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肺癌术后EGFR突变患者胸膜转移: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破局之道

05月22日
ɜɜ
患者信息

患者,女性,63岁(籍贯:-;职业:-;婚姻状态:-)

主诉

咳嗽伴右侧胸痛2月

病史描述

现病史:2022-10-20浙二医院行“右肺癌胸腔镜根治术”,术后病理:右下肺浸润性腺癌(腺泡型70%,乳头型5%,筛状型15%,微乳头型及实性型5%。贴壁型5%)G3低分化,2.2*1.7cm,脏层胸膜侵犯:阳性。支气管切缘阴性。淋巴结转移第7组2/2、第9组0/1、第10组1/1、第11组0/1、第12组0/1、第14组0/1阳性。基因检测:EGFR 21 L858R突变。TMB 9.333Muts/Mb。术后分期pT2N2M0,术后行伏美替尼80mg qd靶向治疗。2023-3咳嗽较前增多,干咳为主,无痰血,咳嗽剧烈时感右侧胸隐痛,不影响睡眠。2023-04-18浙二复查胸部CT平扫:右下肺术后改变,右肺局部胸膜增厚伴右侧第8肋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较前(2022-10-15)新发,转移考虑。2023.4.21就诊本院

既往史:-

个人史:-

婚育史:-

家族史:-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2022-11-07术后病理:右下肺浸润性腺癌(腺泡型70%,乳头型5%,筛状型15%,微乳头型及实性型5%。贴壁型5%),G3低分化,2.2*1.7cm,脏层胸膜侵犯:阳性。支气管切缘阴性。淋巴结转移第7组2/2、第9组0/1、第10组1/1、第11组0/1、第12组0/1、第14组0/1阳性。

2022-11-11诺禾致源实体瘤550基因检测:EGFR 21 L858R突变,丰度73.01%。 TMB 9.333Muts/Mb

2023-4-21CT:右肺癌术后改变,支气管残端片状影,右肺少许纤维灶。右侧胸腔少量积液。两肺散在实性结节灶,部分转移可疑,建议随诊复查。右侧第8后肋骨转移。

WechatIMG1062.jpg

2023-4-24PET-CT:1、①右肺门术区软组织密度占位灶,伴FDG代谢异常增高,肿瘤复发/转移考虑。②右侧胸膜多发增厚灶,FDG代谢异常增高,转移考虑,病灶累犯右侧第8后肋。2、两肺散在类小结节,FDG代谢不高,建议密切随访。3、右侧骶髂关节骨质密度增高,致密性骨炎考虑。

WechatIMG1061.jpg

2023-4-28本院活检病理检查:(右后胸壁结节穿刺)低分化癌(考虑腺癌),PD-L1(22C3)(TPS: 80%)

NGS检测:EGFR 21 L858R突变,丰度36.0%;TP53 突变,丰度22.25%;BRIP1 exon19错义突变,丰度50.36%;PDCD1LG2 exon2错义突变,丰度4.47%。微卫星稳定MSS。MET基因扩增阴性。

2024-10-25CT:对比前片2024-08-12 CT:1. 右肺癌术后改变,右侧胸腔积液,较前增多;右肺多发条片影、条索影,较前增多;建议增强复查。2. 两肺散在实性小结节,部分显示不清,余所示较前相仿,建议复查。3. 右侧第8后肋骨转移,较前相仿。4. 冠脉钙化斑块形成。5. 肝脏散在小低密度影,倾向良性;肝内胆管略扩张;平扫均较前相仿。6. 甲状腺两侧叶缺如,请结合其他检查。

WechatIMG1063.jpg

临床诊断

主要诊断:右肺浸润性腺癌术后复发转移

治疗经过

2023-4-27至2023-5-5予SBRT技术靶区包括右第8肋骨质破坏处及软组织包块、胸膜转移灶,95%PTV剂量3000cGy/5F,正常组织限量:脊髓Dmax=16.72Gy,双肺V12.5=93.95cm3,V13.5=84.98cm3,平均剂量=2.86Gy;食管Dmax=9.29GY

2023.5.19至2023.7.28行二线4周期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替雷利珠单抗200mg,培美曲塞 0.6g(375mg/m2)
,卡铂 350mg。化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皮疹伴瘙痒,G2;中性粒细胞减少,G3;血小板減少,G3,经G-CSF,TPO等支持治疗后好转。

2023.5.19开始行地舒单抗120mg皮下注射每4周一次预防骨相关事件,未次2024.8.12

2023.8.25至2024.2.19行两药维持治疗: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 200mg,培美曲塞 0.6g。2024.3.19开始行单药治疗: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 200mg,末次2024.7.15。

2024.7出现腹泻,2024.8出现右侧胸痛

病例讨论和总结

诊断要点:

  • 术后EGFR突变患者出现骨/胸膜转移

  • PD-L1高表达(TPS[80%])

  • 二代测序示TP53共突变

治疗亮点:

  • 放疗联合免疫实现局部控制

  • 地舒单抗有效预防骨事件

经验教训

  • 靶向治疗期间需加强影像监测

  • 免疫治疗需警惕迟发性不良反应

临床启示:

  • 多线治疗失败患者宜行NGS检测

  • 放疗联合免疫可发挥协同作用

评论
05月22日
MedSeek&我爱看病例
该病例体现了EGFR突变肺癌术后复发患者的综合管理策略。诊疗亮点在于精准识别PD-L1高表达与TP53共突变特征,通过放疗联合免疫实现局部-全身协同控制,并重视骨转移预防。值得关注的是,在靶向治疗空窗期及时引入免疫维持,为多线治疗失败患者提供了新思路。临床启示强调动态监测生物标志物(如PD-L1/EGFR)以优化序贯方案,同时需警惕免疫治疗延迟毒性及放疗剂量对肺功能的影响。未来可探索基于NGS的分子残留病灶监测指导个体化治疗决策,并加强多学科协作提升晚期肺癌生存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