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肺癌脑膜转移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07月15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Thoracic Cancer

在肺癌的治疗领域,脑膜转移一直是晚期患者最具有挑战性的并发症之一,当前的治疗手段均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近日,《肺癌脑膜转移中国专家共识》(英文版)在《Thoracic Cancer》上正式发表。该共识围绕肺癌脑膜转移的诊断、分层管理、疗效评价体系、治疗方案及常见并发症和姑息治疗等五个方面共计形成25条推荐建议,为肺癌脑膜转移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提供参考。

xPhyMLWCpQGlz4zaKCKh9ZudKpQhJ3IV.png

一、脑膜转移的诊断

共识1:软脑膜转移与脑实质转移差异大,需区别对待(Ⅱ级,99%专家同意)。
共识2:肺癌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怀疑脑膜转移(Ⅱ级,99%专家同意)。
共识3:影像诊断首选3.0T MRI平扫+增强,3D容积薄层扫描(Ⅱ级,97%专家同意)。
共识4:脑脊液采样量不少于10ml,30分钟内处理,优选即刻涂片(Ⅱ级,99%专家同意)。
共识5:影像学和脑脊液细胞学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时,可考虑软脑膜活检(Ⅱ级,77%专家同意)。

二、脑膜转移分层管理

共识6:脑脊液脱落细胞阳性且无症状者,建议即刻干预治疗(Ⅱ级,79%专家同意)。
共识7:肺癌脑膜转移异质性大,建议采用EANO-ESMO的LM-molGPA分型(Ⅰ级,99%专家同意)。
共识8:脑脊液ctDNA阳性是独立预后因素(Ⅱ级,88%专家同意)。
共识9:脑脊液中RB1、CDKN2A缺失提示预后差(Ⅱ级,91%专家同意)。

三、脑膜转移疗效评价体系

共识10:前瞻性临床研究以OS为主要研究终点(Ⅱ级,91%专家同意)。
共识11:目前临床多以RANO疗效评价体系为主,但需进一步完善(Ⅱ级,100%专家同意)。

四、脑膜转移治疗方法

鞘内化疗

共识12:鞘内化疗是重要的姑息治疗手段(Ⅱ级,89%专家同意)。
共识13:鞘内化疗药物选择可包括培美曲塞、甲氨蝶呤、塞替派和阿糖胞苷。其中培美曲塞被推荐作为首选药物,而且培美曲塞全身化疗后也不影响鞘内化疗疗效(Ⅱ级,92%专家同意)。
共识14:剂量建议:10–50mg/次,每周1-2次,具体剂量和疗程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Ⅰ级,99%专家同意)。

靶向治疗

共识15:初始治疗推荐:EGFR突变用三代EGFR-TKI,ALK融合用二/三代ALK-TKI(Ⅰ级,97%专家同意)。
共识16:耐药后强烈推荐行脑脊液基因检测协助明确耐药机制(Ⅱ级,97%专家同意);
共识17:耐药机制明确者,推荐鞘内化疗联合个体化治疗(Ⅱ级,93%专家同意);
共识18:耐药机制不明者,建议鞘内化疗联合其他全身治疗或进入临床研究(Ⅱ级,99%专家同意);
共识19:针对EGFR突变耐药机制不明者,也可考虑EGFR-TKI脉冲式或加量,但证据有限(Ⅲ级,98%专家同意)。

免疫治疗

共识20:脑膜转移瘤的肿瘤微环境较脑实质转移瘤更具免疫抑制特性,富含MDSC、Treg等细胞(Ⅰ级,97%专家同意)。
共识21:驱动阴性肺癌脑膜转移对PD-1/PD-L1单药免疫治疗疗效有限(Ⅱ级,94%专家同意)。

抗血管治疗

共识22: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脑膜转移患者,可考虑采用靶向联合抗血管生成的治疗策略(Ⅱ级,98%专家同意)

全脑全脊髓放疗

共识23:放疗选择:结节性脑膜病灶可行局部放疗,全脑/全脊髓放疗需谨慎(Ⅱ级,96%专家同意)

五、脑膜转移常见并发症及姑息治疗

共识24:建议鞘内化疗,优先选用脑室Ommaya囊(Ⅱ级,97%专家同意)。
共识25:存在恶性颅高压、脑积水的患者,建议脑脊液分流术和脑室Ommaya囊植入(Ⅱ级,99%专家同意)。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7月18日
高耀鸿
开封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驱动阴性肺癌脑膜转移对PD-1/PD-L1单药免疫治疗疗效有限(Ⅱ级,94%专家同意
07月17日
吴向荣
石家庄市平安医院 | 肿瘤内科
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脑膜转移患者,可考虑采用靶向联合抗血管生成的治疗策略(Ⅱ级,98%专家同意)
07月17日
孙超敏
嵊州市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肺癌脑膜转移中国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