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号外!华人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成立啦!

2016年04月14日

整理:刘婧(放瘤娃)、Janet

来源:肿瘤资讯


华人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是由袁双虎教授在于金明院士的指导下,受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夏景林会长及常委会的委派进行筹建的,协作组的成立受到了海内外专家的积极响应,纷纷竞选。在成立大会主席王向东教授和李宝生教授的主持下,由数百名参会代表投票产生了第一届协作组成员,其后会议还就肿瘤个体化精准治疗热点问题进行学术探讨,并召开放疗专场和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最新解读等专场。

 WeChat_1460555248.jpeg


WeChat_1460555255.jpeg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就肿瘤放射免疫治疗发表了精彩的开场演讲。提出了现代精准医学的特点,追求疗效最高、损伤最小。在此理念的基础上,于院士分析了单纯传统放疗的劣势,认为将免疫治疗和放疗,特别是大分割放疗进行联合,可以诱导放射免疫远隔效应的出现,若此时再联合GM-CSF等免疫佐剂药物, 放大这种效应,能让病人获得最大获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夏景林教授,对于金明院士的发言表示赞同,同时从自身临床工作的体会,向大家阐述了肝癌介入手术的适应症范围,不论是GDP、腹水或是黄疸的病人,要分析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否由肝癌引起,若是由肝癌引起,则并非介入的绝对禁忌症。同时给大家总结了肝癌介入发展的三句话:(1)从不可能做到可能做;(2)从不重视介入同时抗病毒到重视;(3)疗效从不彻底到部分彻底。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吴沛宏教授则从一百年来肿瘤治疗模式的变迁,总结了肿瘤建设性治疗模式与策略。他首先批评了过去盲目追求根治术对医学发展及医患关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随后提出新型的建设性治疗模式及策略,应该是在有效灭活肿瘤的基础上,首选无创或微创的治疗策略,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牟巨伟教授就肺癌精准微创手术的理念进行了分享,指出「精准」是未来外科的前途。在肺癌的精准微创手术中,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基础上,除了精准的解剖、精准的切除,还要保证精准的切口大小,以减少患者的额外损伤。

北京协和医院的李晓光教授分享了肺癌的射频消融进展。他首先分析了肺癌射频消融进展滞后的原因,认为影像学判读的单一化、肺癌在早期即容易发生转移及肺癌消融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是其主要的因素。随后,他阐释了射频消融在肺癌治疗中的地位,认为对于 Ⅰ 期且手术高危的肺癌病人,射频消融有其独到的作用,同时他指出,射频消融尽管微创,但并不代表安全,要注意致死性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张红志教授回顾了放疗技术的发展,认为常规放疗技术相对延长了放疗时程,不仅会使得肿瘤细胞再群体化,也会使得正常组织对放射线更加敏感。此外,他分析了伽马刀及SBRT等低分次、短时程放疗技术的优点,认为在树立全面质控理念的前提下,SBRT治疗应成为未来包括肺癌在内的肿瘤放疗的主要治疗模式。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朱广迎教授从临床和基础两个方面分析了肺癌放疗免疫的进展。从临床来说,免疫治疗被用于包括鳞癌在内的二线治疗,和传统的化疗相比,疗效持续时间及生存率都有很好的改变,在远隔效应的观测和应用也取得了和于金明院士较为一致的结论。从基础研究来说, 免疫调节是信号通路的一部分,目前不仅关注正向刺激的部分,还要包括「刹车」的作用,要注意增强肿瘤效应和减少正常组织效应的平衡,如何量化患者的免疫功能,如何将其与放疗更好的结合,期待更多的大宗数据研究。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医院的傅深教授主要谈了应用精准医学的理念,如何选择合适的前列腺癌病人参与质子/重离子的治疗,同时结合自己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分析了重离子治疗前后,患者体内免疫细胞的变化,尽管 B 细胞有短时间内下降,但随后恢复,而T细胞是上升的,说明了重离子治疗应用于前列腺癌可以刺激患者的免疫功能,且副作用相对较低。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宋启斌教授阐述了肺癌脑转移瘤治疗策略,提出应用GPA的评价体系对肺癌脑转移进行评价,可能对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有更为清晰的帮助。就治疗策略来说,目前对于脑转移瘤的治疗,特别是寡转移,采取全脑放疗仍旧是主要策略,然而这主要是对于GPA相对比较高的患者而言,并非对所有病人都是如此,应该注重个体化。

山东大学附属省肿瘤医院的李建彬教授对保乳术后放疗的问题进行了关注,他指出这种治疗模式不仅能增加局控,也能改善患者生存。过去对于保乳术后放疗改善生存存有疑惑是由于放疗技术落后导致的心脏毒性的存在,现在由于技术的提高,患者的生存已经有了明显改善。

在此次大会中,华人放疗专家们应用精准医学的理念结合自己的研究,就肿瘤的热点领域进行了探讨,并对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相信在华人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的领导下,在未来肿瘤治疗的国际舞台上,能听到更多来自华人的声音。


会后,【肿瘤资讯】有幸对大会的筹建人袁双虎教授就华人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的架构和未来规划进行了一次专访。袁教授谈到,华人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的主要架构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执行委员会,主要负责具体事宜,包括临床试验的推进、会议的组织、指南的修订等;另一个是指导委员会,主要是一些海内外的院士和资深放疗专家,包括于金明院士等,会对执行委员会的工作做方向上的引领和关键环节的指导。协作组的特色是聚集海内外的华人放疗专家,快速引进国外先进的放疗理念和技术,同时也可帮助患者联系海外顶尖医疗机构,提供就诊服务。对国内医生而言,协作组会定期邀请海外专家前来讲课,包括放疗靶区的勾画、剂量的把握、技术的改进等。协作组的发展理念有三条,众筹、创新,一切为了患者。对于华人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未来发展的计划,袁教授提出华人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即Chinese 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CRTOG),会与全世界最有名的放疗组织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对接,学习他们的模式,真正推进临床试验、规范临床试验。此外还会结合其他学科的优势,做一些RTOG也没尝试过的事情,比如基于线上平台的教育培训等。

责任编辑:Janet

相关阅读
评论
2016年04月16日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内科
很好的文章,学习了很多,保存
2016年04月16日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内科
要听到国人的声音,加油,赞赞赞
2016年04月16日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内科
热烈祝贺华人肿瘤放射治疗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