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影响,肿瘤界年度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2020年将首次以线上形式主办,分为科学大会(Scientific Program)和教育大会(Education Program)两个板块,将分别于5月29~31日、8月8~10日进行。主题为:团结与征服,共同加速进步。当地时间5月13日下午5点,ASCO官网公布了除LBA外的所有摘要内容。口头报告中,有哪些重磅内容?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携手【肿瘤资讯】带您先睹为快。
乳腺癌
【摘要500】KAITLIN研究:T-DM1联合帕妥珠单抗对比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紫杉类化疗用于高风险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并未显著提高IDFS
Primary analysis of KAITLIN: A phase III study of trastuzumab emtansine (T-DM1) + pertuzumab versus trastuzumab + pertuzumab + taxane, after anthracyclines as adjuvant therapy for high-risk HER2-positive early breast cancer (EBC)
KAITLIN是一项开放标签的随机Ⅲ期研究,旨在高风险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中,对比T-DM1联合帕妥珠单抗方案与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紫杉类方案用于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纳入了1846例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淋巴结阳性或淋巴结阴性,HR阴性,肿瘤大小>2cm的患者)。患者在术后9周内随机1:1接受3~4个周期的蒽环类为基础化疗,之后序贯接受18个周期T-DM1+帕妥珠单抗治疗(AC-KP)或紫杉类化疗3~4个周期+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AC-THP)。分层因素包括全球入组地区、淋巴结状态、HR状态和蒽环类药物类型。共同主要终点包括LN阳性和ITT人群的无侵袭性疾病生存期(ID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OS)和患者报告的结局以及安全性。
结果显示,KAITLIN研究并未达到共同主要终点。在淋巴结阳性患者中(n=1658),两组患者的IDFS事件无显著差异(分层IDFS HR=0.97;95%CI:0.71~1.32),3年IDFS分析显示,AC-THP组和AC-KP组分别为94.1%和92.7%。在ITT人群中,观察到相似的结果(分层HR =0.98;95%CI:0.72~1.32;3年IDFS:94.2% vs 93.1%)。OS数据尚未成熟,两组的OS事件率分别为4%与5%左右。安全性分析显示,在总体人群中,AC-THP和AC-KP组,≥3度AE(55.4% vs 51.8%)和SAE(23.3% vs 21.4%)发生率相似。
采用T-DM1替代紫杉类+曲妥珠单抗并不会带来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改善。在高风险人群中,两组均取得较好的IDFS结果。对于高风险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而言,HP+化疗仍然是标准方案。
【1000】KEYNOTE-355研究结果报道: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显著延长CPS≥1分初治晚期TNBC患者PFS
KEYNOTE-355: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hase III study of pembrolizumab + chemotherapy versus placebo + chemotherapy for previously untreated locally recurrent inoperable or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KEYNOTE-355是一项随机、双盲的Ⅲ期研究,旨在评估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用于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局部复发性不可手术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研究入组了DFS≥6个月的患者,随机2:1分配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白蛋白紫杉醇,紫杉醇或吉西他滨+卡铂)或安慰剂+化疗,帕博利珠单抗或安慰剂可以用药至多35个周期或直至疾病进展。分层 因素包括化疗类型(紫衫类 vs 吉西他滨/卡铂)、PD-L1表达状态(CPS≥1 vs <1)、既往在新辅助/辅助阶段是否接受过同类化疗(是/否)。主要终点包括无病生存期(PFS,独立评估委员会采用RECIST v1.1标准评价)和OS(根据肿瘤PD-L1表达状态CPS≥10和CPS≥1分析,以及在总体人群中分析PFS和OS)。
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n = 565)以及化疗组(n = 281)分别中位随访17.5和15.5个月后,结果显示,在CSP≥10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显著延长PFS(中位PFS 9.7个月 vs 5.6个月;HR = 0.65;P = 0.00411),达到既定的研究终点之一。尽管在CPS≥1的患者中,也观察到两组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但未达到研究设计既定的界值,因此未在总体人群中进一步对比两组的PFS。总体而言,研究观察到帕博利珠单抗的疗效随着PD-L1表达水平的增高而增高。目前OS结果仍在继续随访中。
