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冯茹教授:Brentuximab vedotin (BV)治疗不同CD30表达的复发难治(R/R)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反应良好

2021年08月29日

Brentuximab vedotin demonstrates objective responses in a phase 2 study of relapsed/refractory DLBCL with variable CD30 expression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抗CD30的抗体偶联药物(ADC)BV治疗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和霍奇金淋巴瘤(HL)等具有CD30高表达的淋巴瘤中都显示出较高反应率。复发难治(R/R)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缺乏有效治疗选择,继续新型治疗,而多种NHL亚型同样具有CD30不同程度的表达。一项2期研究探索了BV在复发难治(R/R)CD30+NHL中的疗效,为BV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证据。【肿瘤资讯】特邀南方医科大学冯茹教授对进行深入分析。

本文要点:

1.      DLBCL治疗现状和CD30表达情况

2.      BV治疗R/R B细胞淋巴瘤的2期研究

3.      研究解析 

专家导读
00:00
00:00
               
冯茹 教授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淋巴瘤专委会及慢淋工作组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白血病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

广东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

广东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学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1. DLBCL治疗现状和CD30表达情况

DLBCL是NHL最常见的形式。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强的松(R-CHOP)方案的长期无病生存率达到33%~96%,预后取决于不同风险因素。但是约30%的DLBCL患者最终死于该疾病。约25%的DLBCL患者一线治疗复发难治,通过解救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SCT)可以达到治愈。解救治疗失败后或不适合移植的患者没有标准治疗方案,这种情况下治疗的反应率很低,亟需新型治疗方式。同时,纵隔变异型DLBCL,其他侵袭性NHL,例如灰区淋巴瘤[特征介于DLBCL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HL)之间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和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等部分DLBCL患者缺乏有效的解救治疗方案。

CD30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DLBCL患者中表达率为14%~25%,依赖于定义阳性所使用的界值。Hu等报道超过20%细胞表达CD30的DLBCL具有独特的基因表达特征,并且CD30表达DLBCL接受一线R-CHOP治疗具有更好的预后。然而其他研究没有确认这一结果,CD30对于复发的预后意义还不清楚。

2. BV治疗R/R B细胞淋巴瘤的Ⅱ期研究

BV是一种靶向CD30的ADC。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CD30后,ADC内吞,通过蛋白裂解导致毒素MMAE释放而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这项Ⅱ期研究评估了BV单药治疗不同CD30表达的R/R 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2013年研究还修改了方案,增加一组接受BV和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的DLBCL患者,评估联合方案的安全性。

这是一项Ⅱ期、开放标签、多中心研究,评估了BV在R/R NHL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患者接受BV 1.8 mg/kg Q3W治疗,达到疾病稳定(SD)以上患者继续接受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毒性不可耐受或试验结束。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客观反应率(ORR)。次要终点包括安全性,CD30表达和反应的相关性,反应持续时间(Do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使用免疫组化(IHC)评估CD30表达,检测血液可溶性CD30(sCD30)情况。

68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治疗,包括包括49例DLBCL患者和19例其他B细胞淋巴瘤患者。大多患者为Ⅲ或Ⅳ期疾病,12例DLBCL患者(24%)由惰性NHL转化而来。半数以上患者接受过3线或以上系统治疗,几乎所有患者都接受过利妥昔单抗治疗。大多数患者具有难治性疾病,一线治疗未达到完全缓解(CR)或完成治疗后不足3月CR复发,或接受过一线治疗后,最近一次治疗没有客观反应。19%的患者接受过SCT。

48例可评估DLBCL患者中,ORR 44%,8例(17%)患者CR,13例(27%)患者部分缓解(PR)。难治患者的ORR 44%(15% CR),复发患者的ORR 38%(CR 25%)。12例转化DLBCL患者的ORR 50%。

中位随访4.6个月,DLBCL患者的中位PFS 4个月。所有反应患者的中位DoR 5.6个月,CR患者的中位DoR 16.6个月。中位PR持续时间3.9个月。2例达到客观反应的患者终止治疗接受移植,1例治疗2周期后自体SCT,1例治疗7周期后异体SCT。

19例其他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5例(26%)达到CR或PR:3/6例灰区淋巴瘤(1例CR,2例PR),1/6例PMBL(1例CR),1/3例PTLD(1例CR)。

