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日~9月4日,肿瘤精准治疗紫金论坛暨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肿瘤精准诊疗新进展学术会议(南京站)隆重举行。论坛由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江苏省癌症中心主办,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承办。国内知名肿瘤专家共聚一堂,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就肿瘤精准治疗的规范化、精准化、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做出盘点和深入思考。
9月3日
江苏省肿瘤医院周国仁教授开场致辞,表示精准治疗是肿瘤最佳治疗模式,如何对患者进行更为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涉及精准诊断、预防和治疗策略。很高兴今天和各肿瘤专家相聚一堂,共同探讨肿瘤精准化治疗。
周国仁教授致辞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抗血管生成治疗进展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陈平教授概览了抗血管生成治疗发展历程和进展。抗血管联合化疗(A+C)是经典治疗方式,E4599,BEYOND,VARGADO等经典研究证实了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增效性。抗血管联合EGFR靶向治疗(A+T)是靶向治疗兴起后的常见治疗方式,CTONG1509,RELAY,ACTIVE等研究都证实A+T模式显著改善突变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抗血管联合免疫(A+I)是近来研究热点,IMpower150,TASUKI-52研究显示出“去化疗”可能性,目前已经积极向一线治疗推进。
陈平教授
实体肿瘤免疫治疗总论
江苏省肿瘤医院沈波教授总结了免疫治疗临床特点和探索方向。免疫治疗应答持久,可带来长期获益,需综合指标全面评估潜在获益,应答模式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独特,已经成为肿瘤治疗新的里程碑。针对PD-1,CTLA-4,LAG-3,TIM-3,TIGIT,LSD1,NLRP3,STING,IL-2等靶点或通路的药物已经或即将用于临床。免疫治疗未来方向包括联合策略和个体化治疗,应做好抗肿瘤药物的排兵布阵以达到疗效最大化。
沈波教授
派安普利单抗临床数据解读
江苏省肿瘤医院曹国春教授讲解了派安普利单抗的结构特点和临床研究数据。派安普利单抗进行了Fc和Fab优化,具有高稳定性,低免疫原性,高亲和力,无Fc效应等特点。派安普利单抗治疗二线以上化疗后进展的鼻咽癌患者的2期研究显示客观反应率(ORR)27.0%,肝转移患者ORR 26.8%,中位PFS 3.65个月,反应持续时间(DoR)未达到,安全性良好。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SCLC鳞癌的3期研究已经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曹国春教授
沈波教授进行当日会议总结,祝贺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员,并感谢所有参会专家的交流学习。
9月4日
江苏省肿瘤医院鲍军教授致辞,代表承办方为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表示个体化精准治疗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精准医学是生物医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对今后医学模式的更新进步具有更好指导作用。在更好贯彻国家精神,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推进精准治疗理念,把精准诊疗贯穿于肿瘤患者诊疗的全过程,提高临床医生对精准治疗的正确认识应用起到重要作用,将为更高效地为患者提供精准诊疗方案和更好服务做出贡献。
鲍军教授致辞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芃教授致辞,祝贺大会成功召开。本次大会从基础到临床,涉及多个癌种,相信与会专家将收获满满。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的发展目标是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合作,加强和国外交流,制定符合我国情况的诊疗规范。祝贺大会圆满成功。
袁芃教授致辞
南京医科大学丁强教授致辞,期待共同讨论学习肿瘤诊疗,在相关诊疗共识、诊疗规范、科学研究等方面有所提升,欢迎大家参会,并期待大家有所收获。
丁强教授致辞
江苏省肿瘤医院冯继锋教授致辞,表示肿瘤精准治疗得到迅猛发展,在规范化、合理化的前提下,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纳入肿瘤精准诊疗将为患者带来很大获益。会议聚集国内精准领域著名专家,势必为肿瘤精准治疗的临床推广和规范化使用带来作用。希望通过会议有所收获,促进江苏精准水平的提高,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冯继锋教授致辞
