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梳理】一文搞懂晚期肾癌治疗

2016年02月09日

作者:DDL


在2005年之前,肾细胞癌的治疗主要是以细胞毒性药物治疗为主,比如IFN、大剂量IL-2(HD IL-2),但是这些药物的效果却差强人意:中位PFS仅仅为3-5个月,总生存期在12个月左右。2005年之后,肾细胞癌主要以靶向治疗为主,新药物的加入使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总生存期提高到29个月左右。

肾细胞癌的三条通路

现在,治疗肾细胞癌的主要靶标有两个:一个是VEGFR通路,比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等,而另外一个则是mTOR抑制剂通路,如依维莫司、西罗莫司等。此外, HIFa这条通路抑制剂目前也是研究热点。这三条通路的药物靶点见下图。

image001.png

那么,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有这么多药物,我们从哪种治疗开始呢?给所有病人用同一种治疗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给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就很重要,在肾癌领域,MSKCC肿瘤中心的肾癌风险评估模型是根据五个因素(KPS、从确诊到开始IFN-α的时间、血红蛋白、LDH、血钙水平),将患者分为低中危及高危患者。有兴趣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这个模型。现在,我们开始一项一项介绍肾癌的治疗选项。

首先是晚期肾癌患者的肾脏减瘤切除手术。到底要不要做减瘤性肾切除手术呢?哪些患者能够从肾脏减瘤手术中获益呢?我们需要选择:关键脏器功能良好的、原发灶体积占总瘤体积75%的、有好的预后因素的、无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对这些患者推荐进行减瘤手术,因为他们最有可能从手术中获益。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对减瘤手术的指南推荐,是根据IFN-α治疗时代的临床试验结果,而在现今靶向治疗的时代,一些将减瘤手术联合靶向治疗的临床三期试验正在进行(比如CARMENA就比较了在苏尼替尼治疗之前进行肾脏切除手术能否提高生存期),试验结果公布后可能会更改手术适应症。

接下来,是晚期肾癌的一线药物治疗。下面的图表总结了2015年NCCN肾癌指南v3版本的肾癌治疗推荐药物,总体来说,需要根据风险评估模型,将患者分为预后较好中等以及预后较差的患者,并选取不同的一线二线药物治疗。

image002.png

注:来源于NCCN 肾癌指南v3 2015,加粗字体为一级推荐

这些药物推荐是根据哪些重要的临床试验来的呢?让小编为您选取几个重要的试验加以简单介绍。

首先,是2013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的临床3期COMPARZ研究,比较了一线治疗中,帕唑帕尼vs舒尼替尼在转移性肾细胞癌中效果的临床3期试验,研究纳入1100名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帕唑帕尼和舒尼替尼组,主要终点为PFS,结果显示:帕唑帕尼中位PFS为8.4个月,舒尼替尼为9.5个月,二者并无显著差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治疗方案让患者总生存期都达到30个月左右。从副作用来说,帕唑替尼的副作用更轻一些,但那由于有10-20%的肝酶升高发生率,故需要监测患者的肝功能。

另外一个重要的临床试验,比较了预后不佳的肾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用药:静脉注射的mTOR抑制剂西罗莫司(Temsirolimus)vs IFN-α。研究纳入了预后不佳的肾癌患者(评估标准为MSKCC肾癌风险评估,占肾癌患者总人数的20%左右),将其分为三组:IFN-α治疗组、西罗莫司治疗组、以及IFN-α联合西罗莫司治疗组,研究结果显示,西罗莫司单药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0.9个月,而IFN-α组为7.3个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然而,双药联合治疗组的总生存期反而较西罗莫司组短,仅为8.4个月。所以,根据这个研究的结果,对于预后较差的患者,标准的一线治疗是静脉注射的mTOR抑制剂药物:西罗莫司。

