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1 CGOG丨李健教授:2021年ASCO结直肠癌新进展概述

2021年06月30日
来源:肿瘤资讯

6月16日~20日,2021年北京消化肿瘤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CGOG)年会在首都北京隆重启幕。会议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健教授特别接受【肿瘤资讯】采访,畅谈结直肠癌2021年ASCO的进展,具体内容如下。

 

               
李健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消化肿瘤内科行政副主任、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

致力于基于分子分型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个体化药物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与新药临床试验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研究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大肠癌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MDT专委会常委兼青委主委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癌分会肠癌肝转移学组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兼青委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常委兼副秘书长
医促会软组织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ASCO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进展速递

李健教授:个人认为,本届ASCO会议中,取得相对最好研究结果的研究为KEYNOTE-177研究,尽管该研究关注的是一个小样本人群—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人群,但该研究可能对这一部分人群的治疗模式产生非常大的改变。首先,该研究曾首次证实肠癌一线免疫联合治疗的数据优于传统化疗;而今年ASCO年会上更多地更新了其生存数据,包括PFS2数据。

那么该研究会带来哪些改变呢?首先带来的改变模式是,MSI-H的肠癌一线治疗可能会优先选择免疫治疗,而非传统化疗方案,这逐渐成为公认的治疗模式。其次,该研究引发一线免疫治疗后,二线及后续治疗选择的争议,包括一线免疫治疗的后续治疗对于这些患者整体生存影响如何?化疗、免疫治疗失败之后,应该如何选择后续的治疗?继续选择免疫治疗为主,还是可能回到传统的化疗?这都是未来要讨论的事情。此外,这次发表的结果虽然存在生存上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以及二线治疗获得第二部分的PFS为什么这么长等诸多疑问,但随着中国已经批准了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的适应证,国内会积攒很多的经验去慢慢回答这些问题。

ASCO结直肠癌靶向治疗进展

李健教授:结直肠癌在靶向治疗上也有诸多关注点,尤其是三药FOLFOXIRI方案联合抗EGFR单抗(西妥昔单抗)/抗VEGF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DEEPER (JACCROCC-13)研究,引发关注。而三药联合方案适合人群及生存获益,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既往三药方案多采用三药联合贝伐珠单抗,今年ASCO首次明确报道三药联合贝伐单抗对比三药联合西妥昔单抗的结果。研究数据没有太出乎大家的意料,因为这个研究主要研究终点评价的是肿瘤早期退缩(ETS)和退缩深度(DPR)。从肿瘤退缩角度来看,西妥昔单抗有先天性的优势,因此在这一研究中,三药联合西妥昔单抗的确优于三药联合贝伐珠单抗。当然我们更加关注的是最后的生存情况以及带来的包括切除的获益等。

传统治疗方式中,右半结肠癌治疗优先选择三药联合贝伐珠单抗,而在该研究中,在右半结直肠癌野生型的患者上,三药联合西妥昔的疗效优于三药联合贝伐珠单抗。这在右半RAS野生型的患者的转化治疗中,或许能够给大家更多新的思考——三药联合西妥昔是不是也是可以作为其选择之一?个人认为,三药联合方案中,该研究在未来可以在临床上给予临床医生更多选择。

ASCO结直肠癌转化研究

12.png

李健教授:今年ASCO肠癌转化治疗还是有一些数据,包括有一些小的研究都是值得关注的。首先,大家关注比较多的是关于西妥昔单抗液体活检的问题。因为液体活检在过去两年中已发现抗EGFR治疗之后RAS竞争状态可能会出现变化,可能部分野生型的病人变成突变型,治疗暂停后又会变生野生型,基于此提出了是否可以通过RAS基因的动态变化指导抗EGFR单抗的使用的问题。而今年ASCO年会公布的CHRONOS研究,是首个探讨该问题的研究。该研究即RAS基因野生型患者治疗完成发生突变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次检查发现变成野生型,然后重新使用抗EGFR单抗(帕尼单抗,Panitumumab)观察疗效,发现单药获得较高的30%的客观缓解率,说明基于突变情况的治疗选择不仅能够筛出一些无效人群,还可通过重新抗EGFR单抗的使用为患者带来再次生存获益。

123.png

这样的数据可以引申来应用到其它的药物,包括大肠癌中为数不多的靶向药物如抗HER2药物等。相应地,肠癌中针对BRAF突变的药物,都有可能尝试监测靶点的变化来制定靶向用药方案。如果靶点是突变的,丰度比较高可能说明治疗效果不好。如果药物使用后,把突变型变为野生型,后续随着其表达量由低到高、突变型再次出现的时候,可能再引入其它的靶向药,以给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机会和选择,这是液体活检可能带来的机会。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少见靶点相关的转化研究,如BEACON研究中基于分子分型分析哪类人群三靶比两靶获益好;POLE突变的精准分类相关研究;RAS基因突变的分型在转化治疗中的作用等研究。当然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研究都可以指导精准治疗走得更加深入,让我们共同期待。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o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Yuri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10月26日
赵云
江苏省肿瘤医院 | 其他
MSI-H的肠癌一线治疗可能会优先选择免疫治疗,而非传统化疗方案,这逐渐成为公认的治疗模式。
2021年08月07日
洪永贵
安阳市肿瘤医院 | 内科
虽然KEYNOTE-177研究关注的是一个小样本人群—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人群,但该研究大概率对这一部分人群的治疗模式产生非常大的改变。帕博利珠单抗已经获得该适应症。
2021年07月01日
王坤杰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 肿瘤内科
在缩瘤方面,西妥昔单抗确实优于贝伐,所以对于RAS野生型的晚期肠癌转化治疗,西妥昔单抗联合三药化疗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