精准治疗进展篇
中国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进展治疗策略及进展
袁芃教授对中国学者主导的转移性乳腺癌(MBC)诊疗进展进行讲解。对于激素受体(HR)+肿瘤,MONARCH plus研究和DAWNA1研究证实CDK4/6抑制剂的疗效,ACE研究显示HDAC抑制剂西达本胺取得阳性结果。抗HER2治疗方面,PHOEBE研究印证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可作为HER2+MBC二线标准治疗,SYSUCC-002研究显示三阳性乳腺癌使用曲妥珠单抗+内分泌治疗的非劣效。维迪西妥单抗对HER2+和HER2低表达MBC均有良好疗效。对于三阴性乳腺癌(TNBC),PARP抑制剂帕米帕利,免疫治疗FUTURE-C-PLUS研究和AQB2450+安罗替尼显示出初步疗效,AR拮抗剂开辟了新型治疗的道路。
袁芃教授
EGFR突变NSCLC的未来之路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讲述抗EGFR治疗进展。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从晚期向早期推进,CTONG1103,ADJUVANT等研究显示出EGFR TKI新辅助/辅助治疗取得可喜疗效。TKI耐药依旧是令人困扰的问题,发展新型四代药物,三代药物和一代/二代药物的联合应用,联合MET等旁路抑制剂药物,开发HER3-DXd等新型药物具有潜力。
张力教授
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进展和挑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黄镜教授梳理食管癌免疫治疗发展。KEYNOTE-181和ESCORT研究显示免疫单药后线治疗优于化疗,免疫治疗成为食管癌后线治疗标准治疗。KEYNOTE-590和CheckMate 648研究证实了免疫联合化疗或双免疫治疗在一线治疗中的作用。CheckMate 577研究首次验证了免疫辅助治疗带来的获益。获益标志物和新型联合方式是未来的探索方向。
黄镜教授
晚期NSCLC免疫治疗新进展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陈公琰教授讲述了局部晚期和转移性NSCLC免疫治疗进展。PACIFIC研究5年随访结果公布,显示局部晚期NSCLC放化疗后免疫治疗巩固治疗带来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OS)的显著获益。KEYNOTE-042,IMpower110,CheckMate 227,KEYNOTE-189等研究显示对于PD-L1高表达患者,免疫单药即可带来良好疗效,PD-L1低表达或阴性患者中,免疫联合化疗或双免疫治疗具有获益。
陈公琰教授
精准治疗实践篇
解放军总医院刘晓晴教授对抗血管生成治疗在NSCLC中的作用做出介绍。联合治疗是抗血管治疗最佳使用策略。抗血管生成治疗+化疗是经典使用方式。A+T模式显著延长患者的PFS。免疫+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显示出进一步获益且耐受性良好,免疫+抗血管治疗的研究正在积极进行中。
刘晓晴教授
局部区域食管癌非手术治疗标准——同期放化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快乐教授讲授了局部区域食管癌的精准治疗新模式。食管癌放化疗也在逐步走向精准和个体化,照射范围和剂量的个体化体现了精准治疗模式,并逐步进行照射剂量降级的尝试。对靶区进行精准评估,残留加量,寻找放疗敏感基因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赵快乐教授
晚期NSCLC精准放疗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傅小龙教授概览了放疗在NSCLC精准治疗中的价值。化疗时代,放疗是局部晚期肺癌治疗的关键。靶向治疗时代,驱动基因阳性局部晚期患者的治疗策略还在探索中,放疗可能有助于解决晚期患者的TKI耐药问题。免疫治疗时代,靶向免疫可能影响局部晚期综合治疗策略,放疗可提高免疫治疗疗效,远隔效应值得关注。
傅小龙教授
TNBC临床治疗进展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张国君教授梳理了TNBC辅助、新辅助和晚期治疗进展。TNBC辅助/新辅助的化疗方案在不断发展中,在紫杉类药物基础上,铂类可能有助于提高新辅助治疗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卡培他滨强化辅助治疗可带来更多获益。晚期TNBC治疗仍是以化疗为主,联合免疫、抗血管生成治疗有望增加疗效。
张国君教授
精准治疗探索篇
中国NSCLC分子病理指南解读
江苏省肿瘤医院吴建中教授对NSCLC分子病理检测指南进行解读。指南可指导临床靶向治疗,为免疫获益人群筛选提供帮助。EGFR,KRAS,ALK,RET,ROS1,HER2,BRAF,NTRK,PD-L1等驱动靶点或标志物需在腺癌、部分非腺癌及拟行免疫治疗的患者中进行,应根据实际应用和检测方式优缺点进行检测方法的选择。
吴建中教授
晚期NSCLC免疫治疗的耐药机制及对策
江苏省人民医院丁清清教授讲述了免疫治疗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免疫治疗过程中会发生原发及继发性耐药,机制包括肿瘤免疫原性缺失,抗原提呈作用受损,肿瘤细胞信号通路异常,肿瘤微环境及其他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异常等。应对策略包括使用联合治疗模式,使用标志物筛选获益人群,及应用增加肿瘤免疫原性、促进免疫反应、调节肠道菌群等新疗法。
