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许彭鹏教授:还花季少年一片蓝天!BV联合CHP治疗PTCL获益显著

2022年01月1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患者男性,16岁,因”无意间触及右肩肿物”就诊。行右肩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右肩部)及穿刺活检结果示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非特指型。综合多种因素,该患者为ECOG 0分,Ann Arbor IV期A组,IPI 2分,PIT 0分。初始治疗应用了维布妥昔单抗(BV)联合CHP(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泼尼松)方案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该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6个疗程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获得CR后,该患者顺利完成自体干细胞采集,目前疾病稳定。

本文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许彭鹏教授,结合该病例的诊疗过程以及自身经验,为我们详细解读靶向CD30抗体偶联药物BV联合CHP在PTCL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许彭鹏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秘书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白血病及抗淋巴瘤联盟青年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上海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血液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秘书兼评审专家
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曾任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中心实验室副主任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卫健委、教委基金项目
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柳叶刀血液学》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面对该患者,为何考虑靶向CD30的BV进行治疗?

许彭鹏教授:在中国,约91.9%的患者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28.5%为PTCL,除ALK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 ALCL),多数亚型的患者预后较差,5年总生存(OS)不足40%。

CD30是一种调控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1,2],在正常组织表达少,仅在活化的B细胞和T细胞上有部分表达[3]。CD30过表达的细胞有抗凋亡的“生存”优势[4,5]。目前明确的有三类淋巴瘤高度一致性表达CD30,包括经典霍奇金淋巴瘤、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和原发性皮肤CD30 + 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所以,对于这几类淋巴瘤来讲,CD30检测具有非常特殊的价值。

维布妥昔单抗(Brentuximab vedotin,BV)是一种靶向CD30的抗体偶联药物(ADC),临床前数据表明在与肿瘤细胞表面的CD30结合后,ADC通过蛋白分解导致单甲基澳瑞他汀E(MMAE)的释放内化,并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目前在中国已经获批了CD30阳性淋巴瘤成人患者的治疗,在PTCL治疗中展现出非常优秀的治疗前景。

回到本例患者,年龄16岁,非常年轻,需要在降低化疗毒性的前提下提升疗效。所以,我们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选择了BV联合CHP的方案,整体来看疗效令人满意。

靶向CD30的BV在PTCL中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许彭鹏教授:在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国际Ⅲ期ECHELON-2临床研究[6]主要纳入18岁以上、CD30表达、既往未经过治疗的PTCL患者。亚型包括sALCL、PTCL非特指型、血管免疫母细胞型、成人T细胞淋巴瘤以及肠道T细胞淋巴瘤等各个类型的PTCL。按照1:1,随机分配至BV联合CHP治疗组和传统CHOP方案治疗组(两组各226例)。主要研究终点是无进展生存(PF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OS、CR、ORR、安全性等。

结果显示,CD30单抗联合CHP能够有效改善患者PFS,3年PFS率达到57%,中位PFS为48.2个月,而CHOP方案组3年PFS率是44%,中位PFS为20.8个月。OS方面显示,BV联合CHP方案使PTCL患者整体死亡风险下降34%,两组之间数据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亚组分析显示,大多数亚组BV联合CHP获益优于CHOP方案组。

安全性分析显示,两组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发热(FN)发生率相似 (BV联合CHP方案组为18%, CHOP组为15%)。G-CSF初级预防降低严重FN和 ≥ 3级嗜中性粒细胞减少。

NCCN指南推荐BV联合CHP联合方案在PTCL治疗中的应用,尤其是在ALK 阳性ALCL中为优选方案。BV联合CHP在其他CD30阳性淋巴瘤亚型中也作为2A类推荐。

总之,PTCL具有高异质性,各亚型具有不同的表型特征;绝大多数PTCL亚型预后差,大剂量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预后的改善作用有限。而CD30在多种外周T细胞淋巴瘤亚型都是存在着高表达的, ECHELON-2研究证实BV联合CHP有效改善PTCL患者生存。

参考文献

[1]Deutsch YE, et al. Leuk Lymph 2011;52:1641–54.

[2]Grüss H-J, et al. Blood 1994;83:2045–56.

[3]Senter PD, Sievers EL. Nat Biotechnol. 2012;30(7):631–637.

[4]Xu ML, Gabali A, Hsi ED, et al. Am J Surg Pathol. 2019;10.1097/PAS.0000000000001368

[5]van der Weyden CA, et al. Blood Cancer J. 2017;7(9):e603.

[6] Horwitz SM,et al. 62nd ASH Annual Meeting & Exposition. Poster  1150.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Ali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