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汇聚星星之火,共谱疗缘之声-MZL多学科诊疗学术研讨会济南站会议盛大召开

2024年12月2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临近年终,除旧迎新。为了全面提升边缘区淋巴瘤(MZL)的探索和临床实践水平,从而进一步改善MZL患者预后。2024年12月13日,由北京鸿远慈善基金会主办的“疗缘之声-MZL多学科诊疗学术研讨会”在济南盛大召开。本次会议特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纪春岩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携数十位血液疾病专家MZL的多学科诊疗展开学术思辨。在此,【肿瘤资讯】特对会议关键内容予以整理,以飨读者。

会议伊始,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宋强教授的主持下,本次会议的大会主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纪春岩教授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明教授进行了开场致辞,专家们指出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使得淋巴瘤的诊疗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以奥布替尼为代表的治疗药物,不仅在经治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套细胞淋巴瘤(MCL)、边缘区淋巴瘤(MZL)都具有丰富的循证依据,也让诸多淋巴瘤患者获得了新生。本次会议是MZL的多学科研讨会,希望通过大家的交流、思辨,能够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从而让临床血液肿瘤医生更好的为淋巴瘤患者服务。

纪.jpg

纪春岩教授

侯明教授

宋.png

宋强教授

MZL病理诊断要点解读

主持:山东省立医院许洪志教授

讲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翠娟教授

张翠娟教授在分享中指出MZL诊断难点是良恶性之间的鉴别。对于年轻MALT患者的诊断要谨慎。MZL经常需与小B细胞淋巴瘤进行鉴别,在进行诊断时,需要综合临床信息、分子检测等进行整合判断。与此同时,MZL伴有浆样分化时,需注意与浆细胞肿瘤进行鉴别,CD56, CyclinD1有一定帮助。

张翠娟教授.png
张翠娟教授

嘉宾讨论

在此环节,多名专家主要就小B细胞淋巴瘤与MZL的鉴别、MZL的诊断挑战、MALT和炎症的鉴别以及MZL伴随淋浆分化与浆细胞瘤的鉴别、脾MZL的诊断深入交换了意见。

讨论要点:1. 对于小B细胞淋巴瘤和MZL,MYD88是一个相对可靠的区分手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穿刺陷阱;2.对于MZL的诊断,难度最大的是对于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和MALT淋巴瘤的鉴别;3. 对于MALT亦或是炎症的区别,相对有效的鉴别手段是CD20,如果CD20呈结节状分布,除非该例患者伴随浆样分化,则诊断为淋巴瘤的可能性相对较少。目前第四版的WHO加入了儿童型的MZL,该病并不需要治疗;4. MZL伴随浆样分化更多的是与浆细胞瘤难以鉴别,淋浆少有浆样分化的特点,只要碰到MYD88是阳性的都可以诊断为淋浆;5. 对于脾MZL的诊断,张翠娟教授指出需要注意的是正常的脾脏没有结节状的状态。如果呈现结节状的状态则可以诊断为MZL。总之,值得记住的是MZL不论发生在何处,都是个老年病。

图片1.png图片2.png图片3.png图片4.png图片5.png嘉宾讨论

MZL在新药时代下的治疗优化

主持:烟台毓璜顶医院初晓霞教授

讲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杰教授

李杰教授在分享中指出MZL是常见的惰淋。既往研究显示,传统免疫化疗之间疗效无差异,3-4级AEs发生率较高。与免疫化疗相比,“无化疗”方案疗效相当且更安全。MZL的治疗应在兼顾疗效及安全性的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奥布替尼为代表的BTK抑制剂推动MZL治疗迈入“无化疗”新纪元。奥布替尼联合CD20单抗一线治疗MZL的总缓解率(ORR)达100%,治疗MZL疗效显著,安全性俱佳,堪称新药时代下MZL治疗的优化选择。

李杰教授.png
李杰教授

嘉宾讨论

在此环节,多名专家就MZL疗效和安全的平衡问题、MZL一线治疗方案探索、MZL维持治疗药物选择以及PET-CT对于MZL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学术思辨。

讨论要点:1.晚期的MZL是临床上目前需要重点治疗的患者,由于此类患者在治疗后会获得长生存,因此在治疗时需兼顾疗效和安全性;2. 由于R2方案的一线治疗疗效并不理想,因此,未来可以将奥布替尼加入进行三药的探索,以期能够取得更高的完全缓解率;3. 从经济代价的角度考虑,如果奥布替尼可予报销,则奥布替尼是维持治疗时可予优先考虑的药物;4. 对于MZL,更多的是考虑做强化CT进行临床信息的探寻,而对于诊断模棱两可的患者,则可以考虑进行PET-CT检查以提供更多的临床信息。 

图片6.png图片7.png图片8.png图片9.png图片10.png嘉宾谈论

MZL病例分享

主持:山东省肿瘤医院李增军教授

讲者: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晶晶

张晶晶教授分享了1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IV期,IPI评分3分)患者的病例。该例患者初发病时伴有肺炎、体能欠佳(ECOG评分3分),HGB仅有63g/L,呈现淋巴结肿大的状态。在予奥布替尼150mg qd单药治疗1个月之后,HGB达到了120g/L,淋巴结缩小。针对该病例,张晶晶教授指出MZL是常见的惰淋,MZL治疗的应在兼顾疗效及安全性的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奥布替尼为代表的BTK抑制剂推动MZL迈入“无化疗”新纪元,堪称新药时代下MZL治疗的优化选择,患者通过奥布替尼单药治疗亦可获益。

张晶晶教授.png张晶晶教授

嘉宾讨论

在该环节,多名专家就老年MZL患者的治疗选择、BTK抑制剂单药的使用时长、BTK抑制剂使用时的抗血小板治疗问题以及MZL转化是否需要进行二代测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讨论要点:1. 对于MZL的患者,既往选择以抗CD20单抗、CVP方案更多,但是,自从BTK抑制剂出现之后,老年患者更愿意选择口服药物的方案进行治疗;2. 对于MZL患者,如果BTK抑制剂单药的安全性可控,则可以长期使用BTK抑制剂单药治疗进行病情控制;3. 对于抗血小板药物,出于安全的考虑,不建议将华法林和肝素进行合用,而利伐沙班的安全性较高,可进行联用;4. 目前尚未遇到过MZL转化的患者,即使是CLL转化、滤泡性淋巴瘤(FL)转化的患者都不进行克隆演变检测和不进行第二代测序。

图片11.png图片12.png图片13.png图片14.png图片15.png嘉宾讨论

大会总结

会议尾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宋强教授对于本次会议进行了精辟的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议,从多学科的角度对于MZL的临床诊疗进行了全面的梳理。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以及临床的不断应用,未来可以积极在前线进行BTK抑制剂的探索,以期能够获得更多关键性的数据,更好的服务淋巴瘤患者。

大会总结.png
大会总结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thild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ulia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