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疫情之下】血液病患者的口服药物治疗

2020年02月12日
作者:任斗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来源:肿瘤资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当前全国人民在全力抗疫。国家号召减少人员流动,以减少病情传播的机会。而对于血液肿瘤患者而言,自身免疫力低下,更加需要减少外出,某些病情稳定的血液病患者可以选择在家口服药物治疗。那么,哪些疾病是可以选择在家口服药物的呢?又有哪些主要注意事项呢?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稳定期的患者

由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主要是与BCR-ABL这个异常基因有关,因此目前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这个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具体的有一代伊马替尼,二代达沙替尼、尼罗替尼,三代博舒替尼、帕纳替尼。那么,一代好还是二代好呢?个人认为,在目前的特殊时期,如果没有出现下列特殊症状,即可维持目前的口服靶向方案。

  1. 发热,腹胀明显,特别是左侧腹部胀痛(可能与脾肿大加剧有关)、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出现上述症状时,可能有急变的可能;

  2. 头晕甚至头痛,视物模糊、言语不清、心悸、气短;可能与白细胞显著增加,引起细胞淤滞;

  3. 贫血或者是出血的症状:如头晕乏力加剧、皮肤黏膜、牙龈出血甚至是尿血、便血咳血等。

  4. 药物的可能副反应观察:如伊马替尼的肝功能损害:重点观察皮肤巩膜有无黄染,食欲和精神体力状态;有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加重或者水肿加重(与水钠潴留有关);有没有皮疹。

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患者,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较长时期地维持在慢性期,患者对于药物副反应是非常熟悉的。在此特殊时期,只要没有上述等不适,可继续当前的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多发性骨髓瘤的口服药物治疗方案及口服药物维持方案是指南推荐的。口服化疗方案如RCD(来那度胺、口服环磷酰胺片、地塞米松片), RD(来那度胺、地塞米松片), MP(马法兰片、地塞米松片)方案等;可用来维持治疗的口服药物有RD(来那度胺、地塞米松片),TD(沙利度胺、地塞米松片)等。这些药物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沙利度胺。

RD方案:来那度胺 25mg 口服,连续21天;地塞米松片 40㎎/d, d1-4;d9-12;d17-20。

使用这些药物时,主要的副反应有:

来那度胺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当粒细胞显著减少时会继发感染,表现为乏力、发热;血小板减少主要是皮肤及粘膜的出血如牙龈渗血、尿道出血等,其他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诱发血栓形成,因此需要预防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晚口服。

地塞米松的主要副反应是引起血糖、血压升高、抵抗力下降、结核扩散、血钙降低、骨质疏松、继发真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等。因此,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时,可将地塞米松减量至20㎎/d,监测血压血糖,监测体温,补充钙剂,必要时还要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等;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有没有柏油样改变;控糖、降压药物根据病情调整剂量使用。

沙利度胺的主要副反应是便秘、血栓形成和周围神经毒性。对于便秘,可预防性的使用中成药物如番泻叶、麻仁丸等;针对血栓的预防,可参照来那度胺的方案作相应管理。

环磷酰胺和马法兰都是口服化疗药,使用时首先要注意掌握好剂量,不要超量使用。

推荐一个减量的口服方案CTD方案:环磷酰胺片500㎎,口服,第1、8、15天;沙利度胺片200mg/d,  每晚口服;地塞米松片40mg /d, 口服 d1~4,d15~18。每4周为一个周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患者

慢性再障患者的主要药物就是环孢素和达那唑等,可以按照当前最有效的剂量继续维持治疗,主要观察有无皮肤巩膜黄染、乏力加剧,食欲减退等,这些都是肝功能减退的表现。而与病情进展有关的主要表现是发热,出血加重、贫血乏力加剧等。

小编寄语

乌云终将散去,我们定能够战胜肺炎疫情。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患者朋友们要调整心态,按时服药治疗,仔细观察药物副反应,相信我们必将迎来春暖花开的日子!

WechatIMG1949.jpeg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Amiee

相关阅读
评论
2020年02月14日
高冬冬
忻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学习
2020年02月13日
储华健
扬州中医院 | 肿瘤内科
药物不良反应要注意
2020年02月12日
欧阳波
酒钢医院 | 呼吸内科
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