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回溯过去,展望未来|全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第十五次会议成功召开

04月29日
来源:肿瘤资讯

全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CNCL)成立于2017年,旨在推广规范化及同质化的精准诊断及分层治疗策略,提升疗效,探索和积累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中国儿童淋巴瘤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在协作组迈入第7年之际,迎来了协作组的第十五次培训会议。
2024年4月25日~26日,全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第十五次会议在浙江省温州市成功召开。本次会议共分两部分,25日下午的会前会和26日的正式会议,会前会主要进行“协作组平台完成论文汇报及年度事件病人讨论会”,26日则为全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第十五次会议。来自国内顶级淋巴瘤专家们围绕儿童淋巴瘤的最新进展,协作成果及困难和挑战进行了深度讨论。

高瞻远瞩,掷地有声|专家组会议及事件病人讨论

协作组内部会议伊始,首先由本次会议的东道主、会议执行主席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海霞教授进行了大会致辞,她首先欢迎各中心专家来到温州,为温州能够承办本次会议感到荣幸。她指出自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2022年加入了CNCL协作组,就一直与协作组共成长,专业也有了很大提升。希望协作组会议在温州召开可以带动区域性儿童淋巴瘤诊治水平的提升,追赶协作组前进的步伐,达到与其它成员单位同质化发展。希望大家能够以协作组为平台,进行更多的交流、合作,促进我国儿童淋巴瘤诊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图片2.png

周海霞教授

随后,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儿童淋巴瘤协作组组长、北京高博博仁医院张永红教授致辞,对大家一直以来对协作组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对于CNCL-2017方案6年的发展历程及注册数据总结情况进行了汇报。她指出:由于我国儿童淋巴瘤诊治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按照政府协同发展的策略,2017年4月由北京儿童医院张永红教授为首的淋巴瘤团队牵头,在王天有书记及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成立了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China Net Childhood Lymphoma CNCL)。协作组启动时仅11家成员单位,由于采用了一系列有效务实的方法,包括专家组每月一次视频会诊、病理专家组的中心会诊、在不同地区召开培训会议及微信群内应急指导等方式,带动全国儿童淋巴瘤规范化诊疗,疗效迅速提升,7年中协作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发展到43家分中心。随后她介绍了近一年加入的八家新成员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福建省漳州市医院、贵州省儿童医院、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随后张教授总结了协作组CNCL成立以来的主要工作及目标达成情况:其一,为了以CNCL平台为依托,进一步推广儿童淋巴瘤规范化诊断、治疗及管理体系,CNCL先后进行了15次线下、线上培训会议;其二,建立病历数字化注册录入系统,至2024年4月1日,在6年中一共入组了2583例患者,达到了每年300例以上的预定目标;其三,建立了病理、流式、分子、影像等整合诊断系统,经过病理中心会诊,纠正病理诊断中的错误,送检病理错误率已从初期38%下降至13%,说明全国的病理诊断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还发现约有10%左右的患者未按规范进行病理会诊,给予了临床同道一定的提示。其四,对以往4个病理亚型的2315例完成治疗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患者疗效较入组前普遍提升,3年(5年)EFS普遍达到80-90%,提升了15%~25%,达到了提升10%~15%的既定目标。此外,目前在协作组多中心平台上还开展多中心科研合作2项,单中心3项,成为大家的科研平台。CNCL组内专家们积极参与淋巴瘤前沿的探索,共有5人次投稿国际会议ASH、EHA、ICML等并获得大会发言,9人次在全国会议大会发言,已经发表或完成论文17篇,可谓成绩斐然。未来,协作组将力争使平台成为国际国内合作及创新研究的平台,尽快推出少见类型淋巴瘤及难治复发淋巴瘤的研究方案;开展多中心合作的临床试验,争取加入国际同步开展临床研究;更积极的参与国际会议,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声音。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组员加入方案设计、总结及研究中,让CNCL平台发挥更大作用。

图片3.png

张永红教授

接下来内部交流会开始,首先在协作组副组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孙立荣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段彦龙教授的主持下,来自不同中心的十余位专家进行了CNCL-2017方案论文汇报,回溯了CNCL-2017方案的研究成果。随后,在协作组副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乐萍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金玲教授的主持下,会议进行了一年一度的“事件病人讨论会”,这是协作组保持了七年的传统,通过由临床、病理、流式、分子、影像等专家组成的点评专家组,对各中心诊疗中出现的难治、复发及死亡的淋巴瘤病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带大家认识和总结诊治中的难点和不足之处,给予各位同道诸多借鉴。

