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Journal Club】湖北省肿瘤医院乳腺中心“The Second Journal Club”顺利举行

2021年09月29日
来源:湖北省肿瘤医院乳腺中心 Breast公众号


为丰富我院乳腺癌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学术氛围,锻炼年轻医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2020年11月30日湖北省肿瘤医院乳腺中心Journal Club顺利开展第二期学术活动,也标志着我院乳腺中心Journal Club学术活动逐步进入正轨,其内容丰富,现场气氛活跃。

1

本次会议第1环节由罗波主任主持,其用幽默轻松的英语口语开场,介绍了钱羽博士的简历,第二期Journal Club正式开始,现场英文交流气氛瞬间步入正轨。

钱羽博士为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博士后,在本期活动中钱博士通过PPT展示用英文向我们介绍了姑息治疗(palliative care)的相关历史及在临床中的应用,并介绍完善的姑息治疗需要有团队、适时介入及有针对性的治疗,在姑息治疗亦需要患者充分理解,并能通过自我评估参与其中,在钱博士的PPT中还向大家介绍了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姑息治疗中心,通过实例介绍了国外这种姑息治疗中心的流程,为我们国内姑息治疗提供了一种开放性思考方向,值得借鉴。钱博士讲解完后,现场反响强烈,多数临床医师表示,对于晚期终末期癌症患者来说,有尊严且尽可能高质量的生活,是大多终末期患者的一种强烈的意愿,国外这种通过专门的姑息治疗中心为这类患者提供一种专业性姑息治疗场所,医疗与生活相结合,能使患者得到很好的姑息医疗同时,亦能得到一定的心理支持治疗,远离既往病房那种压抑生活环境,享受酒店开放式就医姑息治疗环境,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其中我院乳腺中心吴新红院长对钱博士内容亦给出高度的肯定,指出为我们临床医师开拓了一定的眼界。

2

在活动第2个环节,由吴媛博士主持,通过英文介绍了我院邹宁博士的简历及其要讲的相关内容。邹宁博士用英文汇报了区域淋巴结放疗的相关研究,其中M-20研究显示淋巴结区域增强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但并不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而另一项研究显示区域淋巴结增强放疗(包括内乳淋巴结区域)可以亦可减少10年远处复发风险,而对于15年总生存可能获益,邹博士通过几个临床试验数据,用其流利的英语口语向大家呈现了临床区域淋巴结放疗相关问题,紧贴临床,用最新研究解决临床和回答临床所遇到的问题,在临床中其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临床后亦能通过不断学习解决自己的临床疑惑,这种精神值得学习。邹博士汇报完后,由我院吴媛博士主持引导大家提问讨论,因现场多为临床医师,对于邹博士的临床问题均表达出极大的兴趣,其中罗波主任用英文向邹博士提出了一个问题“局部淋巴结区域放疗为何能减少远处复发风险?”的问题,而邹博士亦通过其流利的英文很好的回答了罗波主任的提问,另外喻满成医师亦通过英文询问了邹博士:“虽然临床试验数据能提供一些参考,但在临床实际中那些类型乳腺癌患者行淋巴结区域增强放疗?”对于一些其他临床相关问题,其他医师都能通过英文准确的表达出来,很好的带动了现场英文交流氛围,而邹博士亦其专业的知识,都很好的解答了大家的提问,现场英文气氛活跃。

3

第3个环节,通过线上连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凯教授, 陈教授系统而全面向大家介绍了乳腺癌保乳残腔环切技术。陈教授介绍局部复发是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的主要顾虑,实现手术切缘阴性对于减少局部复发风险至关重要,而在2015年NEJM杂志就发表了一项较传统取样有所区别的保乳残腔环切技术,减少了切缘阳性的概率,同时陈教授亦详细介绍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采用冰冻切片分析对残腔切缘进行的常规评定,明显减少了保乳手术的二次手术率,不过需掌握环切的组织体积和乳房体积。提出了改良型腔周边缘评估法联合术中冰冻评估法在保乳手术中的应用,并且被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引用。并介绍了其2012年发表在《肿瘤外科学年鉴》关于残腔环切保乳技术的一项研究,很好的启发了在场临床医师。陈教授教授讲解完后,本环节由郑红梅博士主持引导大家英语提问,现场气氛瞬间火热起来,现场多个医师提出相关问题,陈教授均通过其娴熟而专业的解答,让听众获益匪浅。在场临床医师表示,陈凯教授在临床中碰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用科研的手段解决问题,最终转化为重大科研成果,是值得临床医师学习的。

4

在第4个环节,由我院陈惟医师英文汇报一个老年HER-2阳性乳腺癌的病例。会议上,陈惟医师用其娴熟的英文口语清楚表达了患者的基本情况,病人年龄为76岁,患者诊断为右乳癌pT1aN0M0(HR阴性,Her-2阳性),并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对于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来说,如何选择后期的辅助治疗?针对该问题现场出现激烈探讨,大家用英语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看法。而由于该患者有直肠癌病史,在后期复查阶段发现了右侧子宫附件部位有明显肿块,伴随肿瘤标志物升高,该病例后半部分汇报由妇瘤科曾蓉医师结合其专业知识,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子宫附件出现包块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很好的体现了多学科讨论的优势。病例汇报后由钟伟博士提出进行点评及引导年轻医师们用英文提问交流,现场来自MDT成员及其他科室的医师对这个病人的一些情况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提出针对这个老年患者,建议应先手术切除附件包块,明确病变性质,再行后期进一步抗肿瘤治疗。

本次会议作为第二次全英文Journal Club的交流模式进行,继续延续着第一次Journal Club的热情,现场气氛活跃,很好的锻炼了医师们的英文口语交流水平,同时能通过原生态英文进行文献解读交流,能更好帮助临床医师们理解文献, 同时亦通过连线外院教授,拓展了年轻医师的临床思维和科研思维,让参与者获益匪浅。因会议线上联合线下同时进行,亦欢迎一些想锻炼英文的同道们一起来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10月02日
杜俊华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为我们临床医师开拓了一定的眼界。
2021年09月29日
赵云
江苏省肿瘤医院 | 其他
谢谢分享,受益匪浅
2021年09月29日
欧阳波
酒钢医院 | 呼吸内科
辛苦辛苦,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