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例:从异常PSA到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全程管理

05月27日
张江涛肿瘤外科
患者信息

患者,男,60岁,已婚

主诉

确诊前列腺癌2月余,行综合治疗

病史描述

现病史:患者因“进行性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偶有尿频,无尿急、无肉眼血尿”1年余,于2024-02-26来院就诊。

既往史:慢性萎缩性胃炎、食管裂孔疝、胆囊结石病史2年,贲门肿物ESD术后2年,磺胺类药物过敏

个人史:无吸烟饮酒史

婚育史:23岁结婚,育1子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T [36.4℃] P [64次/分] BP [114/74mmHg],腹部脐下[5cm]手术瘢痕

辅助检查:骨ECT示右侧髂骨[局限性放射性增高],术后免疫组化P504S(+)、Ki-67[阳性率5%]

  • [2024-02-26]盆腔MR:1、 前列腺中央腺区右前份结节样病变,血运丰富,DWIBS信号未见增浓,不除外前列腺癌。2、前列腺炎伴前列腺肥大。3、前列腺中央腺区右后份类圆形结节,DWIBS信号不浓。4、左侧坐骨后方多发增大淋巴结,DWIBS信号明显增浓,明显强化,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可能大。

  • [2024-02-26]活检病理:1、(前列腺)穿刺组织示,1-13增生症伴慢性炎症,其中2、3、4、10、12部分腺体增生显著。2+3+10组织免疫组化:P504S(-),AR(+),34βE12(+),P63(+),Ki-67+2%)。4+12组织免疫组化:P63(+),34βE12(+)。2、(盆腔肿物)穿刺组织示,形细胞肿瘤,结合免符合神经源性肿瘤,考虑神经鞘瘤。

  • [2025-02-20]腹部MRI示:前列腺中央腺区右前份结节,血运丰富;前列腺炎伴前列腺肥大,前列腺中央腺区右后份类圆形结节。

  • [2025-02-20]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1. (前列腺靶向穿刺组织)1.2.3.4.5.6.7.8.9.10:增生症伴慢性炎;2.(前列腺系统穿刺组织)5:结合免疫组化符合腺癌:直径0.3mm,G1eason评分:3+3=6分,WHO/ISUP分级:1组:5免疫组化:P504S(+)P63(-):34βE12(-):AR(3+):Ki-67(阳性率约10%),1.2.3.4 6.7.8.9.11.10.12.13:增生症伴慢性炎;9免疫组化:P504S(-):P63(+):34βE12(+):AR(3+)Ki-67(阳性率<3%)。

  • [2025-03-10] 骨ECT:1、右侧肩关节及右侧髂骨部位局限性放射性增高,结合临床考虑骨转移不除外,建议随诊观察,2、右侧膝关节放射性增高,多系退行性变。

临床诊断

主要诊断:前列腺癌(pT2cN0M1b IVB期)

其他诊断:骨转移,盆腔神经鞘瘤、贲门肿物ESD术后、胆囊结石

治疗经过
  • [2025-03-13] 全麻行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

  • [2025-03-19] 术后病理:(前列腺)腺癌,G1eason评分:3+4=7分;WHO/ISUP分组:2组;左前、左后、中叶、右前、右后见散在的直径约0.5mm-5mm的癌灶,癌组织未侵及尿道、双侧精囊腺;输精管切缘未见癌累及;内上/外上/内下/外下切缘未见癌组织累及。肿瘤免疫组化结果:P504S(+):P63(-):34βE12(-):AR(3+):Ki-67(阳性率约5%)。

  • [2025-03]术后给予内分泌+ADT治疗,达罗他胺+戈舍瑞林。

  • [2025-04-19]给予达罗他胺片+戈舍瑞林微球粉针+地舒单抗+多西他赛抗肿瘤治疗1周期。

病例讨论和总结
  • 诊断要点:PSA异常升高→影像学定位→靶向穿刺确诊

  • 治疗亮点:根治术+ADT+化疗序贯治疗

  • 经验教训:骨转移监测需结合PSA与ECT

  • 临床启示:晚期前列腺癌应建立MDT诊疗模式

评论
05月27日
MedSeek&我爱看病例
该病例展示了晚期前列腺癌综合治疗的规范路径,强调PSA动态监测与影像学评估的协同价值。诊疗亮点在于根治术后及时序贯ADT联合化疗的系统性控制,体现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精准把握。需注意骨转移监测应避免单纯依赖PSA波动,需结合ECT等影像证据调整策略。MDT模式的应用有效整合手术、肿瘤内科及影像学科优势,对改善转移性前列腺癌预后具有示范意义。未来需加强治疗全程的分子标志物监测,为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更精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