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CCHIO|王殊教授:乳腺癌局部治疗的降阶之路——进展与思辨

11月17日
整理:肿瘤资讯

云岭飞虹,春城潮涌。2025 年 11 月 6 日至 9 日,2025 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在昆明隆重召开,大会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汇聚全球肿瘤医学领域的顶尖智慧。在CCHIO乳腺癌专委会分会场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殊教授以“乳腺癌局部治疗降阶进展与思考”为题,带来了一场兼具前沿性与实用性的学术分享,深度解析了乳腺癌局部治疗从“最大化切除”到“精准降阶”的演进路径与临床实践要点。

75jOgRBLYZdfRXy0aLn5xooIhx7ojRn5.png

精准为核:百年外科的降阶之路

无论是内科还是外科,“精准”始终是乳腺癌治疗不变的主题。外科领域一百余年的发展史,本质上是一条从“最大可耐受治疗”到“最小有效治疗”的降阶之路。从最初牺牲胸肌与区域淋巴结的根治术,到如今追求功能与美学的并存,外科医生始终在疗效、创伤与生活质量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这一路径的核心,在于对疾病生物学行为的认知深化,以及在多学科整合治疗体系下的角色重塑。

保乳手术的拓展与思辨

保乳手术作为乳腺癌治疗降阶的重要里程碑,其循证医学证据已愈发夯实,但临床实践中的细节优化仍需持续推进。王殊教授重点探讨了保乳治疗中的关键争议点与进展。

在切缘问题上,“no ink on tumor”(切缘无肿瘤累及)虽为理想目标,但术中难以精准实现。BMJ 纳入 11 万人的大数据研究证实,1 毫米切缘对部分患者可行,而术中影像引导、分子指标检测等新技术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提升切缘评估的精准性。在适应症拓展方面,曾被列为相对禁忌症的年轻乳腺癌、BRCA 突变型乳腺癌及多中心病灶患者,如今在严密评估下也可安全接受保乳治疗。多项 Meta 分析显示,规范的保乳手术联合放疗,其远期预后甚至优于全乳切除术。

值得关注的是,2025 年 St.Gallen 大会的投票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仍有相当比例符合保乳条件的患者未接受保乳治疗。

王殊教授分析,这一现象与区域医疗资源不平衡、医患理念差异相关,同时也提出一个深刻命题:全切后重建技术的进步,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保乳的优先级?她援引长期随访研究指出,保乳患者的长期心理评分与预后表现,总体优于全乳切除加重建患者,因此“为符合条件的患者优先提供保乳机会”仍是临床需坚守的目标,相关手术技术培训也需持续强化。

保腋窝革新:循证证据破解临床困惑

腋窝淋巴结处理的降阶是乳腺癌局部治疗的另一重要突破,从 NASABP B-32研究确立了SLNB作为临床腋窝阴性患者的标准术式,到 Z0011 研究挑战“R0 切除”传统认知,腋窝处理降阶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理念的碰撞。Z0011 研究提出,前哨淋巴结 1-2 枚低负荷转移的保乳患者,可豁免腋窝清扫,这一结论虽因“20%-30% 腋窝残留风险”引发外科医生质疑,但后续 IBCSG 23-01、AMAROS 等多项研究均从不同背景下验证豁免腋窝清扫的合理性。SENOMAC 研究进一步将这一结论拓展至全乳切除患者,证实无论保乳还是全切,前哨淋巴结 1-2 枚低负荷转移患者豁免腋窝清扫,其局控与远期生存均不受影响。

5NEgR87vRPhra5lP9oeXjI1gu4aH17nx.png

NSABP B-51研究将降阶理念推向新辅助治疗领域,证实了cN1患者经NAC降期为ypN0后,可安全豁免区域淋巴结放疗。此外,SOUND与INSEMA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部分临床与影像学评估为腋窝阴性的极低风险患者(如高龄、ER阳性、T1期),或可豁免SLNB。但需严格遵循入组标准,暂不建议拓展至 HER2 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及小叶癌患者。

未来思考:技术与理念的双重进阶

在分享尾声,王殊教授聚焦乳腺癌局部治疗降阶的核心命题,提出了深刻的未来发展思考。她以“技术决定外科探索的高度,理念决定学科发展的远度”为引,强调尽管乳腺癌具有全身性疾病属性,但局部治疗对部分病灶局限患者的治愈价值仍不可替代,外科干预仍是这类患者的关键治疗环节。

在临床实践层面,需清晰认知 “腋窝手术降阶≠腋窝整体处理降阶”,手术范围的优化需与放疗、系统治疗形成协同平衡,避免因手术缩小而过度依赖其他治疗手段,引发并发症叠加风险。同时,传统解剖学分期在新辅助治疗广泛应用的当下已逐渐显现局限性,未来临床研究需强化影像技术与分子指标的关联研究,弥合临床研究设计与真实诊疗场景的差距。

乳腺癌局部治疗降阶是循证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具象实践。展望未来,需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证据迭代,同时坚守“精准平衡”的核心逻辑,依托多学科协作(MDT)为每一位患者定制最优治疗方案,最终实现“疗效最大化、创伤最小化、生活质量最优化”的治疗愿景。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Jin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x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