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陈益定教授&郭宝良教授:共论OFS治疗人群精准选择及ASTRRA研究十年循证启示

11月2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全球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持续攀升的背景下,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HR+)患者的治疗策略始终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近期,多项关于卵巢功能抑制(OFS)的关键研究结果更新,再次验证了GnRHa类药物在绝经前HR+乳腺癌治疗中的基石地位。【肿瘤资讯】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益定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郭宝良教授,结合当前循证依据、临床实践及最新研究数据,深入探讨OFS获益人群的选择及经典研究带来的启示。

GnRHa已成为绝经前HR+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石。在临床诊疗中,该如何选择OFS获益人群以及使用时机?

陈益定教授:OFS 在绝经前女性的内分泌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石地位。我国乳腺癌患者“年轻化”特点突出,约60%为绝经前患者,其中50%~60%为HR+乳腺癌。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OFS药物的应用已历经数十年的临床实践验证。今年ASCO大会公布的几项研究进展,进一步夯实了OFS联合内分泌治疗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1已经明确提出,判定未绝经的、有化疗指征的中高危HR+乳腺癌患者,推荐接受含GnRHa的内分泌治疗。SOFT&TEXT、ASTRRA等研究结果也进一步支持这一治疗策略。相对高危的绝经前及围绝经期患者,在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的同时建议联合使用GnRHa;接受化疗序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单药辅助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建议在SERM的基础上联合GnRHa。ASTRRA研究也显示,联合OFS与SERM单药治疗相比,有更大的获益。
 
对于淋巴结阴性(N0)的绝经前早期HR+乳腺癌患者,在临床实践中是否需要进行强化治疗一直是各大学术会议经常争论的议题。SOFT&TEXT、ASTRRA、NATALEE等经典与前沿研究都纳入了部分N0伴高危因素的患者(如Ki-67≥20%、年龄≤35 岁、pT>2cm、组织学分级G2/G3、LVI阳性等),结果显示在内分泌治疗基础上联用OFS能够显著降低复发风险,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循证支持。因此,在临床决策过程中,针对伴有上述高危因素的N0患者,经医患充分沟通后推荐采用OFS联合治疗方案,以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整体治疗获益。此外,对于围绝经期激素水平波动较大的患者,尤其是在联合AI药物时,OFS联合策略同样展现出不可忽视的临床价值。随着个体化诊疗模式的推进,乳腺癌管理已迈入精准化的崭新时代,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需更细致地考量个体差异,实现疗效与生存质量的“双重进阶”。

SOFT&TEXT与ASTRRA两项经典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历经十余年循证积淀,深度诠释了OFS治疗的临床价值;与此同时,针对胚系BRCA突变患者的二次分析,以前瞻性视角为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这些研究成果既承载着长期实践的历史厚重,又蕴含着前沿探索的创新活力,共同为乳腺癌患者的 OFS 治疗策略筑牢了循证根基,也为未来治疗方向勾勒出广阔前景。

ASTRRA研究公布了长达10年的随访数据。请您分享本次有哪些重要的更新和发现?

郭宝良教授:ASTRRA研究是来自韩国的一项大型RCT、Ⅲ期临床研究,共入组了1282例患者,随机分配至OFS+TAM治疗组和TAM单药治疗组。早期的5年随访数据显示,OFS+TAM相比TAM单药,显著降低了绝经前 HR+乳腺癌化疗患者31%的疾病复发风险(DFS:87.5% vs 91.1%;HR=0.69, P=0.033) 和69%的死亡风险(OS: 97.8% vs 99.4%; HR=0.31, P=0.029)2。随后8年随访数据进一步拉大差距,OFS+TAM治疗组疾病复发风险降低达到33%( HR=0.67;P=0.0027),DFS绝对获益为5%左右3。本次更新的10年随访的结果显示4随着时间推移, OFS+TAM组 vs TAM单药组的DFS绝对获益不断扩大。TAM+OFS 组 10 年 DFS 率为 83.7%,显著优于 TAM 单药组的 75.9%(HR=0.68;95%CI 0.53-0.87),绝对获益7.8%(图1)。同时,在HER2阴性人群中,较大的肿瘤、年轻患者、淋巴结阳性、组织学分级较高与较差的10年BCFI结果显著相关(图2)。在高复合风险评分患者中,OFS 显著改善了10 年 BCFI,TAM+OFS组和TAM单药组分别为76.6% vs 65.7%(HR=0.62;95%CI 0.40-0.98)。

图1 ASTRRA研究随访10年的DFS结果

图2 亚组分析:HER2阴性队列10年BCFI结果

这项研究为临床治疗带来了诸多启示。长期随访进一步夯实了OFS长期应用的显著价值与临床获益,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坚实循证支持。并且,精准分层至关重要,对于高危人群首选OFS+AI,部分中危人群可以选择OFS联合AI或TAM。

目前,GnRHa有3个月剂型和1个月剂型,您觉得长效剂型在临床管理中具有哪些价值?

陈益定教授:在循证医学层面,1月剂型的乳腺癌适应症早已确立,而3月剂型的证据此前相对较少。2024年,中国大型真实世界研究EZREAL公布的数据显示,3个月剂型与 1个月剂型在治疗12±4周时的雌激素(E2)抑制率分别为 99.1%和95.3%5,提示两者疗效相当。戈舍瑞林3月剂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郭宝良教授:在3月剂型与1月剂型疗效相似的前提下,3月剂型的优势更为突出。它减少了注射频次,不仅简化了临床操作,也为患者带来便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从而更好地保证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 (3): 316-334
2.Kim HA, et al. J Clin Oncol. 2020 Feb 10;38(5):434-443
3.Soo Yeon Baek,et al.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2 40:16_suppl, 506-506.
4.Jai Min Ryu, et al.2025 ASCO abstract 506.
5.Wang YS, et al. 2024 ESMO BC abstract 123P

审批编号:CN-166129

过期日期:2026-08-21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评论
11月26日
徐同庆
双鸭山双矿医院 | 普通外科
坚持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
11月26日
张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骨外科
肝转移病灶持续缩小,真实世界探索伴内脏转移的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