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2 CSCO指南会|孟志强教授:肝癌免疫治疗局面将焕然一新

2022年04月2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逆流而上,砥砺前行!新冠疫情的考验抵不住肿瘤学术发展的脚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北京市希思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2 CSCO指南大会2022年4月23-24日以线上形式拉开序幕。


大会次日上午肝癌专场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孟志强教授针对肝癌免疫治疗展望做了详细阐述。


路漫漫其修远兮!为促进肿瘤学术的发展、造福患者,中国医生必将长路远行而上下求索。

1.png

www.csco.org.cn

一、肝癌治疗取得显著进步,免疫治疗功不可没

2.png

1. 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一线治疗

从指南推荐页面可见,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的发展,如IMbrave150研究、ORIENT32研究等为肝癌治疗的更新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此,一线治疗进入免疫联合/新靶向时代。

索拉非尼上市后,其临床研究一筹莫展,直至2021年ASCO-GI大会的IMbrave150研究亮相,结果显示: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vs.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显著改善OS和PFS,可使死亡风险下降34%,疾病进展风险下降35%,由此入选1A类证据

3.png

而令人惊奇的是, IMbrave150研究的中国人群亚组分析显示: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在中国患者中的获益与全球人群一致,患者死亡风险下降47%,疾病进展风险下降40%

4.png

与之类似,2020年ESMO Asia上公布的ORIENT-32研究结果显示: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类似物vs.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HCC显著改善OS和PFS,同时患者死亡风险可下降43%;疾病进展风险相应下降44%,该结果作为1A类证据写入CSCO指南。

5.png

经过以上两个研究,CSCO指南专家组发现,无论是PD-1还是PD-L1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均可为HCC患者带来良好疗效。


2.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二线治疗

6.png

免疫/靶向药物在二线治疗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临床新选择。

2020年4月份刊登于国际顶尖期刊Lancet Oncology 的NCT02989922研究中可见国产药物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既往经治HCC的ORR为14.7%;6个月生存率为74.4%,因此入选2A类证据

 7.png

而随后2021年的一项全球、多中心、II期的RATIONALE208研究结果显示:替雷利珠单抗治疗经治HCC患者的总体ORR为13.3%,中位OS为13.2个月,同样入选2A类证据

8.png

通过上述试验可见,尽管二线治疗的疗效比一线疗效稍差,但总体来说新型免疫/靶向药物在肝癌患者中的疗效比较理想,以至于在国内得以获批二线治疗相应的适应症。

 

二、免疫靶向治疗优势与弊端交织,喜悦与困惑并存

虽然临床医生和患者在免疫靶向药物方面吃到了不少“甜头”,其治疗方案越来越多、疗效越来越好,但由于现存市面上的药物选择过多,对于药品选择及患者情况评估愈发困难,免疫靶向治疗依然存在一定困境。

举例来说:在2022年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中,若使用PD-1/PD-L1单抗单药一线治疗效果不佳,二线是否可以继续使用该单药治疗?

9.png 

三、前路漫漫,肝癌免疫治疗未来可期

研究者在一项免疫治疗进展后使用双免治疗的小样本研究中发现,原发性耐药患者的生存期短于继发性耐药群体,甚至相差甚远。该如何去筛选甄别原发性耐药人群将是未来研究的一大重点,孟教授建议或可将眼光聚焦在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探索

10.png

既往预测肝癌治疗反应生物标志物试验中,甲胎蛋白升高可作为雷莫芦单抗治疗效果更好的标志,除此之外,其余研究均不太理想。

11.png

理论上,PD-L1表达是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但是,从数项研究结果来看,无论是纳武利尤单抗还是帕博利珠单抗,均与反应有轻微相关性,而和疗效结果并无较大关联。孟教授推测PD-L1表达只是免疫微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12.png

CHECKMATE-459研究、COSMIC-312研究显示,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疗效更佳,预后更好,获益更高。由此可以推测:肝炎病毒感染型肝癌更适合接受免疫治疗。

13.png

曾有专家提出: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可分为四个不同类型,①:B7-H1-/TIL-;②Type II:B7-H1+/TIL+;③TypeIII:B7-H1-/TIL+;④Type IV:B7-H1+/TIL-。研究表明,第②种类型肿瘤中含有T细胞,T细胞上表达PD-1,肿瘤细胞表达PD-L1,其免疫治疗疗效较好。如何特异性筛查该类型人群或者将其他类型免疫微环境转变为该类型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14.png

  

总结

首先,免疫联合治疗成为肝癌治疗策略的主力军。然而,不同靶免组合、双免联合针对不同的病人应如何抉择,以及治疗后进展的患者后续治疗该如何进行,仍是较为棘手的问题。

其次,在肝癌免疫治疗中寻找到可靠的生物预测标志是学者们的共同希冀,尽管目前的研究尚不成熟,但孟教授仍然表示出较大期望。

最后,在联合治疗领域,除了现有的靶免联合治疗外,化疗、局部治疗等也是未来的探索方向之一,相信随着更多新研究新药物的面世,肝癌治疗局面将焕然一新。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re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ree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相关阅读
评论
2022年04月28日
魏植强
三明市第一医院沙县医院 | 肿瘤内科
阿替利珠及贝伐单抗治疗肝细胞肝癌
2022年04月26日
赵建国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肝癌免疫治疗局面将焕然一新
2022年04月26日
汤继英
十堰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阿替利珠及贝伐单抗治疗肝细胞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