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传递前沿进展,促进规范诊疗!“泌尿肿瘤免疫治疗系列沙龙”完美帷幕

2021年05月28日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泌尿系统肿瘤诊疗发展迅速,一系列新的治疗手段,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先后取得突破。随着国家医保谈判工作开展,以PD-1/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制剂进入医保,为了规范并合理化使用免疫治疗,由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主办,思路迪精准诊疗集团协办“泌尿肿瘤免疫治疗系列沙龙”线上会议,传递泌尿肿瘤免疫治疗前沿进展,促进免疫治疗的规范化,改善患者的预后。

2021年5月26日晚,“泌尿肿瘤免疫治疗系列沙龙”第六期线上会议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特别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担任主持,携手国内泌尿肿瘤领域专家大咖共话前列腺癌免疫治疗达探索与发展之路。

叶定伟教授

盛锡楠教授

开场致辞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叶定伟教授率先致辞。叶教授表示,近年来,免疫治疗正逐渐成为实体瘤治疗中的新星,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1(PD-1/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制剂在多个瘤种的治疗中斩获良多。晚期前列腺癌是实体瘤中第一个获得免疫治疗突破的瘤种,2005年Sipuleucel-T疫苗获批用于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的治疗,前列腺癌引领了实体瘤的免疫治疗。尽管如此,这些年前列腺所获得的突破性进展并不多,目前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探索正处于稳步推进中,本次大会也将围绕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进展以及免疫生物标志物的探索方向等,进行分享和深入交流。

PD-1/PD-L1抑制剂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戴波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戴波教授介绍到,相比传统治疗手段,PD-1/PD-L1抑制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就目前而言,免疫治疗在前列腺癌中的治疗效果并令人十分满意,从权威指南上看,2021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仅推荐帕博利珠单抗用于伴有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二线及以上治疗。但鉴于多项研究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的探索,前列腺癌免疫联合方案值得期待,尤其是与化疗的联合应用,在各项研究中显示出较好的客观缓解率(ORR)、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缓解,以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探索

虞巍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虞巍教授通过多项前瞻性研究为我们展示了晚期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之路。既往大量研究显示,免疫单药治疗疗效有限,对于免疫状况良好的患者尽早应用免疫较有获益。目前免疫治疗作为基础性治疗,维持现有治疗有效时间,以期延长患者的rPFS。后续对于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的探索应集中在:雄激素受体(AR)驱动信号通路Akt;DNA损伤修复,如针对MSI-H/dMMR患者的免疫治疗的有效药物;细胞分裂(化疗),临床研究显示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较为有效,后续寻找更为有效的biomarker;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蛋白(Lu-177PSMA,抗体偶联化疗);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探索,如肿瘤免疫治疗和肿瘤血管方面。此外,肿瘤疫苗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肿瘤细胞表面具有大量抗原特异性及免疫原性的生物标记物激发和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

病例分享及讨论

秦尚彬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秦尚彬教授随后分享了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病例。江苏省人民医院华立新教授、嘉兴市第一医院何屹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树栋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永红教授及宣武医院崔昕教授围绕上述讲题及案例分享进行了热烈讨论。专家们表示,鉴于免疫治疗在前列腺癌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未来对于前列腺癌免疫治疗,如联合化疗、放疗或者靶向治疗手段等需要更多的探索。

讨论嘉宾

“泌尿肿瘤免疫治疗系列沙龙”共举办六期,回顾过往,从2021年春节前夕至今,在郭军教授、王宝成教授、马建辉教授、何志嵩教授、叶定伟教授的带领下,从泌尿系统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疗效评价、超进展和耐药预测,到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处理,再进入到各专科领域,如肾癌、尿路上皮癌及本期研讨的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不断传递泌尿肿瘤免疫治疗的前沿进展,探讨免疫治疗前行之路,促进了我国泌尿肿瘤免疫治疗的规范化,对于泌尿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发挥了重要意义和临床价值,同时也为未来中国开展泌尿系统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奠定基础。相信随着免疫治疗在实体瘤中的大放异彩,免疫疗法与其他疗法的合理联合或序惯将为泌尿系统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显著改善,使广大患者最终获益!

责任编辑:Zack
排版编辑:Jack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05月30日
孙超敏
嵊州市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探讨免疫治疗前行之路,促进了我国泌尿肿瘤免疫治疗的规范化
2021年05月28日
邹兰兰
都昌县中医院 | 肿瘤内科
晚期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