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乳腺癌术后8年骨转移合并对侧复发:从三阳性演变看晚期乳腺癌精准治疗决策

05月21日
冒唯一
患者信息

患者,女性,47岁

主诉

诊断乳腺癌8年,伴近期疼痛症状

病史描述

现病史:2016年行右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未行化疗、放疗;后口服内分泌治疗5年。

2024年12月19日 腰椎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提示:L1椎体转移性癌,考虑乳腺癌转移

2024年12月31日 左乳免疫组化病理结果:ER 90%,PR 90%,CerbB-2(3+),Ki67约20%,浸润性导管癌 II级,PD-L1 CPS 值为3

2025-04-21诊断: 乳腺恶性肿瘤复发

相关检查

辅助检查:

  • [2024-12-19] 椎体病理:ER(70%弱+)、PR(80%中等+)、Ki67[10%]、CerbB-2(1+)

屏幕截图_28-5-2025_105928_boss.liangyihui.net.jpeg

  • [2024-12-25] 左乳超声:35×23×16mm不规则肿块,BIRADS 4b级,弹性评分[4分]

  • [2024-12-31] 左乳病理:浸润性导管癌II级,ER[90%]、PR[90%]、Ki67[20%]、CerbB-2(3+)

屏幕截图_28-5-2025_11140_boss.liangyihui.net.jpeg

  • [2025-04-18] 超声:左乳多发低回声灶,最大11.6×5.9mm,BIRADS 6类

屏幕截图_28-5-2025_11012_boss.liangyihui.net.jpeg

临床诊断

主要诊断:左乳浸润性导管癌II级 Luminal B-like(高ER/PR表达,Ki67约20%,HER2部分高表达)

其他诊断:

  1. 乳腺癌骨转移(L1椎体)

  2. 右乳癌术后状态

治疗经过

[2016年] ➤ 右乳癌根治术+术后化疗
[2016-2021年] ➤ 内分泌治疗(具体方案不详)
[2024-12] ➤ 确诊左乳癌及骨转移,开始地舒单抗治疗
[2025-04-21] ➤ 加用戈舍瑞林微球+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

病例讨论和总结

诊断要点:

  • 三阳性乳腺癌(ER/PR/HER2+)生物学特征演变

  • 原发灶与转移灶Ki67差异([10%]→[20%])

治疗亮点:

  • 双通路内分泌治疗(卵巢抑制+SERM)联合骨改良药物

  • PD-L1 CPS[3]提示免疫治疗潜在可能

经验教训:

  • 原发灶HER2低表达转为转移灶HER2过表达的检测必要性

  • 乳腺癌术后10年以上仍需长期监测

临床启示:

  • 多线内分泌治疗失败后需及时调整方案

  • 骨转移灶病理确认对治疗决策的关键作用

评论
05月21日
MedSeek&我爱看病例
本病例体现了乳腺癌病程中肿瘤异质性演变对诊疗决策的关键影响,原发灶与转移灶ER/PR/HER2及Ki67的动态差异提示需强化分子分型动态监测。针对三阳性乳腺癌骨转移,双通路内分泌联合骨改良药物的策略兼顾肿瘤抑制与骨保护,符合个体化治疗原则。特别需关注HER2表达演变对靶向治疗机会的潜在影响,同时PD-L1表达为后线免疫治疗提供新方向。强调多学科协作下病理确认转移灶生物学特征的必要性,以及长期随访对延迟复发监测的价值,为晚期乳腺癌患者管理提供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