分析未发现反应和CD30表达之间的相关性,CR和CD30表达之间也没有相关性。sCD30和反应及CR之间也没有相关性。但是所有反应患者基线sCD30都升高。

患者接受中位4周期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周围感觉神经病是主要导致剂量调整的不良事件(AE)。40%患者延迟给药,13%减量。疾病进展(PD)是最主要的终止治疗原因(71%)。6例DLBCL(12%)患者因为AE停药,包括周围感觉神经病(n=3),周围运动神经病,低氧血症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都是n=1)。5/6例患者停药时为CR,1例为SD。3/15例(20%)基线具有周围感觉神经病的患者治疗时事件恶化或减量。2/6例(33%)联合组患者基线的周围感觉神经病恶化,不需要减量。

研究总的安全性和单药BV治疗系统性ALCL的2期研究类似。发热和肺炎是最常见严重AE(SAE),发生率分别是10%和9%。所有5例死亡为疾病相关。

研究入组15例DLBCL患者接受BV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安全性和单药组类似。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似乎更低,可能是由于患者状况更好或治疗暴露持续时间更短。SAE和已知一致。中位随访2.8个月,13例疗效评估人群的ORR 46%,包括2例CR,4例PR。

3. 研究解析

细胞表面CD30抗原是BV的良好靶点,复发性系统ALCL患者的ORR 86%(CR 59%),复发性HL的ORR 75%(CR 34%)。这些疾病都具有高CD30表达。CD30在其他T细胞和B细胞恶性肿瘤上也常有表达,使得BV成为这些疾病的潜在治疗选择。在这项2期研究中,大多数具有CD30表达的B细胞HNL患者接受BV治疗显示出肿瘤缩小,此外,44%的DLBCL患者无论接受单药还是联合方案都具有客观反应。

BV单药治疗DLBCL的ORR是44%,包括17%的CR。CR中位持续时间16.6个月。中位随访4.6个月,DLBCL患者的中位PFS是4个月。大多数DLBCL患者为难治性疾病,而难治和复发患者的ORR类似。疾病或人口学特征和治疗反应无关。

客观反应可见于各种CD30表达患者,CD30表达程度及水平和和反应无关。但是所有反应的DLBCL患者都在基线时具有升高的sCD30,。细胞表面CD30表达或sCD30和反应缺乏相关性有一些可能的解释,例如肿瘤内的CD30表达具有异质性,不能被IHC的随机样本代表;需要CD30最小界值反应,这在高CD30表达的复发性HL和ALCL研究中不明显。这可能解释部分低水平CD30表达的患者具有反应。另外还有可能是通过旁观者效应,肿瘤微环境摄取和释放MMAE至肿瘤细胞。为进一步明确BV在低水平CD30表达患者中的活性,研究方案在2013年7月修改,评估了无CD30表达DLBCL患者使用BV单药的疗效,结果将在未来公布。

BV在其他B细胞淋巴瘤中也具有活性。6例灰区淋巴瘤患者中3例达到客观反应,1例PTLD患者达到CR。然而BV在PMBL中的相对低的反应率(6例患者中1例CR,ORR 17%),而PMBL通常具有高CD30表达。但是,由于这些B细胞HNL亚型样本量小,不能得出确切的活性结论。

BV单药在CD30+DLBCL中的结果和其他药物研究在R/R DLBCL中的数据可比。来那度胺单药或联合利妥昔单抗ORR 33%~40%,中位DoR 8~10个月。不同细胞来源的ORR不同,活性B细胞亚型(ABC)中为53%,生发中心型B细胞(GCB)亚型中为9%。同样在ABC亚型中,伊布替尼单药的ORR为40%,PFS 5.5个月,但是GCB亚型中ORR仅有5%。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DLBCL的ORR 45.8%。当前研究的一个局限在于没有根据细胞来源分析反应,尽管CD30表达和DLBCL的GCB或ABC亚型没有明确相关性;另一个局限在于研究缺乏对照组,缺乏中心评估反应和Bcl-2、c-Myc等其他预后生物标志物反应分析,不能除外复发CD30+DLBCL患者比CD30-DLBCL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

研究还证实在多线治疗后的进展期疾病中,BV单药和联合利妥昔单抗耐受性良好,AE和BV已知毒性一致。

总之,BV在R/R DLBCL患者中具有显著活性,CR持续。抗肿瘤活性和CD30表达水平无关。BV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其他联合治疗研究及一线治疗研究正在计划中。

参考文献

Jacobsen ED, Sharman JP, Oki Y, et al. Brentuximab vedotin demonstrates objective responses in a phase 2 study of relapsed/refractory DLBCL with variable CD30 expression. Blood. 2015;125(9):1394-402.


责任编辑:Ervin
排版编辑:Vincent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相关阅读
评论
2022年02月13日
沈敏
启东市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很好的文章会收藏和分享
2021年09月05日
华仁强
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中心卫生院 | 肿瘤科
已经学习,非常感谢
2021年09月04日
华仁强
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中心卫生院 | 肿瘤科
已经学习,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