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维Talk】王燕教授:疗效与安全性俱佳,地舒单抗助力肺癌骨转移慢性病化

2021年11月1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以及创新型药物的研发,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逐渐慢性病化。骨转移作为晚期肺癌患者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预后和生活质量。地舒单抗作为首个精准靶向RANKL抑制剂,为肺癌骨转移治疗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王燕教授,畅谈肺癌骨转移的诊疗策略。

               
王燕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第二届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转化医学分委会候任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肺癌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药物不良反应管理分委会常委
《中国肺癌杂志》和《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编委

肺癌骨转移的常见临床表现

王燕教授:30%~40%的晚期肺癌患者常会发生骨转移,其好发于脊柱与躯干骨近端,发生于脊柱者占50%,股骨占25%,肋骨和胸骨占12%。肺癌骨转移常会伴发骨相关事件,诸如骨痛、行动不便、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等,严重影响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时间。

骨痛是骨转移的主要症状之一,因破骨细胞被激活后释放出前列腺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疼痛介质及肿瘤侵犯骨膜、神经、软组织可导致剧烈疼痛。病理性骨折常为肺癌骨转移癌的首发症状,亦有部分患者出现骨转移而无任何症状。高钙血症同样是肺癌骨转移的致死原因之一。因而如何早期发现骨转移高危人群,在肺癌治疗中至关重要。

原发肺癌病史的患者出现以下任何情况均可视为骨转移的高危人群,需进行骨转移相关检查:①骨痛或骨折;②脊髓或神经受压症状;③碱性磷酸酶升高;④高钙血症。

安全有效,使用便捷,地舒单抗治疗优势独具

王燕教授:治疗肺癌骨转移的整体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其主要体现在缓解骨相关事件的症状以及患者的情绪管理。肺癌出现骨转移时即为全身性疾病,应采取有效的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的综合管理,并非单独管理骨转移。诸如手术、放疗等局部治疗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减轻脊髓压迫症状,或缓解患者痛苦,而应用双膦酸盐和RANKL抑制剂等针对骨转移的对症治疗也是必须的治疗手段。

双膦酸盐和RANKL抑制剂的药物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前者为化学合成,通过甲羟戊酸通路间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而后者如地舒单抗主要靶向RANKL-RANK-OPG轴,通过阻断RANK和RANKL的结合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质吸收、促进骨重建、降低骨折的发生率,相当于外源性的骨保护素(OPG)。

而从代谢过程来看,双膦酸盐需经过肾脏代谢,因而对肾功能有一定要求,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关注肾功能的改变。而地舒单抗为人源化单抗,不需要经过肾脏代谢,对于肾功能不太好或是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肾功能问题的患者而言,并不受治疗的影响,也无需调整剂量。目前双膦酸盐与地舒单抗均已在国内获批适应证。

就有效性而言,在地舒单抗对比唑来膦酸在晚期实体瘤(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除外)及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的事后分析结果表明,与唑来膦酸相比,地舒单抗可显著延迟首次出现骨相关事件的中位时间,并带来显著的生存优势。

而在安全性上,地舒单抗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较双膦酸盐要少,并且在疼痛改善方面,地舒单抗较唑来膦酸可延缓疼痛加重时间达3个月以上。就便捷性而言,地舒单抗每4周皮下注射1次,应用更加方便,长期使用依从性良好。

机制独特,地舒单抗在肺癌骨转移中更具价值

王燕教授:地舒单抗作用机制独特,是首个精准靶向RANKL抑制剂,能够明显抑制破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前体的成熟,使得破骨细胞功能受到抑制,从而减少其对骨骼的影响。充足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相对双膦酸盐,地舒单抗可延缓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延长患者的OS,不良反应也较轻,在临床实践有更多的应用空间。

锦上添花,骨转移治疗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燕教授:骨转移的治疗只是抗肿瘤治疗中的一部分,其前提是在抗肿瘤治疗有效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骨转移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解决相关症状,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针对骨转移的治疗药物,除了有治疗作用,还能预防骨事件的发生。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约有半数的患者在1年之内会出现骨相关事件。而诸如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的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研究显示,治疗骨转移的药物与抗肿瘤治疗同步进行时,可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延长。

优势互补,地舒单抗联合抗肿瘤治疗或将带来更多获益

王燕教授:地舒单抗获批适应证除了治疗骨巨细胞瘤及绝经后骨质疏松外,还获批用于实体瘤骨转移的治疗。由于地舒单抗作用机制独特,除抑制RANKL-RANK-OPG通路外,还与免疫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有关系,可影响CD4或CD8等细胞,提高T细胞功能。因而在免疫治疗占主导的当下,或可考虑与免疫治疗进行联合治疗,以更好地发挥协同或互补作用。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地舒单抗与PD-1抑制剂联合使用,对患者的OS有延长趋势。虽然上述试验多为回顾性研究,但至少提示可以进一步探索地舒单抗与抗肿瘤治疗的联合,或将为肺癌骨转移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延长。



责任编辑:Moon
排版编辑:D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