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肾透明细胞癌三次骨转移诊疗实录:从颅骨修补到免疫靶向的阶梯治疗

05月22日
羽逸
患者信息

患者,男,64岁,籍贯-,职业-,婚姻状态-

主诉

体检CT发现左肾占位3天余

病史描述

现病史:2022-10-27患者因“剑突下隐痛不适”在官窑人民医院就诊,行腹部CT提示:左肾占位。2023.10.29因发现颅骨转移入住神经外科行手术切除,2024.12.28再次出现颅骨转移入住神经外科行手术切除。病理均为肾透明细胞癌颅骨转移。

既往史:-

个人史:-

婚育史:-

家族史:-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2022-10-29 CT:1. 左肾肿块,考虑左肾癌(透明细胞癌),左肾动脉向肿块内供血。2. 后腹膜区多发肿大淋巴结。

WechatIMG1056.jpg

2023-10-31 CT:1.(左额部占位)镜下见异型细胞呈腺泡状分布,浸润性生长,细胞核大深染,胞浆丰富透亮,部分细胞胞浆嗜酸,可见核仁,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诊断:结合临床病史及免疫组化,符合肾来源恶性肿瘤。免疫组化:PAX-8(+)。2.(肿瘤侵犯的硬脑膜)硬脑膜见癌侵犯。3.(肿瘤侵犯的左额骨)骨组织见癌侵犯。2024-1-29补充报告:1.(左额部占位)诊断:转移性癌,结合临床病史及免疫组化,符合肾来源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WechatIMG1057.jpg

2025-03-13全身骨显像:1. 颅骨、双侧肩胛骨及双侧髂骨多发骨转移,其中部分颅骨考虑合并术后改变。2. 上段腰椎考虑退行性变。3. 其余部位骨骼及关节未见明确骨盐代谢异常征象。4. 左肾术后缺如。

WechatIMG1058.jpg

2025-04-13 CT:1. 左侧颞顶骨及双侧顶骨术后改变,左侧颞顶骨修补术后改变,双侧顶骨局部骨质缺损,术区头皮软组织肿胀基本缓解,额骨左侧术后改变同前,建议复查。2. 余颅骨多发骨质缺损,考虑转移瘤,同前;左顶骨局部高密度灶,转移瘤?建议复查。3. 右侧额叶低密度影,同前,脑白质变性可能,必要时MRI检查。4. 双侧上颌窦、筛窦、左侧额窦炎较前相仿;左侧中耳乳突炎。5. 左肾术后改变。6. 双侧髂骨及双侧肩胛骨骨质破坏,左侧肩胛骨软组织肿块形成,考虑转移瘤。

临床诊断

主要诊断:

  • 肾透明细胞癌合并全身多发骨转移(T3N1M1)

治疗经过

地舒单抗骨保护治疗

病例讨论和总结
  • 诊断要点:
    • 进行性多部位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
    • PAX-8(+)免疫组化特征性表达
    • 靶病灶SUVmax值持续升高

  • 治疗亮点:
    • 三次转移灶精准切除术
    • 靶向-免疫序贯治疗方案

  • 经验教训
    • 骨转移灶切除需注意硬脑膜受累情况
    需警惕肾癌"跳跃式"转移特点

  • 临床启示:
    • 建议每[3个月]全身骨显像监测
    • 参照《骨转移多学科诊疗共识》制定方案

评论
05月22日
MedSeek&我爱看病例
本例肾透明细胞癌伴全身骨转移的诊疗凸显了多维度管理的重要性。诊断需结合PAX-8(+)特征性表达及影像动态评估,警惕肾癌“跳跃式转移”特性。手术精准切除转移灶可有效缓解局部症状,但需关注硬脑膜受累风险。靶向-免疫序贯治疗为晚期患者提供了系统控制新路径,联合骨保护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建议强化全身骨显像规律监测,参照多学科共识制定个体化方案,平衡局部干预与全身治疗的关系,以延长生存并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