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肺向新生|许斌教授:2025 ELCC EGFR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领域,多项临床研究数据出炉

05月1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是重要的治疗靶点,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单药一线治疗虽已广泛应用,但其疗效瓶颈及耐药机制的复杂性促使联合治疗成为研究热点。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公布了多项EGFR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新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本期“肺向新生”肺癌专栏特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许斌教授结合2025 ELCC公布的最新研究,系统解读EGFR经典及非经典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新突破。

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新进展

MARIPOSA是一项全球III期随机对照研究,纳入1074例初治EGFR Ex19del/L858R突变晚期NSCLC患者,旨在对比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奥希替尼单药及兰泽替尼单药的疗效[1]。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较奥希替尼组显著延长mPFS至23.7个月(HR=0.70,P<0.001),亚洲人群mPFS达27.5个月(HR=0.65,P<0.001)[2,3]。2025 ELCC公布的最终总生存期(OS)分析显示,联合组中位OS较奥希替尼组(36.7个月)预计延长超1年(HR=0.75,P<0.005)[1]。此外,联合治疗还展现出卓越的颅内控制能力:3年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cPFS)是奥希替尼组的2倍(36% vs 18%),颅内缓解持续时间(icDoR)延长半年(35.7个月 vs 29.6个月)[1]。同时,在安全性方面,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组的不良事件多为1-2级,且集中发生于前4个月,长期治疗未发现新安全信号[1]。通过皮肤AE预防性管理方案 (COCOON)及预防性抗凝,中重度皮肤反应和静脉血栓栓塞(VTE)发生率降低50%以上[1]

FLAURA2 研讨了三代EGFR-TKI联合化疗的治疗模式在EGFR经典突变一线治疗中的应用,其首次中期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研究者评估,还是盲态独立评审委员会(BICR)评估,与奥希替尼单药相比,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均显著延长EGFR 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约9个月,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38%;OS也呈明显获益趋势[4]。此次ELCC会议上也公布了在FLAURA研究中接受一线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治疗中,按照培美曲塞暴露量进行的获益-风险特征研究结果[5]和针对PD-L1高表达患者的肿瘤缓解情况[6]。研究结果显示,培美曲塞维持暴露时长为3-9个月、9-18个月和≥18个月的三个亚组的中位PFS分别为24.7个月、27.6个月和30.6个月[5]。这一结果表明,奥希替尼联合化疗这一疗法中,培美曲塞治疗时间越长,PFS越长。在PD-L1高表达组中,奥希替尼组的ORR为38.5%,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为57.1%[6]

FOCUS-A研究显示,伏美替尼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EGFR经典突变患者的mPFS达25.1个月,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患者颅内mPFS为33.2个月,ORR达80%[7]。ChiCTR2300072027研究进一步证实,该方案在EGFR L858R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中ORR达90.9%,且安全性可控[8]

小分子TKI 类药物联合抗体偶联药物(ADC)的治疗模式也为EGFR经典突变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联合治疗思路。正在进行的III期研究TROPION-Lung14探索奥希替尼联合德达博妥单抗(Dato-DXd)的潜力,初步设计已公布[9]

EGFR非经典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新进展

EGFR非经典突变占EGFR突变NSCLC的10%-15%,其蛋白结构异质性导致靶向治疗反应差异显著。根据突变对EGFR激酶结构域的影响,可分为经典样突变、T790M样突变、Ex20环内插入突变及P环、αC-螺旋压缩突变(PACC突变)[10]。目前,针对EGFR ex20ins靶点的新药研发如火如荼,主要分为大分子抗体和小分子TKI。其中,大分子抗体药物主要靶向 EGFR 蛋白胞外区域,而小分子TKI 类药物则主要靶向 EGFR 蛋白胞内激酶结构域[11]

大分子抗体类药物埃万妥单抗通过靶向EGFR胞外结构域,联合三代TKI可协同抑制耐药突变[11]。CHRYSALIS-2 Cohort C研究显示,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一线治疗EGFR少见突变患者的mPFS达19.5个月,ORR为57%,且在G719X (57%),其次为L861X(26%),S768X(24%),E709X(4%)等亚型中均观察到缓解[12]。同时,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显示,与EGFR-TKI单药相比,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的中位治疗中断时间(TTD)和OS均有明显的获益趋势[13]

总结

2025 ELCC最新数据揭示了EGFR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新格局:以三代EGFR-TKI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日臻成熟,展现出突破性潜力。其中,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凭借双重抑制EGFR/MET通路、免疫细胞募集及持久颅内控制,成为EGFR经典突变一线治疗新标准,并实现OS显著获益。对于EGFR非经典突变晚期NSCLC患者,该联合方案通过广谱覆盖突变亚型及协同作用机制,展现出超越传统TKI单药的潜力。

许斌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肺部肿瘤二科副主任
全国及湖北省“青年文明号” 号长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武汉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青年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个案管理/恶性间皮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肿瘤放疗/肺部肿瘤慢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医学可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胸部肿瘤MDT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抗癌协会免疫治疗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35 UNDER 35“优秀青年肿瘤医生”
主持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在Nature及Lancet子刊等发表多篇论文


参考文献

[1]  James Chih-Hsin Yang,  et al. ELCC 2025,4O.
[2] Byoung C Cho, et al. N Engl J Med. 2024 Jun 26.   
[3] Shun Lu, et al. 2023 ESMO Asia LBA10.
[4] Natalia Valdiviezo, et al. 2024 ELCC. Abstract 4O.
[5] David Planchard, et al. 2025 ELCC Abstract 53P.
[6] Cheng-Di Weng, et al. 2025 ELCC Abstract 61P.
[7] Baohui Han,et al. 2025 ELCC. Abstract 62P.
[8] Z.Jin,et aL. 2025 ELCC. Abstract 75P.
[9] Sarah Goldberg, et al. 2025 ELCC. Abstract 123TIP.
[10] Jacqulyne P Robochaux, et al. Nature. 2021 Sep;597(7878):732-737.
[11] Hou J, et al.  Biomark Res. 2022;10(1):21.
[12] Cho BC, et al. 2024 ASCO. Abstr 8516.
[13] Tomasini, et al. 2025 ELCC. 


CRC Code:EM-182553 
Approved Date:2025-05-15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TJ
版权声明
✅ “本资料为强生创新制药所有,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批准,严禁翻印、转载及传播。”
✅ “本资料仅用于医学、科学交流,可能涉及尚未在中国获批的产品和适应症。强生创新制药不支持、不鼓励任何未被批准的药品/适应症使用。”
✅ “本资料中涉及的AE/SS/PQC已按照公司的要求上报。”(适用于含AE/SS/PQC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