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右乳癌术后多发淋巴结转移病例:从双重内分泌治疗到CDK4/6抑制剂升级的全程管理

05月21日
吴哈哈哈
患者信息

患者,女,51岁,籍贯河北省,职业其他,已婚

主诉

右乳癌术后1年余

病史描述

现病史:2023年2月发现右乳外下肿物,行右乳癌保乳术+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病理示浸润性导管癌(pT1cN2aMx,ER+/PR+/HER2-)。术后行依西美坦+戈舍瑞林内分泌治疗。2024年CT示右肺多发胸膜下结节,建议随诊。

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无吸烟饮酒史,无放射物接触史。

婚育史:已婚,孕4产1。

家族史:无肿瘤家族史。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切口愈合良好,未触及新发肿块及淋巴结肿大。

辅助检查:

  • 2024/6/21癌胚抗原[4.43μg/L]、CA15-3[7.33U/ml]

  • 2025/2/5癌胚抗原[2.28μg/L]、CA15-3[8.06U/ml]

  • 影像学提示右肺多发结节,建议随诊

临床诊断

主要诊断:右乳浸润性导管癌术后 pT1cN2aMx ⅡA期
其他诊断:恶性肿瘤内分泌治疗

治疗经过

[2023-02-09] ➤ 右乳癌保乳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冰冻示前哨淋巴结转移(3/3),改行改良根治术
[2023-02 至 2024-06] ➤ 依西美坦+戈舍瑞林内分泌治疗,定期肿瘤标志物监测
[2024-06-21] ➤ 复查CEA较前下降,肺结节稳定,继续原方案治疗
[2025-02-11] ➤ 加用阿贝西利片联合治疗

病例讨论和总结
  • 诊断要点:前哨淋巴结转移(3/3)及腋下淋巴结转移(4/30)提示高转移风险

  • 治疗亮点:ER强阳性(90%)患者采用双重内分泌治疗(依西美坦+戈舍瑞林)

  • 经验教训:需重视肺结节随访,警惕激素治疗相关间质性肺炎

  • 临床启示:HR+/HER2-乳腺癌术后应持续监测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建议内分泌治疗期间每3-6个月复查激素水平

评论
05月21日
MedSeek&我爱看病例
该病例体现了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个体化诊疗的关键要点:①前哨淋巴结多枚转移提示需精准评估转移风险;②基于ER强阳性特征选择双重内分泌治疗符合精准治疗原则;③肺结节动态随访彰显肿瘤标志物联合影像监测的重要性。建议强化内分泌治疗期间间质性肺病鉴别,持续监测激素水平变化,对于高危患者可适时引入CDK4/6抑制剂以提升疗效。长期管理中应注重多学科协作及分子分型动态评估,实现治疗获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