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EGFR突变和PD-L1状态对III-pN2期NSCLC术后放疗疗效的影响

11月2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针对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辅助免疫、辅助靶向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ADAURA试验证实,奥希替尼辅助治疗可显著手术切除后NSCLC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但该研究排除了接受术后放疗(PORT)的患者。因此,PORT在该人群中的作用和最佳时机仍不明确。目前尚无临床证据明确PORT在完全切除III-pN2期NSCLC患者中的获益。山东省肿瘤医院开展的一项研究根据EGFR和PD-L1状态对患者进行分类,探讨了术后放疗在完全切除的III-pN2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背景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N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对于I-III期NSCLC患者而言,手术切除是优选治疗方案。然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LRR)和远处转移(DM)的风险仍然很高(尤其是N2期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最终导致OS的缩短。辅助化疗是传统的术后治疗选择,对于完全切除的III期pN2NSCLC患者,PORT的作用仍存在争议。

既往多项临床研究评估了PORT在接受手术切除的III期pN2期NSCLC患者中的作用。结果表明,PORT与更好的生存率相关。然而Lung ART试验结果显示,尽管PORT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LRR)超过20%(46.1% vs 25.0%),但这一优势并未转化为DFS或OS的改善。PORT-C试验显示,PORT有改善DFS的趋势,但同样也未观察到OS获益。这两项关键性试验结果凸显了进一步确定最有可能从PORT中获益人群的必要性。

研究方法

研究回顾性纳入2018年至2023年期间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接受完全切除的251例III期pN2 NSCLC患者。主要入组标准如下:(1)病理证实为R0切除的NSCLC;(2)病理证实为N2期纵隔淋巴结转移;(3)接受了2-4个周期的辅助化疗,允许接受新辅助化疗;(4)接受了50Gy剂量的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EGFR状态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或二代测序(NGS)进行检测。PD-L1表达状态采用DAKO 22C3 PharmDx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DFS和OS。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预后影响因素。

主要结果

患者特征:主要队列纳入251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4.9个月。61例患者接受PORT,190例患者未接受PORT。除EGFR状态外,PORT组和非PORT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均衡。

疗效:所有患者的中位DFS为36.2个月(30.6个月至未达到),而中位OS尚未达到。尽管PORT组的中位DFS较未接受PORT组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DFS:39.1个月 vs 35.5个月;HR 0.58,95%CI 0.35–0.97;p =0.072)。两组的OS也无统计学差异(中位OS:未达到 vs 未达到;HR 0.88,95%CI0.30–2.59;p =0.818)(图1)。

图片18.png

图1(A)总体人群的DFS和OS。(B)总体人群中接受PORT与未接受术后放疗(non-PORT)患者的DFS。(C)总体人群中接受PORT与未接受术后放疗(non-PORT)患者的OS

在EGFR野生型患者中,与未接受PORT的患者相比,PORT组患者的中位DFS显著延长(中位DFS:35.3个月 vs 18.3个月;HR 0.33,95%CI 0.17–0.62;p=0.002)。然而,两组患者的OS无显著差异(p=0.295)。在EGFR突变型患者中,仅有8例患者未接受辅助靶向治疗。PORT组和非PORT组的DFS无显著差异(HR 0.65,95%CI 0.23–1.82;p=0.477),OS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496)(图2)。
 

图2(A)EGFR野生型患者接受与未接受PORT患者的DFS;(B)EGFR野生型患者接受与未接受PORT的OS;(C)EGFR突变型患者接受与未接受PORT的DFS;(D)EGFR突变患者接受与未接受PORT的OS

根据PD-L1状态分层的结果显示,在PD-L1阳性患者中,PORT组和非PORT组的DFS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中位DFS:35.3个月 vs 16.4个月;HR 0.35,95%CI 0.16–0.74;p=0.029)。PORT组和非PORT组的中位OS无显著差异(中位OS:35.3个月 vs NA;HR 0.78,95%CI 0.10–6.05;p=0.822)。在PD-L1阴性患者中,两组患者的DFS(HR 0.99,95%CI 0.34–2.84;p=0.981)和OS(HR 2.30,95%CI 0.40–13.13;p=0.287)均无显著差异(图3)。

图3(A)PD-L1阳性患者接受与未接受PORT的DFS;(B)PD-L1阳性患者接受与未接受PORT的OSS;(C)PD-L1阴性患者接受与未接受PORT的DFS;(D)PD-L1阴性患者接受与未接受PORT的OS

在PD-L1阳性患者中,进一步的探索性分析显示,在接受辅助免疫治疗的患者中,PORT组的DFS长于非PORT组(中位DFS:NA vs 14.7个月,p=0.025)。然而,两组患者的OS无显著差异(p=0.387)。在未接受辅助免疫治疗的患者中,DFS和OS在PORT组和非PORT组之间均未显示出显著差异(分别为p=0.371;p=0.548)(图4)。

图4(A)在接受辅助免疫治疗的PD-L1阳性患者中,PORT组与非PORT组的DFS;(B)接受辅助免疫治疗的PD-L1阳性患者中,两组的OS;(C)未接受辅助免疫治疗的PD-L1阳性患者中,两组的DFS;(D)未接受辅助免疫治疗的PD-L1阳性患者中,两组的OS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26)、性别(p=0.011)、吸烟状况(p=0.003)、组织学类型(p=0.016)、肿瘤大小(p=0.006)和EGFR状态(p =0.012)均与OS相关(p<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25)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27)、性别(p<0.001)、吸烟状况(p<0.001)、组织学类型(p=0.009)、肿瘤大小(p=0.027)、EGFR状态(p<0.001)和PORT(p=0.076)均与DFS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ORT(p=0.016)和EGFR状态(p<0.001)是DFS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PORT可能改善EGFR野生型或PD-L1阳性患者的DFS,并降低局部复发风险。EGFR和PD-L1状态有望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识别能够从术后放疗中获益的患者群体。此项结果仍需在未来的随机对照试验中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Yao J, Geng Y, Xu J,et al. The impact of EGFR mutation and PD-L1 status on the efficacy of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in stage III-pN2 NSCLC. BMC Cancer. 2025 May 12;25(1):858. doi: 10.1186/s12885-025-14255-0. PMID: 40355865; PMCID: PMC12067728.

审批编号:CN-172741

过期日期:2026-02-24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al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