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ESMO | SOHO-01研究惊艳ESMO:Sevabertinib数据全面更新,乐秀宁教授深度解读HER2突变肺癌治疗新格局

10月31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已于当地时间10月17日至21日在德国柏林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展示了全球肿瘤学最新前沿研究进展。会议期间,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乐秀宁教授就SOHO-01研究入选今年ESMO的LBA(Late-Breaking Abstract)接受了【肿瘤资讯】的特别专访,深度剖析了Sevabertinib(BAY 2927088)的最新研究数据、临床价值及未来研发方向。

解码核心突破:一线ORR达71%,强效“入脑”获益显著

Q1:SOHO-01研究入选今年ESMO的LBA,备受瞩目。能否请您首先揭示本次报告中最核心的数据更新是什么? 尤其在疗效深度、持久性以及脑转移等关键亚组的获益上,取得了哪些新的突破?

乐秀宁教授:此次ESMO大会上,SOHO-01研究进行了非常全面的数据更新报告,涵盖了三个主要的治疗队列。Cohort D是规模最大且随访时间最长的队列,纳入了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但未接受过HER2靶向治疗的患者。该队列取得了良好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缓解持续时间(DoR),均在9个月左右;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64%,疾病控制率(DCR)亦非常高。该队列的数据很可能成为Sevabertinib未来获批的主要依据。Cohort E纳入了既往接受过HER2 ADC治疗的患者,在ADC经治的人群中,Sevabertinib依然展现出良好的缓解率,其疾病控制和缓解持续时间也达到了8个月左右,表现不俗。Cohort F则是备受关注的TKI一线治疗探索,在未经系统治疗的患者中,其ORR高达71%,DoR约11个月,PFS数据尚未成熟。这些积极的数据共同支持了正在进行的SOHO-02研究。

3d6101a0-42b8-4d7a-a4da-1c6ceab2d0ba.png

针对问题中特别提到的脑转移,此次也进行了单独分析。数据显示,无论患者基线是否存在脑转移,Sevabertinib所带来的获益基本相同。这表明Sevabertinib对颅内肿瘤同样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定位临床价值:口服便利性与无ILD风险

Q2: 在已有ADC药物的治疗格局下,您认为口服TKI药物Sevabertinib独特的临床价值体现在哪里? 未来,临床医生应如何根据患者特征(如HER2突变亚型、脑转移状态等)来精准地选择治疗策略?

乐秀宁教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贴近临床实践的问题。随着Sevabertinib有望今年在美国获批,以及另一款HER2 TKI也已获批,临床医生和患者正面临更多的治疗选择。口服TKI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患者无需静脉注射,一旦肿瘤稳定,不必频繁往返医院,这种便利性是其他剂型无法比拟的;其次,口服TKI一个显著的好处是不存在间质性肺炎(ILD)的风险。因此,对于许多存在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TKI是更合理的选择。同理,对于颅内转移的患者,TKI可能也是更优的方案。

当然,ADC和TKI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对于非激酶区(non-kinase domain)的突变,ADC或许更有效。但这方面的数据尚不全面,目前仍是一个临床假设(clinical hypothesis),有待更多临床研究来验证。

剑指一线:SOHO-02研究领航,联合用药启迪HER2治疗新思路

Q3: 基于SOHO-01的成功,您如何规划Sevabertinib的下一步研发方向(如一线治疗、联合用药)? 同时,这项研究对于未来攻克HER2突变肺癌的耐药难题,带来了哪些更深远的启示?

乐秀宁教授:基于SOHO-01的积极结果,目前一项全球性的SOHO-02随机对照研究正在进行中。该研究旨在对比Sevabertinib单药与标准免疫联合化疗,用于HER2突变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鉴于本次ESMO报告的SOHO-01一线队列数据,我们有充分的信心SOHO-02研究可以取得阳性结果。届时,TKI将被推进到一线治疗,预计更多医患会选择口服TKI作为一线方案,而HER2 ADC则可能顺势成为二线治疗的选择。

除了SOHO-02研究,未来的方向还包括攻克耐药机制。这方面非常重要,但由于目前病例数尚有限,还未有系统性的报告。另一大方向是联合用药。既然ADC和TKI均已可用,探索两者联合或与其它药物的联合,将是必然的趋势。HER2领域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它与EGFR领域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因此许多从EGFR靶向治疗中获得的经验,都可以借鉴并应用到HER2的研究中。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Nyd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Nydi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