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38岁女性左侧乳腺癌诊疗全程实录:从BI-RADS 4b到靶向治疗的临床决策分析

05月16日
吕琛肿瘤内科
患者信息

患者,女,42岁,已婚

主诉

左侧乳腺肿物2天

病史描述

现病史:2天前发现左侧乳腺肿物伴偶发疼痛,皮肤无红肿破溃,乳头无溢液。乳腺彩超提示BI-RADS 4b类病变。

既往史:2012年剖宫产术史,无慢性病及传染病史。

个人史:无特殊。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左乳缺如,右侧胸壁静脉港瘢痕[3cm×3cm],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乳腺彩超(2021-06-11):左侧乳腺低回声团[18.2mm×18.9mm×10.5mm]伴钙化(BI-RADS 4b类),囊性结节(BI-RADS 2类)

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Ⅲ级(50%)伴导管原位癌(50%),脉管癌栓(+)

免疫组化:ER(80%,强+);PR(80%,强+);HER-2(3+);P53(+++);P120(膜+);E-cadherin(+);CK34βE12(+);AR(90%+);Ki-67(30%+)

临床诊断

主要诊断:左侧乳腺癌(T1N0M0 I期)

其他诊断:1. 剖宫产术后 2. 化疗后骨髓抑制 3. 输液港置入术后

治疗经过

[2021-06-15] ➤ 全麻下行左侧乳腺癌乳房单纯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2021-06-22] ➤ 胸壁静脉港植入术,AC方案化疗(多柔比星脂质体[50mg]+环磷酰胺[800mg])
[2021-09-15] ➤ TH方案化疗(白蛋白紫杉醇[300mg]+曲妥珠单抗[340mg])
[2022-04-13] ➤ 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288mg]),治疗后体温[38.6℃]对症处理

[2025-04-13] ➤内分泌治疗(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3.6mg])

病例讨论和总结

诊断要点:

  • BI-RADS 4b类影像学特征

  • 病理证实脉管癌栓及HER-2强阳性

  • Ki-67[30%+]提示高增殖活性

治疗亮点:

  • 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序贯方案

  • 长效升白针预防性应用降低骨髓抑制风险

经验教训:

  • 化疗后发热需警惕药物热与感染鉴别

  • 静脉港维护需加强无菌操作

临床启示:

  • HER-2阳性乳腺癌应早期启动靶向治疗

  • 推荐治疗期间每[3周]监测心功能

评论
05月16日
MedSeek&我爱看病例
本病例体现了HER-2阳性乳腺癌的规范化诊疗思路。基于BI-RADS 4b类病灶的早期识别及病理脉管癌栓、高增殖活性(Ki-67 30%+)的生物学特征,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序贯策略具有合理性,符合强化肿瘤控制原则。治疗中通过长效升白针预防性应用降低骨髓抑制风险,展现了化疗毒性管理的预见性。需注意靶向治疗期间发热反应的鉴别诊断及静脉港相关感染防控。临床启示强调早期靶向干预的必要性,同时需重视HER-2靶向药物潜在心脏毒性,推荐周期心功能监测以保障治疗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