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大会主席说丨张清媛教授:聚焦前沿,共绘蓝图——CACA整合淋巴瘤大会谱写诊疗新篇章

09月30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9月20日~9月21日,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世界整合肿瘤学会(WAIO)联合主办,中国抗癌协会整合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2025 CACA东北整合肿瘤学大会暨2025 CACA整合淋巴瘤大会”在东北沈阳隆重召开。会议旨在推动淋巴瘤整合诊疗理念的普及与临床实践的规范化,为我国淋巴瘤领域的科研创新与临床转化提供高端对话平台。

本次大会汇聚国内淋巴瘤领域的顶尖学者,围绕分子分型、精准治疗、转化医学等前沿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大会主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清媛教授在开幕致辞与大会总结中,系统阐述了淋巴瘤整合诊疗的核心观点与发展方向。【肿瘤资讯】现将张教授精彩观点梳理呈现,以飨读者。

张清媛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肿瘤学国家重点专科带头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淋巴瘤委员会执行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淋巴瘤防治任重道远,中国学者聚力规范先行

张清媛教授:近年来,淋巴瘤是血液系统中发病率增长迅速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淋巴瘤年增长率约为2%~3%,其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尽管我国在淋巴瘤新药研发、新技术应用领域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淋巴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仍存在显著差距。正视这一差距,正是驱动我国淋巴瘤诊疗水平不断提升的动力。

过去一年,中国抗癌协会整合淋巴瘤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聚焦行业基础建设,不仅成功完成淋巴瘤专科医生认证工作,更新并发布《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 ——淋巴瘤》,更于今年推出指南精要版,旨在进一步提升临床实操性。同时,专委会通过全国巡讲、基层医生培训等多元形式,将规范化诊疗理念深度下沉至临床一线,有效促进区域间诊疗水平同质化提升,进一步缩小了区域诊疗差异。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专委会全体同仁的鼎力支持与辛勤付出。

高水平平台引领淋巴瘤学术新风向,多维探索共赴精准诊疗新盛宴

张清媛教授:本次大会成功搭建了一个高水准、多维度的学术交流平台。会议内容紧密围绕淋巴瘤分子分型、精准治疗、细胞免疫治疗等前沿热点,系统梳理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NK/T细胞淋巴瘤等多个淋巴瘤亚型的最新诊疗进展。

各位专家从多类淋巴瘤亚型的诊疗策略,到ctDNA 检测、病理分类优化、表观遗传机制等的前沿进展,再到CAR-T细胞治疗、放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在淋巴瘤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展开了层次丰富的深度研讨。会议内容既覆盖指南更新核心要点,也充分展示了一线专家的前沿研究成果与宝贵临床经验。

可以说,“淋巴瘤治疗已然走在肿瘤治疗发展的前列”。我深切感受到与会同仁对淋巴瘤事业的热忱与执着,各位讲者的报告精彩纷呈,充分彰显了领域内蓬勃的发展活力与无限潜力。

以多学科整合之钥,开启淋巴瘤患者长生存之门

张清媛教授:我国淋巴瘤诊疗水平的持续提升,有赖于不断的学术创新与更为紧密的跨学科协作。我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能在淋巴瘤诊疗领域实现更多突破,取得更具影响力的成果。

淋巴瘤诊疗领域的发展,应始终秉持“淋巴瘤治疗赢在整合”的理念。此处的“整合”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学科深度融合,涵盖内科、外科、放疗、病理、影像、康复以及基础研究等多个专业方向。唯有以整合思维打破学科壁垒,方能共同推动我国淋巴瘤整体防治水平迈上新台阶,最终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周期与更优的生活质量。这也正是全体医疗工作者共同的初心与使命。

61c7febc-6947-4602-8e5a-a9c20d3e0bb5.pn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Grad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Rouso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