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晚期食管癌伴多发转移:综合放化疗与免疫治疗的全程管理病例分享

05月22日
张海乳腺外科
患者信息

患者,男,61岁,已婚

主诉

下咽癌、食管癌骨放疗后1周,发现粒细胞缺乏1天

病史描述

现病史:2020年2月出现吞咽疼痛,经病理确诊为下咽癌及食管癌。行多周期化疗(氟尿嘧啶+奈达铂+多西他赛)及放疗(累计剂量69.96Gy/33F)。2024年1月出现骨转移,行椎体固定术及免疫治疗(特瑞普利单抗)。本次入院前1天发现粒细胞缺乏。

个人史:患者平素体健,否认重大疾病史;过敏源:未发现;预防接种史按常规。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精神病、肿瘤等类似病史。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双下肢肌力可,切口愈合好

辅助检查:

  • 胸部CT:右肺上叶尖段结节[5mm],右乳肿块[48*39mm],脂肪肝(CT值[35HU])

  • 颅脑MRI:右侧额顶枕部板障转移灶较前进展

  • 血常规:粒细胞绝对值[0.8×10^9/L]

临床诊断

主要诊断:食管恶性肿瘤
其他诊断:骨继发恶性肿瘤、骨质疏松、陈旧性骨折、脊柱肿瘤、手术后恢复期

治疗经过

[2020-05至2020-11] ➤ 氟尿嘧啶+铂类联合化疗,根治性放疗(69.96Gy)
[2024-03] ➤ 特瑞普利单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粒细胞降至[1.2×10^9/L],并开始皮下注射地舒单抗[120mg]抗骨转移治疗

[2024-05] ➤ 骨转移灶放疗(54Gy/18F)后出现下肢水肿,予利尿+抗凝
[2024-06-28] ➤ 入院时粒细胞[0.8×10^9/L],停用骨髓抑制药物,建立粒细胞监测方案

病例讨论和总结
  • 诊断要点:PET-CT/MRI多模态影像确认多发转移,病理确诊鳞癌

  • 治疗亮点:全程管理整合放疗(>60Gy)、免疫治疗及骨改良药物

  • 经验教训:同步放化疗致骨髓抑制需动态监测血象

  • 临床启示:晚期食管癌骨转移推荐地舒单抗联合个体化放疗

评论
05月22日
MedSeek&我爱看病例
该病例体现了晚期食管癌多学科全程管理的复杂性。针对广泛骨转移及免疫治疗背景,整合高剂量精准放疗与骨改良药物的策略值得肯定,但需关注同步放化疗的骨髓毒性叠加效应。骨髓抑制的发生提示需强化血象动态监测,尤其在多线治疗后造血储备下降阶段。地舒单抗的应用虽符合骨转移管理规范,但需警惕长期低钙风险。未来应重视放疗剂量分割优化与免疫治疗时序的协同,平衡抗肿瘤效应与器官功能保护,同时探索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