那么,mTOR抑制剂在肾细胞癌治疗中的地位如何呢?这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让我们先看几组临床试验数据:(1)INTORSECT试验比较了VEGFR TKI治疗失败患者使用西罗莫司和索拉非尼的差别,发现索拉非尼疗效优于西罗莫司(Hutson TE等发表于JCO 2014);(2)RECORD-3研究比较了另外一种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Everolimus)和舒尼替尼在一线治疗的差别,结果发现舒尼替尼在PFS和OS上优于依维莫(Motzer RJ等发表于JCO 2014);(3)BEST研究:在联合治疗中,发现联合西罗莫司后能够降低治疗指数(Flaherty KT等发表于JCO 2015)。从上面几个研究中,我们看到,mTOR抑制剂在大多数肾细胞癌的疗效并不十分显著,最关键的一点是,即便在VEGFR TKI耐药的肿瘤中,mTOR这条信号通路也并不是肿瘤的主要驱动因子。

下面我们来看肾细胞癌二线药物治疗:肾癌二线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情况具体考虑,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对前线治疗的反应、患者个人的选择倾向。下表列出了一些肾细胞癌二线临床试验结果:首先是索拉非尼优于安慰剂,将PFS提高2.7个月,总生存期在临界范围;进而,阿西替尼和索拉非尼相比较,阿西替尼能够提高PFS 2.6个月,但是总生存期二者无显著差别;而将西罗莫司和索拉非尼头对头比较,发现西罗莫司效果弱于索拉非尼,减少患者总生存期;最后,在VEGFR TKI治疗失败的患者中,依维莫司能够提高PFS,但是总生存期依然没有提高。因此,目前的二线治疗上,使用阿西替尼或者依维莫司是可以接受的选择,不过近期有一些研究显示,依维莫司的疗效似乎没有达到预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临床2期试验的总生存期都没有显著提高。

image003.png


近期研究中表现优异的二线新药

除了上述早期的二线治疗研究,有两个新药在肾细胞癌治疗中表现优秀。

首先,是卡博替尼(Cabozantinib)这个药物:临床III期的METEOR研究比较了卡博替尼和依维莫司在VEGFR TKI治疗进展后患者中的疗效。结果显示,卡博替尼相对于依维莫司,能够将PFS从3.8个月提高到7.4个月。ChoueiriT等人将该研究结果公布在2015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依据这个研究结果,晚期肾细胞癌治疗指南可能会被更新,将卡博替尼写进指南。

其次,是近期火热的免疫卡控点抑制剂单抗:Nivolumab。CheckMate 025这个研究,比较了Nivolumab(免疫卡控点PD-1抑制剂)和依维莫司在一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中的疗效,研究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研究一共纳入650余名晚期肾癌患者,有趣的是,尽管Nivolumab和依维莫司这两个药物的PFS差别不大,但是Nivolumab却能够提高总生存率,这说明该药物在一些患者中可以达到长期的缓解;统计表明,25%患者对Nivolumab这个药物有反应,且多为长期缓解。根据这一试验结果,FDA在2015年11月23日批准了Nivolumab用于治疗抗血管抑制剂耐药的转移性肾细胞癌。

治疗过程中的副反应如何处理?

副作用可能与疗效相关,治疗的目标就是尽量维持剂量用药剂量,正确处理副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只有3/4级副作用才考虑减量或暂停药物,用药期间需检测肝功能(尤其是使用帕唑帕尼期间);而皮肤和胃肠道毒性,比如皮疹、腹泻、粘膜炎症,需要进行症状控制。

详细介绍肾细胞癌常用药物的剂量调整方法:

舒尼替尼:剂量调整37.5mg/天;间期调整:用药两周停药一周

帕唑帕尼:剂量调整 400mg/天;以200mg为阶梯逐级减量

阿西替尼:剂量调整3mg BID;如果必要,可以减量为2mg BID,如果患者没有明显副作用,可以将剂量升至7mg BID

(本文为肿瘤资讯原创,转载需授权且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评论
2016年03月12日
崔广阳
滕州市中医医院 | 神经内科
文章很实用,有收藏价值
2016年02月11日
阿泰1217
阜阳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这个挺好的~~ 多谢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