安全性分析显示,3~5度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AE)发生率,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和化疗组分别为68.1% vs 66.9%。3~4度免疫介导的AEs和输液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 vs 0%。
从临床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到在初治晚期,CPS≥10的TNBC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化疗,可以带来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的PFS延长,且联合方案安全性可耐受。
肠癌
【摘要4004】IDEA研究最终OS结果:仍支持将3个月的CAPOX辅助化疗用于大多数Ⅲ期结肠癌患者
Overall survival (OS) and long-term disease-free survival (DFS) of three versus six months of adjuvant (adj) oxaliplatin and fluoropyrimidine-based therapy for patients (pts) with stage III colon cancer (CC): Final results from the IDEA (International Duration Evaluation of Adj chemotherapy) collaboration
自2017年ASCO大会上公布IDEA研究的无病生存期(DFS)结果以来,该研究作为结肠癌史上样本量最大、时间跨度最长、多中心合作最多的前瞻性研究,一直是结直肠癌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并因此改写了肠癌辅助治疗的实践和指南,业界对该研究的总生存(OS)结果也一直翘首以盼。今年的ASCO大会,OS结果终于出炉。
IDEA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非劣效、基于个体病例数据的汇总分析(Pool-analysis),纳入来自于12个国家的Ⅲ期结肠癌患者,包括6个子研究,分别是CALGB/SWOG 80702 、IDEA France、SCOT、ACHIEVE、TOSCA和HORG。
每个子研究均为Ⅲ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随机分配患者接受3个月或6个月奥沙利铂为基础的术后辅助治疗(FOLFOX或CAPOX)。主要目的是评估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3个月疗程的疗效是否不劣于6个月疗程。
既往公布的结果显示,在总体人群中,3个月对比6个月的非劣效终点3年DFS率在Ⅲ期结肠癌患者中未达到。预设的亚组分析显示,在接受FOLFOX治疗的患者中,6个月的辅助化疗优于3个月;但在接受CAPOX治疗的患者中,3个月的辅助治疗非劣效于6个月。
本次大会公布的是OS和5年DFS结果。OS非劣效界值设定为HR=1.11,单侧P值<0.025。OS和5年DFS的亚组分析分层因素包括化疗方案和患者风险分组。本次分析的中位随访时间为72个月,来自于6项子研究的12835例患者中共观察到2584例死亡和3777例DFS事件。6项研究中,39.5%的患者使用了CAPOX方案。
总体人群的5年OS率分别为82.4%(3个月)和82.8%(6个月),估计的OS HR为1.02(95% CI 0.95~1.11,P=0.058)。5年OS率绝对差值为-0.4%。
总体人群的5年DFS率分别为69.1%(3个月)和70.8%(6个月),估计的DFS HR为1.08(95% CI 1.01~1.15,P=0.22)。各亚组的HR见下表。
总结而言,无论是3个月还是6个月辅助治疗,IDEA研究报告的5年OS率均高于历史水平。虽然在总体人群中,IDEA的OS结果未达到预设的非劣效性统计假设,但应将5年OS 0.4%的差异放在临床背景中进行审视。本次报告的OS和5年 DFS结果还是继续支持将3个月的CAPOX辅助化疗用于绝大多数的Ⅲ期结肠癌患者。而且缩短化疗可以减轻毒性、减少患者不变和降低成本,就此而言,更加支持上述结论。
卵巢癌
【摘要6000】复发性卵巢癌二次细胞减灭术:获益仅见于完全切除的患者
Randomized phase III study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secondary cytoreductive surgery in recurrent ovarian cancer: Final analysis of AGO DESKTOP III/ENGOT-ov20
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Ⅲ期研究,纳入无铂间期大于6个月的首次复发的卵巢癌患者,且AGO评分阳性(即ECOG PS 0,腹水<500ml,且初次手术为完全切除)。入组患者或仅给予二线化疗,或行二次细胞减灭术然后给予相同的化疗。化疗方案推荐含铂化疗。主要终点为总生存(OS)。
共入组407例患者,75%的患者无铂间期超过12个月。206例分配至手术组,最终由287例(91%)接受了手术,完全切除率75%。两组中几乎均有90%的患者接受了含铂的二线化疗。
结果显示,手术组较不手术组的中位OS更长(53.7个月 vs 46.2个月,HR=0.76,P=0.0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也更长(18.4个月 vs 14个月,HR=0.66,P<0.001);至开始启用后续治疗(TFST)的中位时间亦更长(17.9个月 vs 13.7个月,HR=0.65,P<0.001)。
与不进行手术的患者相比,接受了手术且达到完全切除的患者OS获益超过12个月(中位OS 60.7个月 vs 46.2月);但接受了手术而不完全切除的患者OS结果更糟(中位OS 28.8个月)。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的60天死亡率分别为0和0.5%。手术患者中有3.7%经历了再次开腹术。
这是第一项在卵巢癌中证明了有意义的生存获益的外科手术研究。研究表明,对于首次复发且无铂间期超过6个月的患者,可以通过阳性AGO选择患者进行二次细胞减灭术,但获益仅见于达到完全切除的患者。因此,患者选择很重要,对手术操作者的要求同样重要,二者是获得完全切除的前提。
肺癌
【9500】CheckMate 227第一部分结果3年随访数据: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OS获益优于化疗
