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邓婷芬教授:del(17p)和/或TP53突变CLL/SLL患者治疗新突破,泽布替尼的卓越疗效与生存助力

11月0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一类临床病程差异明显的异质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高危疾病的定义尚未达成统一标准,但del(17p)以及TP53突变等细胞遗传学指标,已被证实与疾病进展的高风险存在关联。对于存在这些基因异常的患者,其预后情况通常比无基因异常的患者更差,并且对传统化疗方案表现出耐药性。因此,探寻针对这一特定高危患者群体的最佳治疗策略,成为临床领域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的问世,改变了 CLL/SLL的治疗现状。泽布替尼作为新一代具有高选择性的BTKi,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目前已获批用于初治以及复发/难治性CLL/SLL的治疗。近期,Blood杂志发布了一项汇总分析研究,该研究探讨了泽布替尼在del(17p)和/或TP53突变CLL/SLL患者中的疗效与耐受性,为该类患者群体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循证依据。【肿瘤资讯】特意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并邀请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邓婷芬教授进行专业点评。

疗效突出且安全性良好,泽布替尼有望成为del(17p)和/或TP53 突变CLL/SLL患者的优选方案

本研究对SEQUOIA(III期,针对初治患者)、ALPINE(III期,针对复发/难治患者)以及AU-003(I/II期)三项研究的数据展开汇总分析,共纳入 301例存在del(17p)和/或TP53 突变的CLL/SLL 患者,其中132例为初治患者,169例为复发/难治患者。

在SEQUOIA研究中,中位随访时间为64.8个月。接受泽布替尼治疗的初治del(17p)和/或TP53突变 CLL/SLL患者,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与中位总生存期(OS)均未达到预设终点,经估算,60个月的PFS率和OS率分别为70.7%和82.3%。在 ALPINE研究中,接受泽布替尼治疗的复发/难治 del(17p)和/或TP53突变CLL/SLL患者,经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中位PFS为50.2个月,显著优于一代BTKi治疗组(28个月),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4%(风险比HR=0.56,95%置信区间CI:0.36-0.88,p=0.110);经IRC评估,接受泽布替尼治疗患者的36个月PFS率为59.3%,明显高于接受一代BTKi治疗的患者(41.6%);该组患者的中位OS尚未达到,36个月OS率为73.6%。在 AU-003研究中,中位随访时间为69.6个月,24例患者中有10例出现疾病进展,中位OS同样未达到。

从整体疗效来看,泽布替尼在初治和复发/难治性CLL/SLL患者中均呈现出较高的客观缓解率(ORR)。在SEQUOIA研究中,泽布替尼治疗初治 del(17p)和/或TP53突变CLL/SLL患者的ORR高达96.9%。在ALPINE研究中,泽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del(17p)和/或TP53 突变CLL/SLL患者的 ORR为89.3%,而一代BTKi治疗组患者的ORR为 76.0%。无论是初治还是复发/难治性CLL/SLL患者,接受泽布替尼治疗后的ORR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提高。在AU003研究中,CLL/SLL患者的ORR为88%。

安全性方面,泽布替尼在CLL/SLL治疗中的表现较为理想。在SEQUOIA和ALPINE两项研究中,接受泽布替尼治疗且携带del(17p)和/或TP53突变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最常见非血液学不良事件包括新冠肺炎(COVID-19)、上呼吸道感染、关节痛、腹泻以及挫伤。此外,在泽布替尼治疗CLL/SLL的过程中,患者房颤和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处于较低水平。

专家点评

邓婷芬教授:此次汇总分析为泽布替尼在del (17p) 和/或TP53突变高危CLL/SLL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一步补充了循证医学依据。从疗效数据来看,泽布替尼在初治与复发/难治性患者群体中,均展现出兼具卓越性与持久性的治疗效果。例如,在SEQUOIA研究的初治患者队列中,经过长达64.8个月的中位随访后,患者的中位PFS与OS仍未达到随访终点;而在ALPINE研究中,泽布替尼用于del(17p)和/或TP53突变高危患者的36个月PFS率表现显著更优,约为 60%。上述结果提示,泽布替尼能够为携带del (17p)和/或TP53突变的CLL/SLL患者提供长期稳定的疾病控制效果。


从安全性角度分析,泽布替尼在该高危患者群体中的耐受性良好。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针对 CLL/SLL患者,泽布替尼在心血管安全性方面展现出突出优势,其治疗期间房颤与高血压的发生率均较低。对于需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且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CLL/SLL患者而言,这一安全性特征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既能显著降低治疗相关风险,又能保障治疗的持续进行。


综合来看,泽布替尼用于治疗del(17p)和/或 TP53突变的高危CLL/SLL患者,不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可控,能够为该类患者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提供有力支持。未来,期待通过更多真实世界研究数据与临床研究探索,进一步优化泽布替尼的治疗方案,使更多CLL/SLL患者从中获益。

邓婷芬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职务: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
学术任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精准医学应用学会 淋巴瘤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考文献

Tam CS, Anderson MA, Simkovic M, et al. Zanubrutinib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l(17p) and/or TP53 CLL/SLL: analysis across clinical studies. Blood Adv. 2025 Aug 19: blood advances. 2025015986. doi: 10.1182/bloodadvances.2025015986IF: 7.1 Q1 .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829104.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WJH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