图片1.png

26日会议:大咖加持,激动人心|全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第十五次会议开幕式

会议伊始,在会议执行主席、东道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海霞教授的主持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林坚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前主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王天有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血液学组主委、郑州大学儿童血液肿瘤研究所刘玉峰教授、CNCL协作组组长、北京高博博仁医院张永红教授进行了大会开场致辞,专家们对于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希望老中青三代淋巴瘤工作者能够携手,打造淋巴瘤治疗的航空母舰,让我国的儿童淋巴瘤诊疗步入国际先进行列。之后播放的协作组视频回顾了协作组的成绩及前十四次会议的历次盛况,忆往昔令在座专家激动不已。

图片4.png

林坚教授

图片5.png

王天有教授

图片6.png

刘玉峰教授

图片7.png

张永红教授

凝集智慧,共话进展|学术分享

本次会议的学术分享共9个话题,涉及基础临床转化、诊断、治疗的新方法、新技术、新药研究及少见类型淋巴瘤等方面

1、遗传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LPD)及其罹患淋巴瘤的风险

主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高子芬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孙立荣教授
讲者:辛辛那提儿童医院/高博临床研究中心 张克健教授

张克健教授通过对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病(XLP)的分型和病例分享及自己实验室的工作讲述了遗传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嗜血及淋巴瘤的内在联系及遗传基础。谈及了她对XLP病理生理学的认识,及其并发EBV、HLH和淋巴瘤的风险。最后,还给大家展示了XLP当前的诊断治疗选择及在研治疗和预防的新手段。

图片8.png

张克健教授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吴小艳教授、安徽省儿童医院汪俭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沈和萍教授针对所讲议题进行了讨论。

2、艰难破局,寻觅希望-CAR-T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思索与展望

主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高子芬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孙立荣教授
讲者:北京高博医院胡凯教授

胡凯教授通过一例高龄难治复发T淋母的诊治经过和良好预后,如讲故事般为大家展现了T淋母免疫靶向治疗的进展,特别是不同情况病人进行T细胞CART治疗时机及预后。指出T细胞淋巴瘤异质性强,复发后治疗困难。CD7 CAR-T治疗缓解率高无疑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法,但血液学毒性级别高,持续时间长,建议CR后桥接异基因移植。无条件异基因移植的患者,CD7 CAR-T治疗疗效仍待评估。通用型CAR-T值得期待,远期疗效及生存仍需进一步观察。

图片9.png

胡凯教授

随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潘凯丽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玲珍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菊香教授针对所讲议题进行了讨论。

3、儿童淋巴瘤的分子诊断及微小残留病监测

主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乐萍教授、山东省儿童医院戴云鹏教授
讲者:高博诊断中心郑勤龙教授

郑勤龙教授指出儿童淋巴瘤是一种具备基因异质性的肿瘤。基因检测可以提示患者的疗效结果和预后。如今,血液淋巴组织肿瘤分子检测项目正在不断迭代之中,融合基因定量检测、NGS-based深度测序为儿童淋巴瘤精细分层提供依据,同时分子水平的淋巴瘤的微小残留病的检测正在逐步应用于临床。

图片10.png

郑勤龙教授

随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高晖教授、江西省儿童医院徐忠金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玲玲教授针对所讲议题进行了讨论。

4、淋巴瘤新药临床试验进展

主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乐萍教授、山东省儿童医院戴云鹏教授
讲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林宁晶教授

新药的不断发展问世已明显改善淋巴瘤患者的预后。林教授带大家一起回顾的近年来上市的新药和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研究的新药的进展,指出目前CAR-T、双抗、ADC药物及小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研发热点。新药时代,既是机遇亦是挑战。新药能否进一步前移,如何联合,如何安排不同新药的治疗顺序从而使得患者的治疗获益最大化成为大家关心的议题。这些都需要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性价比的分析。

图片11.png

林宁晶教授

随后,河南省儿童医院刘炜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唐湘凤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游华教授针对所讲议题进行了讨论。

5、PET/CT在儿童淋巴瘤精准分层及微量残留病灶监测中的意义

主持:湖南省儿童医院郑敏翠教授、西安市儿童医院刘安生教授
讲者: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雷霄教授