Nivolumab + ipilimumab versus platinum-doublet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ree-year update from CheckMate 227 Part 1
CheckMate 227研究是首个双免疫联合治疗对比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取得阳性结果的Ⅲ期临床研究,本次公布的数据为随访时间3年以上的结果。此研究为纳武利尤单抗(NIVO)联合低剂量伊匹木单抗(IPI)对比化疗,用于一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根据PD-L1是否≥1%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又随机1:1:1分为三组,分别为NIVO+IPI组,NIVO单独治疗组(PD-L1≥1%)/NIVO+化疗组(PD-L1<1%)和化疗组。其中PD-L1≥1%为1189例,PD-L1<1%为550例。主要研究终点是PD-L1≥1%的患者,NIVO+IPI组对比化疗组的总生存时间(OS)。PD-L1<1%为探索性分析。在6个月时根据患者的缓解状态[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对OS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结果显示,在平均随访43.1个月后,PD-L1≥1%的患者继续从双免疫治疗中取得OS获益(HR:0.79; 95%CI,0.67~0.93);3年OS率为33%(NIVO + IPI),29%(NIVO)和22%(化疗)。3年时,PD-L1≥1%的患者中,NIVO+IPI组有18%的患者无疾病进展,NIVO组12%,化疗组4%。NIVO+IPI组中确认有疗效的患者,其中38%在3年后仍有疗效,NIVO组32%,化疗组4%。在PD-L1<1%的患者中,NIVO+IPI组对比化疗组的OS的风险比(HR)为0.64 (95% CI, 0.51~0.81),3年OS率为34%(NIVO + IPI),20%(NIVO+化疗)和15%(化疗);三组中无疾病进展的患者分别为13%,8%和2%;三组中确认有疗效的患者3年后仍有疗效的比例,分别为34%,15%和0%。
另外PD-L1≥1%且在6个月获得CR/PR的患者,接受NIVO+IPI的OS相比化疗更长,而在6个月获得SD或PD的患者,接受NIVO+IPI或化疗的OS结果无明显区别。这提示,治疗6个月的疗效评价对于PD-L1≥1%的患者的OS具有预测价值。任何级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方面,NIVO+IPI组为77%,化疗组为82%;3~4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NIVO+IPI组为33%,化疗组为36%。
【9501】CheckMate-9LA研究结果公布:一线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和化疗显著为转移性NSCLC患者带来显著的OS获益
Nivolumab (NIVO) + ipilimumab (IPI) + 2 cycles of platinum-doublet chemotherapy (chemo) vs 4 cycles chemo as first-line (1L) treatment (tx) for stage IV/recurre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CheckMate 9LA
CheckMate-9LA是一项开放、多中心、随机Ⅲ期临床研究,该研究在不考虑患者PD-L1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类型的情况下,评估与单独化疗相比(最多四个周期,适用的患者后续可选培美曲塞进行维持治疗),纳武利尤单抗(360mg,每三周一次)与伊匹木单抗(1 mg/kg,每六周一次)联合化疗(两个周期)一线用于转移性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试验组患者接受最多两年的免疫治疗,直到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对照组的患者接受最多四个周期的化疗并可选择性接受培美曲塞维持治疗(如适用),直到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该试验的主要研究终点是意向治疗人群的OS。次要关键研究终点包括PFS和客观缓解率(ORR),并且该试验基于生物标志物进行了疗效分析。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均衡,期中分析(随访最少8.1个月)结果显示,相比单纯化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和化疗组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OS,降低31%的死亡风险(HR=0.69,96.71%CI:0.55~0.87,P=0.0006)。此外,在更长的随访期(最少12.7个月),与单用化疗相比,该联合治疗方式能够为患者带来持续的OS获益(中位OS:15.6 vs 10.9个月,HR=0.66,95%CI:0.55~0.80),1年的OS率分别为63%和47%。在关键的患者亚组中,无论患者PD-L1表达水平和肿瘤组织学类型(鳞癌或非鳞癌)如何,所有疗效评估均显示出临床获益。此外,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和化疗组同样显著延长PFS,提高ORR。
安全性方面,纳武利尤单抗(360mg,每3周一次)与伊匹木单抗(1 mg/kg,每6周一次)联合两个周期化疗的安全性特征与免疫治疗及化疗用于一线NSCLC治疗的已知安全事件谱一致,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相似,联合治疗组为47%,化疗组为38%。
排版编辑:Linda
2020 ASCO年度盛会即将来临,本平台特设ASCO专栏,从“ASCO中国之声”看中国大师风采,在“ASCO名家解读”听中国大咖谈研究进展,通过“ASCO企业会议”获知重磅研究荟萃,随着“ASCO速递”的脚步了解学术领域最新研究。
实时传递ASCO前沿信息,全面展现中外名家观点!敬请关注“2020 ASCO”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