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0 SGO】中国好声音: 中肿黄欣、蓝春燕教授团队PD-1单抗+阿帕替尼治疗难治宫颈癌研究成果入选大会口头报告

2020年03月30日
作者:中肿黄欣、蓝春燕教授团队
来源:肿瘤资讯

因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原计划于当地时间3月28日至31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国际顶级妇瘤界学术大会2020年美国妇科肿瘤学会(SGO,Society of Gynecologic Oncology)年会首次取消了线下会议。 3月28日,SGO在官网上正式公布了本届年会的所有摘要。

黄欣教授.jpg蓝春燕教授.jpg我们激动地看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欣教授领衔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宫颈癌的Ⅱ期临床试验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本届大会口头报告。拥有50余年历史的SGO年会,因其精准聚焦妇科肿瘤,内容全面且深入,兼顾基础及临床学术前沿,一直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妇科肿瘤学术年会,此次黄欣教授团队研究入选大会口头报告,向世界再次证明了中国妇科肿瘤领域的科研实力。

SGO.jpg

临床需求是开展科研的原始动力

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4位。中国是宫颈癌高发区,每年大约有10万的新发病例,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趋年轻化。虽然宫颈癌的总体治愈率相对比较高,但仍有许多晚期复发患者的治疗效果差,特别是经多线治疗疾病复发进展以及全身多发转移患者,传统治疗模式已无法突破。尽管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PD-L1阳性(CPS≥1)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但单药治疗效果不尽人意,临床亟需找寻突破口。

过往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VEGFR)信号通路的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可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改善免疫效应细胞的浸润,从而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而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已在肺癌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据此,黄欣、蓝春燕团队启动了这项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卡瑞利珠单抗联合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阿帕替尼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复发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科学严谨设计临床试验

该研究主要入组标准包括:组织学证实为转移性、复发性或持续性宫颈癌患者,年龄18~70岁,ECOG评分0~1,至少接受了一线系统治疗后疾病进展,根据RECIST v1.1至少有一处可评估病灶。患者接受每2周一次200 mg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每日一次250 mg阿帕替尼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毒性不可耐受或患者撤销知情同意。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

联合治疗安全有效

研究共入组45例患者,42例患者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后进行了至少一次的肿瘤评估,ORR为59.5%(25/42),完全缓解(CR)率为4.8%(2/42),部分缓解(PR)率为54.8%(23/42),疾病稳定(SD)率为28.6%(12/42),疾病控制率为88.1%(95% CI:78.3%~97.9%),73.3%的患者(33/42)病变缩小(图1)。中位缓解出现时间为1.9个月(1.8~3.8个月),中位缓解时间未达到。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6个月(5.8个月~未达到;图2)。SGO01.jpg

图1.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近期疗效SGO02.png

图2.中位PFS为7.6个月(5.8个月~未达到)

安全性方面,治疗相关不良反应(AE)多为1~2级,以阿帕替尼相关毒性发生为主,常见的包括高血压、蛋白尿。免疫治疗相关AE也以1~2级为主,其中,最常见为甲状腺功能减低(22.2%)。未发生治疗相关的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探索性研究发现,PD-L1阳性患者的中位PFS较PD-L1阴性患者明显延长(9.6个月对比5.3个月P=0.017;图3),治疗缓解率为69%对50%。在10例PD-L1阴性患者中,亦有50%的患者治疗有效。目前研究仍在进行中。

SGO03.png

图3.PD-L1阳性和阴性患者的PFS比较

本研究在国内外首次证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是治疗复发难治宫颈癌的有效、安全、chemo-free的方案,临床结果令人鼓舞。

此次,黄欣、蓝春燕团队在SGO这一国际舞台再次展示了中国学者基于中国患者、中国原研药物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再次证明了中国肿瘤领域药物研发、临床研究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为国际妇瘤界带来了极具临床指导意义的临床研究成果,为晚期复发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责任编辑:Linda
排版编辑:PD

相关阅读
评论
2020年06月15日
郭飞
扬州市江都区人民医院 | 检验科
治疗进展
2020年06月15日
储华健
扬州中医院 | 肿瘤内科
宫颈癌治疗
2020年06月12日
陈志敏
徐州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