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重磅!医肿GCP中心Lancet Oncology梅开三度再发文

2020年08月05日
来源:"NCCGCP1962"微信公众号


重磅


医肿GCP中心Lancet Oncology第三度发文

报告中国肿瘤免疫药物临床开发的现状和挑战




2020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GCP中心文章中国肿瘤免疫药物临床开发(Clinical development of immuno-oncology in China学术期刊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正式刊出,报告中国肿瘤免疫药物临床研究现状,探讨当前面临的挑战

这也是医肿GCP中心Lancet Oncology第三度发表临床研究学术文章


研究背景

肿瘤免疫(Immuno-oncology疗法已经目前成为很多癌种的标准治疗方案,过去十年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CAR-T细胞疗法相继问世,标志着肿瘤治疗领域免疫时代的到来。与此同时,伴随国内一系列鼓励医学创新药物研发的政策出台,近五年来中国肿瘤免疫药物研发管线也逐步丰富,成为新的临床开发热点。因此,汇总和系统分析我国肿瘤免疫药物临床研究数据,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对肿瘤新药研发的各类从业人员均具有重要价值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管理司和药品审评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经赫捷院士、孙燕院士、徐兵河教授指导,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GCP中心李宁教授牵头,联合北京协和医院王焕玲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杜春霞教授、贵州省人民医院陈琨博士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黄明德教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张引教授吴大维博士、黄慧瑶博士和唐玉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完成本项研究报告。

研究结果


结论1:2010至2019年,总共有365项肿瘤免疫注册药物临床试验在我国开展,涉及103种试验药物,年新增试验数和药物数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自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我国总共有365项肿瘤免疫药物临床试验开展,涉及103种试验药物。365项试验中,265(73%)项由国内药企发起;新增试验数量逐年上升(p=0.0008),增长率达70%,2016年新增试验数更是较2015年增长363%;分期方面,包括148(41%)项I期试验,79(22%)项II期试验,137(38%)项III期试验。与此同时,新增在研药物数量也逐年显著上升(p=0.0023)。 


结论2:103种在研免疫药物涵盖6个治疗类别、34个靶点,靶向PD-1和PD-L1的药物数量最多,分别达到23种和14种,截至2019年已有8种免疫药物在我国获批。
103种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划分为6个治疗类别:T细胞免疫调节剂、其他免疫调节剂、细胞疗法、癌症疫苗、溶瘤病毒和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57(55%)种药物属于T细胞免疫调节剂16(16%)种为细胞疗法15(15%)种为其他免疫调节剂。103种药物共作用于34个靶点,靶向PD-1和PD-L1的药物数量最多,分别达到23(22%)种和14(14%)种,其次是靶向CD19(8,8%)CTLA-4(7,7%)的药物;还有12种双特异性抗体作用于9类双特异靶点。截至2019年12月,多达20个靶点尚处于I期研究阶段,而PD-1、PD-L1和CD38靶点已有共计8种药物在国内获批。


结论3:PD-1和PD-L1单抗临床试验达到279项;联合治疗试验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联合策略以化疗为主;以肝细胞癌、食管癌、胃癌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癌种临床试验数量达到62项
截至2019年12月,我国已有总计279项PD-1和PD-L1单抗临床试验开展,占据全部365项肿瘤免疫试验的76%,年新增试验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p=0.027)。其中152(54%)项为联合治疗,联合治疗试验的比例平均每年增长34%(p=0.011);152项联合治疗试验中,化疗是最主要的联合策略,涉及87(57%)项研究。癌种方面,以肝细胞癌、食管癌、胃癌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癌种研究数量分别达到29(10%)、18(6%)和15(5%)项;治疗线数上,针对二线或后线治疗的研究达144(52%)项,一线治疗和辅助/维持治疗研究则有93(33%)和28(10%)项。

研究意义

本项研究首次全球报告了中国肿瘤免疫药物临床开发完整图谱展示了我国作为抗肿瘤药物研发新兴力量过去十年间取得突破性发展和成就研究还全面分析我国肿瘤免疫药物临床开发面临的挑战,并与全球现况相比较,为未来科学高效进行免疫药物开发、满足我国乃至全球肿瘤患者的临床需求提供依据和参考

1. 免疫靶点分布较为集中,创新性靶点有待挖掘:与全球数据相比,我国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肿瘤免疫靶点数量相对不足,主要集中于T细胞免疫调节靶点如PD-1和PD-L1。国内自主研发免疫药物有必要调整当前策略,探索更多免疫调节机制,在靶点数量和研发周期方面进一步比肩国际水平,实现“全球新”;同时,由于创新靶点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疗效预测指标具有不确定性,探索过程中更需要权衡风险与获益。

2.双轨制监管下更多按照药品路径开发的细胞疗法值得期待:由于细胞产品制备和临床开发的复杂性,2017年起,基于风险的细胞疗法双轨制监管体系逐步形成,以注册上市为目的细胞疗法将按照药物监管。虽然截至201912进入药品路径开发的细胞产品还比较有限,但随着整体研发质量的提高,从临床需求角度出发需要更多细胞产品按药品注册申报惠及肿瘤患者。

3.PD-1PD-L1单抗临床试验应丰富联合治疗策略和研究人群目前我国PD-1PD-L1单抗临床试验仍在快速增长,联合治疗研究逐渐占据主导,PD-1单抗治疗肝细胞癌、食管鳞癌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与全球相比,国内联合治疗策略有待丰富如探索与其他免疫药物或放疗联合),新的联合疗法开发必须考虑科学依据风险。研究目标人群方面梅克尔细胞癌、一线肾癌后线胸膜间皮瘤子宫内膜癌等在国外已经获批的适应症在国内的临床研究还比较少;PD-1/PD-L1单抗新辅助、辅助和维持治疗也非常值得探索。

主要图表

2010-2019年中国每年新增肿瘤免疫临床试验和在研药物数量

Note: The size of the pink circle represents the number of drugs at certain developmental stage. UTAA = unspecific tumor-associated antigens.
中国肿瘤免疫药物临床开发管线汇总

参考文献

Wu DW, Huang HY, Tang Yu, et al. Clinical development of immuno-oncology in China.Lancet Oncol 2020, 8(21):1013-1016. DOI: https://doi.org/10.1016/S1470-2045(20)30329-6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Yoly

相关阅读
评论
2020年08月09日
李国君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热烈祝贺医肿GCP中心Lancet Oncology梅开三度再发文,中国数据,中国声音越来越多。
2020年08月09日
欧阳波
酒钢医院 | 呼吸内科
学习了
2020年08月08日
牛红卫
鹤壁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