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GZO】聚焦肿瘤发病机理,中外专家探索抗癌新路

2016年12月04日

整理:董军

来源:肿瘤资讯

12月3日,GZO大会的第二天上午,几位院士的发言把大会推向高潮,曾益新院士、陈国强院士、张志愿院士、来自海外的Bin S Teh、Ju-Seog Lee、Yihai Cao教授阐述了鼻咽癌,血液肿瘤、口腔肿瘤、胃癌等几个肿瘤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结果对肿瘤的防治的作用也做了深入解读。

曾益新院士:鼻咽癌

曾益新院士作了关于精准医学的看法及鼻咽癌免疫分型的报告(Molecular classification and personalized medicine)。在报告中,曾院士重新对精准医学进行了定义,相对过去强调标准化治疗而言,精准医学即在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而提出来的概念,相当于中国过去提出的个体化治疗。精准医疗更多的强调达到精准的目标,个体化治疗更多的强调个体化治疗的手段达到精准的目标。为什么推动精准医疗呢?因为目前标准治疗方案真正获益的人群并不高,因此大部分患者都是“陪打”,因此精准医学成为医疗发展的一个必然走向。如何达到精准医疗呢?目前国内外在分子靶向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开发了多种分子治疗的靶标,包括BCR-ABL,Her-2,CD20,EGFR,KRAS,BRAF,PD-1等等。在精准医疗的理念指导下,临床治疗不仅包括分子靶向治疗,也包括个体化外科治疗、个体化放射治疗、个性化的化疗方案、个体化麻醉及个体化诊断、预防等。

曾院士也介绍了自己的团队在鼻咽癌的个性化预防方面做得相关研究,主要基于个体的家庭的遗传背景、病毒感染的情况、不同的亚型的感染和家庭遗传基因的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目前应用的风险预测芯片就是基于高发区遗传背景及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提前预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鼻咽癌。

曾院士还指出鼻咽癌这种与感染相关的肿瘤一定与免疫密不可分,因此通过对鼻咽癌免疫分型的相关研究,提出了鼻咽癌免疫分型的理论,一些免疫指标与鼻咽癌预后的判断有密切的关系。

最后得出结论,不管精准医学还是个体化治疗,都是基于对驱动基因的理解及分子分析的前提,而且代表了整个临床医学发展的方向。

陈国强院士:血液肿瘤

陈国强院士作了关于“通过分选蛋白VSP33B调节外泌体自分泌信号来介导造血功能和白血病发生”的报告。陈院士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血液病方面作了较多研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在报告中,陈院士通过分离外泌体,检测VSP33B的表达水平及表达部位确定了与白血病造血功能的关系,并在老鼠、人体、甚至电镜下进行了验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志愿院士:口腔肿瘤

张志愿院士作了“口腔鳞状细胞癌病人组织来源移植瘤模型平台的转化研究意义”的报告。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口腔鳞癌根治性手术术式的规范以及结合功能重建的综合序列治疗的推广,我们对256例III或者IV期口腔鳞癌患者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其五年生存率已达到61.7%。同时由于常规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对于口腔鳞癌的作用非常有限,这也要求我们需要大力发展针对不同口腔鳞癌的靶向治疗。但目前能够保持病人肿瘤生物学和遗传学特征的人源性小鼠移植瘤模型逐渐成为临床肿瘤转化研究的热点。临床信息及一床学背景明确的PDX模型能够进行患者代替性临床前实验,筛选靶向治疗方案及鉴定预测性标志物,不仅如此,还可以借助PDX模型指导同期临床试验设计及开展,优化肿瘤分类和加快实现个体化治疗的进程,以期进一步提供口腔肿瘤患者的怨气生存率。

Bin S Teh教授:免疫治疗和放疗

Bin S Teh教授作了放射治疗结合免疫治疗的报道,教授再次提到了放疗中的“abscopal effect”,即远端疗效。通过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发现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肺转移、前列腺癌等。放疗后肿瘤细胞会大量坏死,并释放大量肿瘤抗原,上调炎性细胞因子,刺激T细胞活化,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使得非放射野内的远处转移的肿瘤也会消失。而立体定向放疗的远端疗效比传统的分割放疗效果更明显,因此放疗尤其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以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Ju-Seog Lee教授:胃癌

来自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的Ju-Seog Lee教授作了“胃癌的临床及基因组亚型分析”报道。胃癌是一种临床和组织学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因此无法预测治疗的疗效。通过对739例患者肿瘤基因组的系统性分析发现胃癌可分为两种不同的亚型,为MP(mesenchymal phenotype)和EP(epithelial phenotype).MP型胃癌基因组更完整,具有低突变率及高度微卫星稳定性,而EP型胃癌基因组不完整。临床验证发现MP型胃癌化疗抵抗,预后更差,但EP行胃癌化疗敏感,预后较好。基因组分析发现在MP型胃癌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信号通路,例如TGF-β,hedgehog,IGF-1通路被高度活化。而EP型胃癌中,WNT通路被高度活化,WNT抑制物SFRPs被显著下调。而且基于基因组分型的胃癌对于不同的治疗反应也不同,因此通过对胃癌不同的分子特点的研究,不仅可以预测治疗的疗效,更能发现潜在的新的靶向治疗靶点。

Kang Zhang教授:干细胞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Kang Zhang教授分享了基因干细胞转化精准医疗的报道。报道回顾了大量关于干细胞的相关文献,通过对干细胞进行CRISPR/Cas9的编辑开发新的基因治疗策略,并应用于黄斑变性,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展望将来在基因及干细胞的治疗进展可以对具有黄斑变性高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干预及治疗。

Yihai Cao教授:肿瘤抗血管生成

来自美国Karolinska Institute的Yihai Cao教授分享了肿瘤的抗血管治疗机制及临床面临的挑战。Cao教授的导师Judah Folkman45年前在全球范围内最早提出肿瘤诱导血管生成的理论。通过建立目前抗血管药物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可以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但研究发现一旦停药后,肿瘤内血管形成便会反弹,甚至比治疗前血管更多。经过在动物模型上研究发现PDGF-BB及FGF-2是两个主要的影响因子,并建议未来治疗可针对这两个靶点进行研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