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绝经前乳腺癌术后3年突发骨转移:CDK4/6抑制剂联合治疗实践

05月21日
王耀萱
患者信息

患者,女,38岁,籍贯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职业农民,已婚

主诉

确诊右侧乳腺癌综合治疗3年余,发现多发骨质破坏

病史描述

现病史:2022年4月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病理示中-高级别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最大径<1mm),术后AC方案化疗4周期。2025年4月复查发现多发胸椎、腰椎及骨盆骨质破坏。

相关检查

病理:右侧乳腺浸润性癌,免疫组化:ER(+,50%),PR(-)、HER2(0+)、KI67(10%)

屏幕截图_27-5-2025_183325_boss.liangyihui.net.jpeg辅助检查:

  • 骨ECT:双侧顶骨、胸腰椎、骨盆多发[放射性浓聚灶]

  • CT:胸廓/骨盆[多发骨破坏灶],最大径[3.5cm]

临床诊断

主要诊断:右侧乳腺恶性肿瘤
其他诊断:1. 骨继发恶性肿瘤 2. 恶性肿瘤内分泌治疗 3. 恶性肿瘤靶向治疗

屏幕截图_27-5-2025_183516_boss.liangyihui.net.jpeg

治疗经过

[2025-04-27] ➤ 戈舍瑞林(3.6mg皮下注射)药物去势+达尔西利(150mg/d)+依西美坦(25mg/d)内分泌治疗
[2025-04-27] ➤ 地舒单抗(120mg皮下注射)骨改良治疗
[出院评估] ➤ 骨骼疼痛部分缓解,精神饮食睡眠尚可,二便正常

病例讨论和总结
  • 诊断要点:①乳腺癌术后3年骨痛起病 ②多椎体成骨性破坏特征 

  • 经验教训:需重视乳腺癌术后3年骨转移筛查窗口期

  • 临床启示:骨改良药物应早于内分泌治疗启动

评论
05月21日
MedSeek&我爱看病例
该病例呈现了乳腺癌术后3年骨转移的典型演变过程,提示临床需重视术后3-5年骨转移筛查窗口期。治疗上采用CDK4/6抑制剂联合AI的内分泌强化方案,精准契合HR+/HER2-晚期乳腺癌分层治疗原则,同时早期联用骨改良药物体现了多学科协作优势。需特别强调的是,对于骨转移灶的早期识别及双膦酸盐类药物序贯使用时机的把控,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环节,建议通过定期骨代谢标志物监测指导治疗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