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罗华山教授:一线交锋,安全至上——深度解析泽布替尼单药与VenO方案在初治CLL/SLL中的安全性差异

10月1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是成人中常见的白血病类型之一,其特点是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但通常无法治愈。该病多发于老年人群,而该类患者往往伴有多种合并症。因此,对于老年CLL/SLL患者而言,治疗方案的长期有效性与耐受性是临床决策的核心考量。近年来,靶向治疗,特别是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的出现,改变了CLL/SLL的治疗格局。然而,一代BTK抑制剂因其脱靶效应可能导致心血管等不良事件,限制了其在部分患者中的应用。以泽布替尼为代表的新一代BTK抑制剂通过优化激酶选择性,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脱靶副作用,从而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在此背景下,泽布替尼单药治疗CLL/SLL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已在SEQUOIA研究中得到验证,而另一种重要的治疗策略——BCL-2抑制剂联合CD20单克隆抗体(VenO)的固定疗程方案,也已通过CLL14研究证实了其临床价值。为了更清晰地界定这两种主流治疗策略的安全性特征,一项旨在评估泽布替尼与VenO方案在特定关注不良事件(AEIs)方面差异的分析研究得以开展。【肿瘤资讯】特将该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并邀请梅州市人民医院罗华山教授对其进行点评,详情如下。

温和之力,长治久安:泽布替尼为初治CLL/SLL患者筑起长期治疗的安全基石

该项分析对来自SEQUOIA研究的351例接受泽布替尼治疗的患者数据,以及来自CLL14研究的212例接受VenO方案治疗的患者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者重点评估了感染、血液学事件以及导致治疗中断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的发生率。为进行审慎比较,该分析选取了泽布替尼中位治疗时长为23.9个月(以匹配VenO方案的安全随访时间)和61.1个月的数据,与VenO方案已发表的中位治疗时长为11.1个月的数据进行对比。考虑到SEQUOIA研究期间与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重叠,而CLL14研究则在此之前完成,因此分析对泽布替尼组的结局进行了COVID-19相关校正。

在对泽布替尼单药(中位治疗23.9个月)与VenO方案(中位治疗11.1个月)治疗CLL/SLL的比较中,结果显示,泽布替尼组的3/4级感染(不含COVID-19)、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以及因TEAEs导致的治疗中断率均显著低于VenO组(所有比较的名义P值均小于0.05)。

当泽布替尼的治疗暴露时间延长至中位61.2个月时,其感染发生率高于VenO组,但在排除COVID-19相关事件后,两者感染率相近。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更长的治疗暴露下,泽布替尼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依然更低(名义P值均小于或等于0.05)。在最常见的导致治疗中断的TEAEs方面,泽布替尼组主要为COVID-19(在23.9个月和61.1个月的中位治疗时长下,发生率分别为1.1%和1.7%),而VenO组则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2.4%)。

表1. 两个研究中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image001.png

研究结论

该分析表明,在所设定的分析时间窗内,与固定疗程的VenO方案相比,泽布替尼单药治疗CLL/SLL表现出更低的血液学毒性。在相近的治疗时长(23.9个月)下,泽布替尼组因不良事件导致的治疗中断率以及非COVID-19相关的感染率也更低。尤为重要的是,研究提示,相较于固定疗程的VenO方案,持续使用泽布替尼单药治疗,即便治疗时长显著延长,似乎也并未增加CLL/SLL患者的感染风险。

专家点评
罗华山
主任医师

梅州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血液病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干细胞及免疫细胞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血液科用药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血液免疫专委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血液病分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免疫与感染防治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罕见病血液学组成员
广东省惰性淋巴瘤工作组组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免疫缺陷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家工作委员会血液科专业组委员

罗华山教授:该项基于SEQUOIA研究与CLL14研究数据的交叉分析,尽管并非头对头随机对照试验,其结论需审慎解读,但仍为临床医生在初治CLL/SLL患者的治疗决策中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价值与参考。该分析精准地抓住了两种主流CLL/SLL一线治疗策略——以泽布替尼为代表的BTK抑制剂持续治疗与以BCL-2抑制剂联合CD20单克隆抗体为代表的固定疗程治疗——在安全性特征上的核心差异。
 
从临床实践角度看,该研究重要的启示在于明确了泽布替尼单药治疗CLL/SLL在血液学安全性方面的显著优势。研究显示,在治疗期间,泽布替尼组的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低于VenO方案。这一优势在临床上直接转化为更低的治疗相关风险,意味着CLL/SLL患者可能经历更少的剂量中断或调整,减少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支持性治疗的依赖,并降低因严重血细胞减少而引发继发感染或出血的风险。特别是对于老年、体弱或伴有基础疾病的CLL/SLL患者,一个更“温和”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案,是保障治疗依从性、维持生活质量和实现长期生存获益的基石。
 
此外,更低的因TEAEs导致的停药率,是泽布替尼在CLL/SLL中临床价值的另一有力佐证。这表明CLL/SLL患者能够更好地耐受长期治疗,确保了药物暴露的充分性,这是持续治疗策略取得成功的关键前提。关于感染风险,分析在校正了COVID-19大流行的影响后发现,即使在长达五年的随访中,泽布替尼的长期应用也未显示出比短期VenO方案更高的非COVID-19感染风险,这有力地缓解了临床对于BTK抑制剂长期应用可能导致持续免疫抑制与感染风险累积的担忧。
 
该分析也深刻反映了CLL/SLL治疗中“持续控制”与“深度缓解后停药”两种不同策略的权衡。VenO方案旨在通过短期强效联合治疗,使CLL/SLL患者获得深度缓解,从而进入无需治疗的观察期,但其代价是前期相对较高的血液学毒性。而泽布替尼则代表了通过高选择性BTK抑制,实现长期、平稳的疾病控制,其优势在于卓越的长期耐受性和安全性。因此,这项研究为CLL/SLL的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了关键依据,即对于优先考虑治疗耐受性、期望治疗过程平稳或因各种原因不适合强度较大联合方案的患者,泽布替尼单药治疗的安全性特征使其成为极具吸引力的选择。而对于体能状态良好、高度期望获得“治疗假期”的CLL/SLL患者,在充分告知其前期毒性风险并制定好管理预案的前提下,VenO方案仍是重要的治疗选项。
 
综上所述,这项分析虽有其方法学上的局限性,但其结论清晰地勾勒出泽布替尼在初治CLL/SLL患者中作为一种长期治疗选择所具备的优异安全性与耐受性特征,为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目标制定更为精准、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宝贵的循证参考。

参考文献

1.Abstract release date: 05/14/25) EHA Library. Lamanna N. 06/12/2025; 4161728; PB2654;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kk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