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从“局部对症”到“全身治疗”,李琳教授谈肺癌骨转移管理新路径

11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CCMTV

微信图片_20251106162954_684_45.png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骨骼是其常见的远处转移靶器官1。既往,骨转移主要被视为导致骨破坏与骨相关事件(SREs)的局部问题2。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更是一个影响全身治疗预后的系统性问题。无论患者接受靶向还是免疫治疗,一旦发生骨转移,其总生存期往往显著缩短3-6。因此,对骨转移进行规范化诊疗,对改善患者整体预后至关重要。基于此,特邀北京医院李琳教授,围绕骨转移的全身免疫抑制机制、RANKL抑制剂(如地舒单抗)的综合获益及其对临床诊疗路径优化的启示进行深入解读,旨在推动骨转移管理从局部对症向全身系统治疗的转变。

既往临床普遍认为骨转移是局部问题,但临床实践中肺癌患者一旦发生骨转移,全身免疫、靶向治疗的疗效都大幅缩水。近期一些研究显示骨转移可通过“RANKL-OPN全身免疫抑制链”导致骨外病灶免疫抑制,您认为这一机制的发现对临床实践有何启示?

李琳教授

骨转移是肿瘤科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一旦发生骨转移,意味着肿瘤已进入IV期,患者的生存预后将受到显著影响。骨转移患者常伴有SREs,如疼痛和活动受限,但更为关键的是,其全身系统性治疗的疗效会明显下降。无论是免疫治疗还是靶向治疗,其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以及治疗有效率均出现明显下降,降幅可达50%左右。


因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管理颇具挑战。近期发表于《Cancer Cell》的一项研究,从基础与临床角度揭示了骨转移影响免疫治疗的机制,为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启示。该研究指出,骨转移可通过RANKL信号通路介导全身性免疫抑制。具体而言,骨转移灶中活化的破骨细胞可大量分泌骨桥蛋白(OPN),进而成为调节骨外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关键枢纽。OPN的大量分泌导致骨外肿瘤病灶呈现“冷肿瘤”表型,抑制T细胞的募集与分化,从而削弱免疫治疗的应答效果。


该机制已在大量基础实验及临床回顾性研究中得到验证,并提示我们若能在治疗中联合应用RANKL信号通路抑剂,则有望逆转免疫抑制状态,从而提升包括肺癌在内的骨转移患者免疫治疗的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在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中,除常规免疫治疗及局部骨转移灶处理外,联合使用RANKL通路抑制剂可能成为提高整体治疗获益的重要策略。

多项最新研究均提示,对比未联合骨保护药物或联合双膦酸盐,存在骨转移的肺癌患者在使用免疫治疗的同时联合地舒单抗,不仅推迟SRE,还显著改善了全身免疫治疗的缓解率与生存率,结合这些数据,您如何看待地舒单抗治疗骨转移的综合获益?

李琳教授

前期研究证实,RANKL信号通路在激活破骨细胞、促进骨转移灶的骨质破坏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临床上用于抑制该通路的主要药物为地舒单抗。地舒单抗不仅能够有效控制骨转移局部病灶,更重要的是,可通过阻断RANKL信号通路逆转由骨转移介导的全身性免疫抑制状态,从而显著提升免疫治疗的疗效。研究数据显示,联合使用地舒单抗可在治疗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等方面带来具有临床意义的获益3-6


随着相关机制与回顾性研究证据的积累,提示在骨转移患者中,即便是那些症状尚不明显的患者,早期应用RANKL抑制剂(如地舒单抗)具有重要治疗价值。传统上,针对骨转移的局部治疗主要以缓解疼痛为目的;而如今,地舒单抗不仅能够实现局部骨保护作用,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生存结局。


因此,我们建议在肺癌骨转移患者的全身治疗中,应尽早联合使用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预后。

随着“骨转移是全身问题”新认知的确立,临床中应如何优化肺癌骨转移的诊疗路径,助力实现从“局部对症管理”到“全身系统治疗”的转变?

李琳教授

在认识到骨转移可通过RANKL通路介导全身性免疫抑制,从而将局部病变与全身影响联系起来后,对骨转移患者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多项回顾性研究已证实,RANKL抑制剂可为肿瘤患者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相关前瞻性研究,以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依据。作为肿瘤科医生,在深入理解RANKL抑制剂在逆转全身免疫抑制方面作用的基础上,应尽早将其应用于临床,并与全身性免疫治疗相结合,从而为患者争取更大的生存获益。


当然,RANKL抑制剂作为药物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尤其是颌骨坏死风险。因此,临床医生需加强对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识别与管理,尤其应重视对患者的宣教,例如强调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并指导其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就诊。通过规范监测与早期干预,可保障RANKL抑制剂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


随着治疗药物与方案的不断丰富,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晚期肺癌已逐步进入慢病化管理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合理应用地舒单抗等RANKL抑制剂,有助于协同免疫治疗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同时,通过有效管理不良反应,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最终实现“活得更长、活得更好”的治疗目标。

总结

骨转移从"局部问题"到"全身性免疫抑制枢纽"认知的转变,标志着晚期肺癌治疗策略进入新阶段。基于RANKL信号通路在介导全身免疫抑制中的核心作用,早期联合RANKL抑制剂(如地舒单抗)不仅可预防骨相关事件,更有望逆转免疫抑制状态,协同全身治疗提升整体疗效。未来需通过前瞻性研究进一步夯实循证依据,同时强化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规范化管理,在延长生存的同时保障患者生活质量。这一系列进展凸显了骨转移综合管理的重要性,推动肺癌慢病化管理迈向"局部控制与全身治疗并重"的新格局,最终为实现患者长期高质量生存注入新动力。

李琳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老年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科普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肿瘤学会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北京女医师协会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等. 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23):1725-1757.
2. D. Santini, et al. Sci Rep 5, 18670 (2015).
3. Chen, Yue-Yun, et al. Journal of Bone Oncology 29 (2021): 100369.
4. Takeyasu, Yuki, et al. JTO Clinical and Research Reports 5.2 (2024): 100636.
5. Brouns, Anita JWM, et al. JTO Clinical and Research Reports 4.5 (2023): 100513.
6. Cheng JN, et al. Cancer Cell. 2025 Jun 9;43(6):1093-1107.e9.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Olivia

评论
11月18日
马坊
漳州市医院 | 大肠外科
的远处转移靶器官1。既往,骨转移主要被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