雷主任结合自己在临床实战中积累的大量病例和实战经验,分析的18F-FDG PET-CT在儿童淋巴瘤诊疗中的应用包括:诊断与初始分期、中期评估及残留病监测、指导放疗策略、结疗时评估和复发监测、干细胞移植前和免疫治疗后评估、CAR-T治疗前后评估等不同时期不同的影像判定方法。在使用18F-FDG PET-CT在儿童淋巴瘤分层过程中,应该遵循临床指南,前后对比、多影像学互补,全面分析信息。

图片24.png

雷霄教授

随后,山大一附院王红美教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王西阁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叶信健教授针对所讲议题进行了讨论。

6、免疫靶向诊治儿童霍奇金淋巴瘤

主持:湖南省儿童医院郑敏翠教授、西安市儿童医院刘安生教授
讲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段彦龙教授以及周春菊教授

段教授在分享中指出,靶向治疗已成为儿童淋巴瘤的治疗趋势。儿童淋巴瘤的诊治也已迈入了精准治疗时代。如今,已经开始分析淋巴瘤组织病理学之外的免疫学、遗传学等遗传特征,现代精准医学时代已经开启。对此,周春菊教授分享了PD-L1细胞与其他细胞共定位的研究现状。最后,段教授分享了自己团队所进行“免疫靶向治疗用于儿童初治中高危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单中心临床研究”进展。

图片25.png

段彦龙教授

图片26.png

周春菊教授

随后,安徽省儿童医院屈丽君教授、武汉儿童医院陈开澜教授、永嘉县人民医院李小新教授针对所讲议题进行了讨论。

7、伴11号染色体长臂异常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

主持: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江莲教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李府教授
讲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贾月萍教授

贾教授指出HGBL-11q是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属于成熟B细胞淋巴瘤的亚型之一,形态学具备多样性,免疫表型类似BL,但是缺乏MYC重排。儿童HGBL-11q预后良好,有文献报道与典型的伯基特淋巴瘤预后相似,数据显示儿童病例无事件生存(EFS)几乎可以达到100%。因此,有文献建议降低化疗强度。

图片27.png

贾月萍教授

随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张宝玺教授、湖南省儿童医院吴攀教授针对所讲议题进行了讨论。

8、通过1例伴C-myc基因的T淋母认识一个特殊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类型

主持: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江莲教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李府教授
讲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金玲教授

金教授通过分享了1例9岁的伴C-myc基因重排的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Ⅳ期,CNS2)复发患儿的病例,展示了伴伴C-myc基因重排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临床及分子特点,又将CNCL协作组4例伴MYC基因的T-LBL的患儿病例进行了总结,让与会同道了解了此类特殊类型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儿高侵袭性和治疗特点。

图片20.png

金玲教授

随后,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庄树铨教授、西安交大一附院廉国利教授针对所讲议题进行了讨论。

9、从2例复发病例看伴有不同类型ALK伙伴基因的儿童ALC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主持: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江莲教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李府教授
讲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杨菁教授

杨教授对于伴少见类型ALK基因患儿诊治中的坎坷之路,分析了伴TRAF1-ALK融合基因的临床特点,提示此类型可能对于化疗、ALK抑制剂效果欠佳。提示伴TRAF1-ALK融合基因的病例治疗困难,需要尽早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杨教授还系统回顾了国际发表的相关文献,归纳了其它少见类型ALK基因的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令大家开阔了思路。

图片21.png

杨菁教授

随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谊教授、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贺湘玲教授针对所讲议题进行了讨论。

金玉之声,以启未来|大会总结

经过一整天的热烈的学术交流,大会进入尾声,由本次会议的大会执行主席、协作组组长张永红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指出本次会议内容精彩纷呈,既有淋巴瘤分子诊断研究以及基础临床转化的话题、也有中国淋巴瘤新药临床试验和免疫靶向等前沿的治疗进展。同时,亦有中青年学者结合病例分享让大家复习和认识了特殊类型淋巴瘤,相信大家一定收获满满。未来,期待我们能够进行更多的交流、合作,造福我国儿童淋巴瘤患者,同时对东道主及会务组的热情接待和辛苦付出表示感谢。随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海霞教授进行了闭幕致辞,CNCL第十五次会议圆满落幕。

b18bb2be603467fa5a4373d2e8afef9.jpg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Huqi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评论
05月07日
范美英
临沂市中心医院(临沂市第二人民医院) | 血液内科
高瞻远瞩,掷地有声
05月05日
赵瑞
漯河市中医院 | 血液内科
CD7 CAR-T治疗缓解率高无疑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法,但血液学毒性级别高,持续时间长,建议CR后桥接异基因移植
04月30日
陈清
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 | 血液肿瘤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