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左乳癌术后6年复发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病例分享——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显奇效

05月22日
故里დ 17648168256
患者信息

患者,女,54岁

主诉

左乳癌术后放化疗后6年,发现骨转移、淋巴结转移1月

病史描述

现病史:2016年确诊左乳浸润性导管癌(pT2N3M0 IIIC期),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CA-T方案化疗8周期,胸壁及锁骨区放疗50Gy/25f。长期口服他莫昔芬至今。2024年7月发现左腋窝淋巴结肿大([1.8×1.0cm]),病理证实转移性癌。影像学提示多发骨转移。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及药物过敏

个人史:无烟酒嗜好

家族史:无恶性肿瘤家族史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左腋窝肿大淋巴结[2×0.5cm],左乳缺如,胸壁肌层低回声包块[2.2×0.7cm]

辅助检查:

  • 肿瘤标志物:CEA [28.86]、CA125 [91.08]、CA15-3 [117.04]

  • 影像学:胸骨、肋骨、椎体、颅骨多发转移瘤([2024.07.13]CT/[2024.07.20]MRI)

  • 病理:淋巴结转移性癌(ER 20%、PR-、HER-2 2+/FISH-、Ki-67 30%)

临床诊断

主要诊断:
左乳浸润性导管癌(rcT2N3M1 IV期)

其他诊断:

  1. 左乳癌改良术后

  2. 多发骨转移

  3. 左腋窝淋巴结转移

治疗经过

[2024.07] ➤ 确诊复发转移
• MDT会诊确认E2[5.15 pg/mL]、FSH[19.3 mIU/mL]达绝经后水平
• 启动依西美坦25mg QD+阿贝西利150mg BID
• 地舒单抗120mg Q4W联合钙剂补充

[2024.12] ➤ 疗效评估
• CT显示骨转移灶钙盐沉积,密度增高
• 骨痛症状基本消失

病例讨论和总结

诊断要点:

  • 典型乳腺癌复发转移病程(术后6年)

  • 激素受体状态转变(ER从80%→20%)

  • 多系统影像学证据支持转移

治疗亮点:

  • 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

  • 地舒单抗精准控制骨转移

经验教训

  • 术后拒绝靶向治疗可能影响远期疗效

  • 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的重要性

临床启示

  • 绝经后HR+转移性乳腺癌首选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

  • 多学科协作在晚期肿瘤管理中至关重要

评论
05月22日
MedSeek&我爱看病例
本病例展现了HR阳性晚期乳腺癌的规范管理路径:术后长期内分泌治疗期间通过严密监测及时发现生化与影像学复发,精准实施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并针对骨转移进行系统性干预。诊疗亮点在于结合受体状态动态演变调整策略,凸显多学科协作在转移灶评估及治疗决策中的核心价值。启示临床需重视绝经后患者内分泌耐药监测,优先选择靶向联合方案以突破耐药瓶颈,同时通过骨改良药物维持生活质量,体现晚期肿瘤"慢病化"管理的先进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