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第十届乳腺肿瘤研讨会 | 袁宏钧教授专访:跨越山海,以“江河共济”之姿共筑医疗协同新范式

08月14日
来源:肿瘤资讯

在区域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宏大背景下,医疗健康领域的省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第十届乳腺肿瘤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智慧,其中,浙江与江西两省的互动尤为引人注目。值此契机,【肿瘤资讯】特邀本次大会主席之一,浙江省人民医院袁宏钧教授,就跨区域高水平学术交流的价值与实践展开深度分享。

袁宏钧
教授、主任医师

浙江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
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浙江分会常委
浙江省肿瘤微创联盟乳腺专委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早期乳腺癌的保乳和改良根治术及乳腺肿瘤整形手术,专注腔镜下乳腺肿瘤切除及腔镜下乳房重建手术

您认为这种跨区域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对于促进省际间的协同发展、实现优质医疗经验的共享,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袁宏钧教授: 我深刻认识到,浙江与江西等省际间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其意义是战略性且深远的。它不仅是现代医疗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实现“健康中国”宏伟蓝图的关键路径。其核心重要性在于,能够打破资源壁垒,激活区域协同发展的强大动能。

每个省份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浙江在数字化医疗、智慧医院建设等方面先行一步,而江西则在基层医疗网络覆盖、中医药融合诊疗等领域底蕴深厚。跨区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正是促进这些优势资源 “双向奔赴、互补增益”的催化剂。通过思想的碰撞与合作的探讨,我们可以共同探索如何将一地的先进技术与经验,适配另一地的现实需求,从而加速科研攻关,减少重复投入,最终形成“1+1>2”的协同效应。

“医疗无省界,创新贵流通。” 浙江与江西的协作,正是希望以“江河共济”之姿,将学术交流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切实转化为普惠两地群众的“生命之光”,为全国的省际医疗协同发展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

具体到学科建设和规范化诊疗层面,浙江省有哪些宝贵的经验值得兄弟省份借鉴?

袁宏钧教授: 浙江在长期的实践中,确实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科建设与规范化诊疗模式,其核心在于 “体系化建设”与“数字化赋能”。我认为有几点具体的经验可供分享和探讨:

第一,以“双下沉、两提升”为抓手,优化分级诊疗体系。 这是浙江省医改的一张名片,指的是“医疗资源下沉、医学人才下沉”,最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通过建立紧密的医联体,让省级医院的优质资源真正下到基层,带动了整个区域医疗服务能力的同质化、规范化发展。

第二,推动“专科联盟实体化”,实现精准帮扶与质量共控。 我们鼓励以肿瘤、心血管等重大高发疾病为切入点,成立跨区域的专科联盟。这种联盟并非虚设,而是要开展实质性的技术共享、远程会诊、人才培养和质量控制同标化工作,将先进的诊疗规范精准“滴灌”到需要的地区。

第三,搭建“数字化共建平台”,为临床与科研破除壁垒。 我们正积极倡导合作搭建跨省的医疗大数据中心,旨在打破“数据孤岛”,在保障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的前提下,为临床研究提供海量、高质量的真实世界数据支撑,这对于推动循证医学发展、加速新药和新技术的临床转化至关重要。

第四,建立“危机联防联动机制”,提升区域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借鉴浙江在公共卫生应急响应中的经验,我们建议省际间可联合开展例如重大传染病跨省传播等场景的应急演练,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人员互援的联动机制,共同筑牢区域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总而言之,我们非常期待与江西乃至全国的同道一起,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探索,携手前行。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el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ill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