丁清清教授
精准治疗在进展期胃癌的应用和探索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王纯斌教授讲述胃癌精准治疗进展。基于CheckMate 649等研究,免疫联合方案已经获批成为晚期胃癌标准一线治疗。HER2过表达是胃癌确切靶点,随着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发展,维迪西妥单抗,DS-8201等药物在胃癌治疗中显示出显著作用。CLDN18.2,FGFR,PARP等新靶点值得期待。
王纯斌教授
精准治疗在进展期结直肠癌(CRC)中的应用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左云教授梳理了晚期CRC的精准治疗进展。一线强化靶向治疗,右半肿瘤或RAS、BRAF突变CRC使用化疗+抗VEGF单抗治疗,左半肿瘤且RAS/BRAF野生型使用化疗+抗EGFR单抗治疗,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肿瘤使用免疫治疗±化疗。二线治疗原则上更换化疗方案,BRAF V600E突变患者推荐西妥昔单抗+维莫非尼+伊立替康或BRAF抑制剂+西妥昔单抗±MEK抑制剂治疗。三线治疗则包括瑞戈非尼、呋喹替尼、TAS-102等药物。
左云教授
SCI期刊发展史及如何发表高质量文章
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代小秋教授介绍了SCI期刊的发展简史,并结合实际案例细致讲述了高质量临床研究和论文的研究设计、统计学考虑和中外论文的异同,为高质量文章的发表贡献了极有价值的意见。
代小秋教授
精准治疗希望篇
介入联合免疫治疗肝细胞癌(HCC)的实践与探讨
江苏省肿瘤医院尹国文教授介绍了介入联合免疫治疗进展。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依旧是HCC治疗的重要手段。晚期HCC中的临床研究显示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显著改善了HCC患者的预后。免疫治疗和介入治疗具有协同作用,NOAH-NCC-002等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二者联合的优异表现,而联合治疗的最佳时机,最佳组合,人群选择,不良事件,疗效评估等多方面问题依旧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厘清。
尹国文教授
食管癌手术进展
食管癌的手术也在趋于精准化发展,江苏省肿瘤医院张治教授回顾了食管癌手术要点。食管切除术是食管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淋巴结清扫和预后相关,系统淋巴结清扫提高了分期准确性,延长局部控制时间,提高生存率,合理清扫是提高食管癌疗效的关键。多种术式具有相对适应证,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进行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
张治教授
食管新辅助治疗的希望与困惑
江苏省肿瘤医院曹国春教授概述了食管癌新辅助治疗进展。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策略为新辅助治疗+手术,标准模式为新辅助放化疗(ⅠA类证据)或新辅助化疗(ⅠB类证据)。而随着免疫治疗在晚期食管癌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免疫联合化疗、放疗及化放疗在新辅助治疗中的探索也在不断进行。而最佳治疗时机,放疗剂量和分割方式,化疗剂量和方案选择,毒性控制,治疗模式,生物标志物等问题需要做出回答。
曹国春教授
精准治疗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应用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茆勇教授讲解头颈部肿瘤治疗进展。免疫治疗打破了头颈部肿瘤治疗的瓶颈,KEYONOTE-048研究证实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PD-L1 CPS≥1患者中一线治疗的地位,然而免疫联合和EXTREME方案孰优孰劣还存在争议。基于CheckMate 141等研究,免疫治疗已经成为头颈部肿瘤的标准二线治疗。如何进一步提高OS,选择合适的联合方法是目前临床面临的挑战。
茆勇教授
分子病理分型在肿瘤精准诊疗与转化研究中的应用
南京医科大学夏洪平教授系统介绍了肺腺癌、HCC、CRC中分子病理分型在临床和转化研究中应用的具体案例,指出精准医疗将在庞大的队列研究,人工智能,临床基因组学,表型学等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夏洪平教授
会议最后,周国仁教授进行会议总结。感谢线上观众的积极参与,本次会议对常见癌种的化疗、免疫、靶向治疗等治疗方式进行全面梳理和很好的交流分享,相信线上同仁会有所收获,在肿瘤诊疗中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获得提高。感谢所有关心本次论坛的领导和所有提供支持的朋友,祝贺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周国仁教授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