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张薇教授:长期随访验证泽布替尼联合方案一线治疗CLL/SLL的持久优势

11月0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BTK抑制剂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与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相比,其无进展生存期(PFS)更具优势。但是,目前关于BTK抑制剂的长期随访数据仍然有限,而理解这些数据对于明确BTK抑制剂在CLL/SLL治疗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泽布替尼是一种高效、选择性强的新一代BTK抑制剂,目前已获用于治疗CLL/SLL。在III期随机研究SEQUOIA(BGB-3111-304,NCT03336333)中,泽布替尼在未经治疗、且不伴del(17p)的CLL/SLL患者中,相较于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显示出更优的安全性和疗效。该项研究主要终点为独立评审的PFS,在预设的期中分析中(中位随访26.2个月),泽布替尼已展现出显著获益。一篇论文报道了SEQUOIA研究在随访中位时间达5年的、不伴del(17p)的CLL/SLL患者数据。【肿瘤资讯】特邀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对这项研究进行解读,详情如下。

泽布替尼持续领跑CLL/SLL一线战场

SEQUOIA研究是一项III期、随机、开放标签试验,比较了口服BTK抑制剂泽布替尼与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在未经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中的疗效。初始预设分析(中位随访26.2个月)及后续分析(43.7个月)均显示,泽布替尼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主要终点)优于BR组。在中位随访61.2个月时,泽布替尼治疗组的中位PFS尚未达到,而BR组的中位PFS为44.1个月(风险比[HR] 0.29;单侧P=0.0001)。无论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基因突变(HR 0.40;单侧P=0.0003)或未突变(HR 0.21,95% CI 0.14-0.33;单侧P<0.0001),泽布替尼均较BR显著延长PFS。两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均未达到;推算60个月的OS率分别为泽布替尼85.8%,BR 85.0%。安全性方面,研究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不良事件符合泽布替尼的已知特征;房颤发生率为7.1%。总体而言,在中位随访61.2个月时,结果与SEQUOIA研究的初始结论一致,进一步支持泽布替尼作为未经治疗CLL/SLL患者的有利治疗选择。

专家点评
张薇 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协和医院 血液内科
中国老年淋巴瘤学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
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常委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血液疾病专家委员会秘书
1995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1995年8月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2000年开始从事血液内科专业
2002年获得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
主要擅长淋巴瘤及造血干细胞移植
主要参与主持多项面上、首都特色、北京自然科学基金,以第一或通讯作者撰写SCI及核心期刊杂志70余篇,参与编写《淋巴瘤》《协和血液病学》等著作。

张薇教授:

BTK抑制剂的问世为CLL/SLL治疗带来了革命性进展,而长期随访数据对于验证其持久疗效和安全性尤为关键。本次SEQUOIA研究的5年随访结果,进一步巩固了泽布替尼在未经治疗、且不伴del(17p)的CLL/SLL患者中的优势地位。研究显示,泽布替尼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中位PFS尚未达到,而对照组BR治疗的中位PFS仅为44.1个月,风险比降至0.29,提示其临床获益十分持久。值得关注的是,无论IGHV突变状态如何,泽布替尼均展现出稳定且一致的疗效,这对于异质性极强的CLL/SLL人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安全性方面,长期应用泽布替尼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整体不良事件谱与既往一致,房颤发生率仅为7.1%,显示出较好的耐受性。这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CLL/SLL患者而言,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总体来看,SEQUOIA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不仅再次确认了泽布替尼相较于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与安全优势,也为BTK抑制剂在CLL/SLL一线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证据。泽布替尼有望成为推动这一领域治疗模式转型的重要基石。

参考文献

Shadman, M., Munir, T., Robak, T., et al. (2025). Zanubrutinib versus bendamustine and rituximab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naïve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median 5-year follow-up of SEQUOIA.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43(7), 780-787.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李春明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al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