一起去看看

2017年08月23日

仁济医院陆劲松教授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在业界一直很有名气。小编走访过无数家的医院,深知实施MDT的不易。没有亲见之前,对此也仅仅只能好奇而已。近期听闻仁济乳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引入了名叫“Watson肿瘤”的人工智能成员,每周参加他们的例行多学科讨论。小编再也按捺不住双重的好奇心,托人约到了仁济医院乳腺外科的陆劲松主任,得以一窥乳腺癌MDT的现场。

陆劲松教授团队每周例行的多学科讨论

陆劲松MDT.jpg小编按照约定的时间,周五早上8点钟即到达示教室,这时乳腺外科的医生已经在汇报病例了。十五六个医生中除了乳腺外科医生还有影像、放疗、内分泌、病理等科室的专家。

主治医师汇报完病例后,陆劲松教授组织在场的各科专家就病例发表专业意见和讨论。整个上午,从7:40到12点,共讨论了10个病例,且均为疑难复杂病例:术后转移的、多发恶性肿瘤的、诊断有疑议的、合并其它危重疾病的等等。专家们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诊断和最优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在场的专家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很高的专业水平,而他们能够坐在一起,整整一上午,客观的从患者的个体出发、从整体考虑患者的疾病问题,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案以及预期的治疗受益情况,这不就是最为典型的MDT吗?

陆劲松MDT2.jpg而这样经典的MDT在仁济医院不是偶尔、也不是偶然,而是常规。整整一个上午的观摩,对小编来讲就是一场学术盛宴,一场不仅仅是专科学术的学术盛宴,而是真正做到了医学以人为本。

陆劲松教授团队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宝贵经验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20多年的肿瘤治疗实践经验总结出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是肿瘤治疗的“最佳途径”这个是结论。但是国内医院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并不多。像仁济这样成熟、高效、常规良好运行的多学科乳腺癌综合治疗平台,小编认为很有必要请陆劲松教授介绍一下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开展经验。陆教授也牺牲了午休时间(据说一直也是没有午休的),接受了小编的采访。

小编:多学科综合治疗要把很多科室的专家聚集起来,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仁济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不仅汇聚了肿瘤相关科室的专家,还有其它临床科室如骨科、脑外科、心脏科、神经科等等,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陆劲松教授:主要是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这需要专家们的情怀与胸襟。仁济医院五十多个科室,每个科室都很强,每个科室的专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有很高的水平,但是多学科综合治疗需要从患者个体作为第一出发点,而不是以单一专科角度作为第一出发点。这就需要参与多学科讨论的专家们拥有患者利益至上的情怀、协同合作的胸襟,我们需要有这样一批志同道合的专家。另一方面,仁济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发展离不开院领导的大力推进和支持仁济医院专门成立了MDT委员会,并且有十几个亚专科MDT团队,其中乳腺癌MDT团队是第一个成立的。无论我们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合并有其它什么疾病,我们都可以通过MDT平台,对其进行多学科的诊断和治疗。例如,我们收治过一个乳腺癌脑转移的病人,当时患者已经昏迷,当机立断先进行了开颅手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再近一步通过多学科讨论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如果不及时解决脑部肿瘤问题患者命就没有了。这就是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好处,如果没有多学科综合治疗、如果我们只专注于乳腺,那么患者命都没有了,乳腺癌做得再好也没有意义。在仁济医院的大平台上,我们可以进行大医学领域的多学科诊断和治疗

小编:作为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资深践行者,您能依据自身的经验讲讲:多学科综合治疗都有哪些好处吗?

陆劲松教授:我们几年实践下来的经验证明,多学科综合治疗对患者、医生甚至医疗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对患者,就像我刚刚提到的例子,能够通过多学科综合协作得到更好的诊断和治疗,这样的案例我们有很多。 我们遇到的病人有多发恶性肿瘤的,比如乳腺癌合并肺癌、纵隔肿瘤;有乳腺癌转移的,如脑转移、骨转移;还有合并其它病症的,如心衰、肾功能衰竭等。如果我们只关注乳腺癌,比如对合并心功能衰竭的病人,我们的化疗方案做得再好,病人不能耐受,那也是没有办法获益的。我们还遇到过在外地医院疑似隔肿转移、然而穿刺穿不到癌的患者,通过我院的胸外科、影像科等参与的多学科综合讨论发现是纵隔非肿瘤疾病。如果没有MDT,按照转移癌治疗,那么这个患者用再多的化疗药肿块都不会变小的。还有一些手术患者,本来要开两次刀的,通过MDT平台,一次手术就可以帮他解决两个问题,如原发性乳腺癌合并原发性肺癌的患者,我们通过与胸外科的协作,可以一次手术同时解决。所以说,多学科综合治疗可以从诊断(是不是癌、有没有好转)、治疗(如何制定优化的治疗方案,先处理A问题、还是先处理B问题、还是可以联合处理)等方面给患者带来诸多好处。

 Watson肿瘤的庐山真面目

整个一上午的多学科讨论过程中,小编发现陆教授反反复复地查看旁边的电脑,并就电脑上的推荐或不推荐的信息跟在场的专家沟通。小编走进观看,才知道那就是传说中的人工智能MDT成员Watson肿瘤。原来就在那台小小的苹果电脑里。

看watson.jpg

陆教授很自豪的跟小编讲,他们中心应该是国内最早把Watson肿瘤引入MDT临床实践应用的。百洋智能科技把IBM的Watson肿瘤引入中国,为中国肿瘤医生搭建了使用人工智能的桥梁。Watson肿瘤能为病人的合理化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具体来说:第一,每个医生对于文献的理解带有自己的解读,会有人为的偏差;第二,人的阅读量相对于人工智能还是相当有限的;第三,人脑很难把阅读到的所有信息系统的、有条理的在瞬间整合并呈现出来。而人工智能就能弥补这些,它可以把上千个临床试验、上千个病案,在很短的时间内整理归纳,生成建议,为医生提供参考。考虑现实情况的复杂性,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按照这个建议直接给病人治疗,但这个参考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就像一个智能快捷的医学辞海,能快速为患者的诊治给出参考,这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的进步。陆教授还讲到,Watson肿瘤在中国的临床的使用,还需要更多中国医生的参与,用更多中国的诊治病例和数据来驯化完善。但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必将成为医生越来越得力的助手。屏幕快照 2017-08-31 17.02.46.png

               
陆劲松
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乳腺外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第七届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乳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