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影响,肿瘤界年度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2020年将首次以线上形式主办,分为科学大会(Scientific Program)和教育大会(Education Program)两个板块,将分别于5月29~31日、8月8~10日进行。主题为:团结与征服,共同加速进步。当地时间5月13日下午5点,ASCO官网公布了除LBA外的所有摘要内容。在肝癌领域中,3项研究入列口头报告,其中2项来自中国,另1项来自美国,【肿瘤资讯】带您先睹为快。
【摘要4506】ZGDH3研究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多纳非尼有望成为晚期肝癌的一线治疗药物
Donafenib versus sorafenib as first-line therapy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 open-label, randomized, multicenter phase II/III trial
ZGDH3是一项开放性、随机、多中心Ⅱ/Ⅲ期研究,旨在评价多纳非尼与索拉非尼作为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索拉非尼仍然是治疗晚期肝癌的标准一线药物,多纳非尼是一种新型的多激酶抑制剂,在既往的肝癌Ⅰb期研究中显示了潜在的获益情况。ZGDH3研究纳入来自中国37个地区的未切除或转移性肝癌患者,随机分配(1:1)至多纳非尼或索拉非尼组,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总生存(OS),疗效分析主要基于全分析集(FAS)。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毕锋教授团队通过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纳入研究的病例,共668例患者(多纳非尼334例,索拉非尼334例)被随机纳入意向治疗组(ITT),其中659例通过FAS进行分析(328例 vs 331例)。
结果显示,多纳非尼与索拉非尼相比,在FAS(12.1个月 vs 10.3个月,HR=0.831)和ITT(12.0个月 vs 10.1个月,HR=0.839)中OS均显著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3.7个月 vs 3.6个月,P= 0.2824)、客观缓解率(4.6% vs 2.7%,P=0.2448)和疾病控制率(30.8% vs 28.7%,P=0.5532)均无显著差异。多纳非尼组较索拉非尼组,患者出现3级或更严重不良事件(AEs)(191例[57.4%] vs 224例[67.5%])、特别关注的AEs[287例(86.2%) vs 309例(93.1%)]以及导致治疗中断的AEs[101例(30.3%)vs 141例(42.5%)]均较少,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的患者数量较少[55例(16.5%) vs 67例(20.2%),P=0.2307]。多纳非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皮肤反应(50.5%)、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40.5%)、血胆红素升高(39.0%)、血小板减少(37.8%)和腹泻(36.6%)。
多纳非尼可明显改善OS,安全性和耐受性优于索拉非尼,有望成为晚期肝癌的一线治疗药物。
【摘要4507】阿帕替尼二线治疗显著改善中国晚期肝癌患者生存
Apatinib as second-line therap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phase III study
这是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Ⅲ期研究,旨在评价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2)为靶点的抑制剂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纳入了中国31个地区的接受至少一种全身治疗(包括索拉非尼和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2:1)至阿帕替尼组或安慰剂组,主要研究终点是总生存(OS)。研究者分析了2014年4月1日至2017年5月3日纳入的393例患者(阿帕替尼组261例,安慰剂组132例)的数据,并将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李秋教授代表项目组在本次ASCO会议上汇报结果。
与安慰剂组相比,阿帕替尼组的中位OS显著延长(8.7个月 vs 6.8个月,HR=0.785,P=0.0476),中位无进展生存(PFS)延长(4.5个月 vs 1.9个月,HR=0.471,P<0.0001)。阿帕替尼组和安慰剂组客观反应率分别是10.7%(95% CI:7.2~15.1)和1.5%(95%CI:0.2~5.4)。阿帕替尼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250例(97.3%)和92例(70.8%)患者出现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s)。3级和4级最常见TRAEs包括高血压[阿帕替尼组 71例(27.6%)vs 安慰剂组 3例(2.3%)]、手足综合征[46例(17.9%) vs 0例]、血小板减少[34例(13.2%) vs 1例(0.8%)]、中性粒细胞减少[27例(10.5%) vs 0例]。阿帕替尼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24例(9.3%)和13例(10.0%)患者死于不良事件,研究者认为与治疗无关。研究表明阿帕替尼能显著延长中国晚期肝癌患者的OS和PFS,且耐受性和安全性均较好。
【摘要4508】Tremelimumab(T)联合durvalumab(D)新方案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耐受性和生物学活性
Efficacy, tolerability, and biologic activity of a novel regimen of tremelimumab (T) in combination with durvalumab (D) for patients (pts)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HCC)
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tremelimumab(T,抗-CTLA-4)和durvalumab(D,抗-PD-L1)的组合,在本研究(NCT02519348)前序队列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客观缓解率(ORR)。对实体瘤患者的后续研究中,高剂量T能够增强免疫反应、强化抗肿瘤活性。基于此,设计4个随机扩展队列,包括T和D的单药方案以及2个T+D的联合方案,其中包括1个高剂量T方案。
经索拉非尼治疗进展或不耐受的、未进行过ICI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配到2个T+D方案之一,T300+D(T 300 mg + D 1500 mg 1次,序贯D Q4W)或T75 + D(T 75 mg Q4W + D 1500 mg Q4W 4次,序贯D Q4W);或单一药物D(1500 mg Q4W)或T(750 mg Q4W)。主要终点是安全性。
截至数据截止日期(2019年2月9日),入组332例患者。T300+D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7个月,T75 +D组14.6月,D组8.9月,T组15.8月。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见下表,T300+D组及T组未见致死性不良反应。T300+D组的ORR最高22.7%(DoR未达到),总生存最长为18.7个月(见表)。T300+D组中,检测到独特的增殖性T细胞谱,提示该组合能够产生独特的生物学活性,客观缓解的患者的细胞毒性T细胞(CD8)计数更高。
表.疗效与安全性数据
T300+D方案表现出令人鼓舞的临床获益和可耐受的安全性。T300+D方案独特的药效学活性进一步支持其应用在晚期肝细胞癌中。正在进行的HIMALAYA Ⅲ期研究(NCT03298451)正在评估T300+D和D对比索拉非尼用于肝癌一线治疗。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elly
2020 ASCO年度盛会即将来临,本平台特设ASCO专栏,从“ASCO中国之声”看中国大师风采,在“ASCO名家解读”听中国大咖谈研究进展,通过“ASCO企业会议”获知重磅研究荟萃,随着“ASCO速递”的脚步了解学术领域最新研究。
实时传递ASCO前沿信息,全面展现中外名家观点!敬请关注“2020 ASCO”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