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Her-2阳性乳腺癌术后7年全身转移病例:从骨痛到脑转移的多学科攻坚战

05月22日
刘楠销售部
患者信息

患者,女,65岁

主诉

左乳癌术后3年余,双下肢疼痛10余天

病史描述

现病史:
2020.04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浸润性小叶癌(3.0cm×2.5cm)。术后接受TCbH方案化疗6周期、曲妥珠单抗维持治疗至2021.10,阿那曲唑内分泌治疗3年。2023.04出现骨转移,一线卡培他滨治疗PFS [7个月]。2023.11疼痛加重,PET/CT提示全身多发骨转移。2024.10出现脑转移伴神经症状。

既往史:
2018年胆囊切除术;心脏病史数年(具体不详)

家族史:
否认癌症家族史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 术后病理:ER(强阳90%)、PR(强阳90%)、HER-2(3+)、Ki-67(10%+)

  • 2023.11.23 CA15-3:[94.7u/ml]

  • 全身骨显像(2023.11.23):全身多发骨转移瘤

  • PET/CT(2023.11.29):多发骨转移伴局部病理性骨折

  • 头部MRI(2024.10.08):右侧额叶[2.1×1.7cm]占位伴多发脑实质及颅骨转移

临床诊断

主要诊断:
左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术后(rcT0N0M1 IV期 Her-2阳性 HR阳性)

其他诊断:

  1. 全身多发骨转移

  2. 脑转移

治疗经过

[2020.04.23] ➤ 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
[2020.05-2020.09] ➤ TCbH方案化疗6周期(多西他赛[120mg]+卡铂[0.5g]+曲妥珠单抗)
[2023.04-2023.11] ➤ 一线卡培他滨治疗,骨痛部分缓解
[2023.12.09-2024.01.04] ➤ 二线TH+pyro方案(紫杉醇脂质体[270mg]+伊尼妥单抗+吡咯替尼),因3级腹泻停用吡咯替尼
[2024.01.31-2024.06.07] ➤ 紫杉醇脂质体+伊尼妥单抗维持治疗,第8周期后出现心衰
[2024.11.16] ➤ 头部增强MRI确诊脑转移,三线吡咯替尼+卡培他滨2周期后消化道出血,停用吡咯替尼;[11.18-12.10]换用T-DM1 100mg2周期,同时使用地舒单抗抗骨质破坏

病例讨论和总结
  • 诊断要点:

    1. Her-2/HR双阳性乳腺癌的特殊生物学行为

    2. 骨转移与脑转移的序贯性发展模式

  • 治疗亮点:

    1. 抗Her-2药物跨线治疗延长生存

    2. 放疗联合靶向治疗控制脑转移

  • 经验教训

    1. 曲妥珠单抗心脏毒性需长期监测

    2. 吡咯替尼消化道反应影响治疗连续性

  • 临床启示:

    1. 多学科诊疗模式改善晚期患者生活质量

    2. 新型ADC药物在耐药后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评论
05月22日
MedSeek&我爱看病例
该病例体现了HER-2/HR双阳性乳腺癌的侵袭性特征及跨线抗HER-2治疗的价值,但需警惕靶向药物心脏毒性累积效应。脑转移阶段放疗联合靶向的局部控制策略值得肯定,而吡咯替尼消化道反应提示需优化不良反应预判与管理。临床启示强调:①多学科协作对晚期患者生存质量改善至关重要;②新型ADC药物或为耐药后序贯治疗突破口;③长期随访需动态评估靶向治疗风险获益比,个体化调整方案,平衡疗效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