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国好声音】中国多中心研究发现:格菲妥单抗对比真实世界方案治疗≥3线R/R DLBCL,显著提升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10月0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亚型。近年来,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复发/难治性(R/R)DLBCL治疗带来新突破。格菲妥单抗作为一款靶向CD20和CD3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已在全球及中国的Ⅰ/Ⅱ期临床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并已于2023年11月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R/R DLBCL。然而,目前缺乏格菲妥单抗与中国真实临床实践中常用治疗方案的直接对比研究,其在真实世界场景中的优势尚未明确。
为此,由国内多中心研究者联合开展了一项外部对照研究,旨在比较格菲妥单抗与真实世界方案在中国≥3线R/R DLBCL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证据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Cancer Biology & Medicine杂志上,通讯作者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会来教授江西省肿瘤医院双跃荣教授。【肿瘤资讯】现将研究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图片1.png本研究采用多中心格菲妥单抗队列与外部对照(真实世界数据,RWD)队列的对比设计,其中:

  • 格菲妥单抗队列:数据来源于中国5个研究中心开展的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单臂Ⅰ期临床试验,共纳入30例患者(安全性分析集),其中27例符合完整分析集(FAS)标准,患者接受格菲妥单抗单药治疗。

  • RWD 队列:数据来源于一项非干预性、回顾性观察队列,信息均来自常规临床实践记录,最终162例患者纳入FAS和安全性分析集(占总筛选人群的73.6%),接受真实世界中常用的多种治疗方案(如化疗、免疫治疗等)。

研究主要疗效终点为完全缓解率(CRR),次要疗效终点包括总缓解率(ORR)和至下次治疗时间(TTNT),探索性终点为血液学不良反应(AE)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两组患者的治疗持续时间和随访时间存在一定差异:格菲妥单抗队列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24.9周(范围0~39周),RWD 队列仅为4.0周(范围0~65周);中位随访时间方面,格菲妥单抗队列为14.52个月,加权后RWD队列为17.74个月。

核心疗效结果:格菲妥单抗显著提升缓解率,延长治疗间隔

CRR:优势显著,缓解深度更高

格菲妥单抗队列未加权CRR达51.9%,远超RWD队列——未加权CRR仅9.9%,加权后CRR为10.1%。

统计分析显示,无论是未加权还是加权分析,格菲妥单抗组的CRR均显著高于RWD组:

  • 未加权组:率差为42.0%,比值比(OR)为9.827,P<0.0001;

  • 加权组:率差为41.8%,OR为9.617,P=0.0024。

这一结果表明,与真实世界常用方案相比,格菲妥单抗能使更多R/R DLBCL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为长期生存奠定基础。

表1. 加权后的CRR和ORR

图片2.png

ORR:疗效优势持续凸显

格菲妥单抗队列未加权ORR为66.7%,而RWD队列未加权ORR为30.2%,加权后ORR为31.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未加权组:率差为36.4%,OR为4.612,P=0.0002;

  • 加权组:率差为35.5%,OR为4.426,P=0.0105。

即使在考虑基线差异的加权分析后,格菲妥单抗的ORR仍比真实世界方案高,进一步证实其在诱导肿瘤缓解方面的显著优势。

TTNT:延长缓解持续时间,减少治疗负担

格菲妥单抗队列的中位TTNT未达到,而RWD队列未加权和加权中位TTNT分别为3.84个月和3.94个月。

12个月TTNT率分析显示,格菲妥单抗队列达60.9%,而未加权RWD队列仅为29.8%,加权RWD队列也仅30.6%。

风险比(HR)分析进一步证实格菲妥单抗的优势:未加权时HR为0.432,加权后HR为0.450,表明与真实世界方案相比,格菲妥单抗可使患者需要后续治疗的风险降低,显著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和疾病进展压力。

图片3.png

图1. 格菲妥单抗队列和真实世界数据队列中的TTNT;在(A)未加权和(B)加权人群中分析每个队列的TTNT

安全性: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耐受性良好

在安全性方面,格菲妥单抗队列的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7%,与RWD队列无显著差异——未加权RWD队列为60.5%,加权RWD队列为60.9%。

统计分析显示,格菲妥单抗组与未加权RWD组的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值比为0.854,与加权RWD组的比值比为0.839,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两组患者在血常规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生化指标(胆红素、肌酐、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的基线至治疗后最差值变化方面,也未观察到显著的临床差异。

这一结果表明,格菲妥单抗疗效显著且未增加血液学毒性风险,其安全性与真实世界常用方案相当,患者耐受性良好,为临床广泛应用提供了保障。

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健,疗效优势不受关键因素影响

为验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研究者开展了敏感性分析,包括排除既往接受过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的患者、采用替代的TTNT定义等。结果显示,无论是否排除CAR-T治疗史患者,或采用不同的TTNT定义,格菲妥单抗队列的CRR、ORR仍显著高于未加权和加权RWD队列,TTNT也显著更长,进一步证实了格菲妥单抗疗效优势的稳健性,不受关键混杂因素的影响。

结论

本研究通过外部对照设计,首次在中国≥3线R/R DLBCL患者中,系统比较了格菲妥单抗与真实世界常用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表明,格菲妥单抗在关键疗效指标上均展现出显著优势。

在安全性方面,格菲妥单抗的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真实世界方案相当,未增加额外毒性风险,患者耐受性良好,与此前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的安全性特征一致。敏感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排除关键混杂因素后,格菲妥单抗的疗效优势依然显著。

本研究结果补充了格菲妥单抗在真实世界场景中的对比证据,填补了中国R/R DLBCL患者中双特异性抗体与传统方案疗效比较的空白。对于经过多线治疗后预后极差的R/R DLBCL患者,格菲妥单抗凭借其更高的缓解率、更长的缓解持续时间和良好的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有望改善中国R/R DLBCL患者的生存预后,推动这类难治性疾病治疗策略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Zhou K, Wu H, Zhao X, et al. Glofitamab vs. real-world regimen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hird-or later-line relapsed/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n external control study[J].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2025.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Mathild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