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杜娟教授:深度解析胰腺癌综合治疗的困境与希望

11月27日
来源:肿瘤资讯

胰腺癌因其发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近年来,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双重攀升,胰腺癌的诊疗面临着严峻挑战。尽管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相比其他瘤种,其治疗难度依然巨大。为进一步探讨胰腺癌诊疗的前沿进展与临床策略,【肿瘤资讯】特邀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杜娟教授,深度剖析胰腺癌治疗的瓶颈、免疫治疗的探索方向以及多学科会诊(MDT)在全程管理中的核心价值。

杜娟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 胰腺胆道肿瘤亚专科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 委员
JCO中文版胆道系统肿瘤编委会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期刊出版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胰腺病学会 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分会 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治疗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江苏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分会 常务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医师分会 委员
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肿瘤整合医学分会 常务委员 
江苏省胰腺病学会胰腺癌学组 副组长
主编肿瘤学著作一部,参编肿瘤学著作五部,其中英文专著一部
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江苏省抗癌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南京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四项
相关研究已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Cell Reports Medicine》、《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

直面瓶颈,探索前沿:胰腺癌诊疗的两大破局方向

杜娟教授:胰腺癌之所以被称为“癌中之王”,核心在于其难治性。目前,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最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

一是早期诊断的困境。临床数据显示,仅有约15%的患者在确诊时处于早期且具备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而超过80%的患者在初诊时即已失去手术机会。因此,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目前科研与临床亟待攻克的首要课题。

二是确诊后的药物治疗突破。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患者,化疗仍是基石,但传统的四药联合化疗方案已触及疗效“天花板”,患者的生存获益难以进一步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精准治疗成为新的突破口:

  • 靶向治疗:近两年来,针对KRAS以及Claudin 18.2等靶点的临床研究层出不穷,部分已进入Ⅲ期临床阶段,为胰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 免疫治疗:作为近年来的热点,免疫治疗在胰腺癌中的应用也是探索的方向。

免疫整合:重塑胰腺癌微环境的治疗策略

杜娟教授:胰腺癌在免疫学特征上属于典型的“冷肿瘤”,即肿瘤微环境中缺乏效应T细胞浸润,导致单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抗体)治疗效果不佳。为了通过免疫治疗获益,我们的策略是实施“免疫整合治疗”,即通过联合治疗手段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目前的探索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组合:化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小分子TKI。这种“三药联合”或“多模式联合”的策略,旨在通过化疗释放肿瘤抗原、抗血管药物调节微环境,协同免疫药物发挥“1+1>2”的效应。临床实践证实,这种整合治疗模式相比单纯化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并延长总生存期(OS),是目前胰腺癌药物治疗中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

多学科协作,全程管理:MDT模式下的精准诊疗实践

杜娟教授:胰腺癌的治疗绝非单一学科的“单打独斗”,而是一场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在南京鼓楼医院,我们建立了成熟的胰腺肿瘤多学科团队(MDT),涵盖肿瘤内科、外科、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营养科及护理团队。每周一固定开展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最佳治疗路径。

MDT模式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临床上并非所有的胰腺占位都是胰腺癌。通过影像科、病理科与临床医生的联合研判,我们可以准确鉴别“胰腺肿块”与真正的“胰腺癌”,避免误诊误治,确保治疗方案的针对性。对于局部晚期或寡转移的患者,MDT团队会评估“先手术”还是“先药物治疗”。我们的研究发现“放化疗+免疫”联合转化治疗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结果显示,经过“放化疗+免疫”的转化治疗方案,原本不可切除患者的R0切除率高达90%。接受转化治疗并成功手术的患者,其中位OS达到了34个月,显著优于直接手术或单纯姑息治疗的历史数据。综上所述,胰腺癌的诊疗正在从“单一学科主导”向“多学科全程管理”转变,从“经验性化疗”向“精准免疫靶向联合”迈进。虽然前路艰巨,但通过早诊早治与MDT模式下的综合治疗,我们正逐步将这一“冷肿瘤”转变为“热肿瘤”,为患者争取更长的生存期与更高的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Lyn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