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MRD驱动治疗新时代:泽布替尼有望重塑CLL/SLL限时治疗版图

10月0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作为成人常见的惰性B细胞肿瘤,其治疗虽已获得长足的进步,但多数患者仍面临复发与再治疗的问题。新一代高选择性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CLL/SLL中展现稳健的疾病控制与更佳的心血管安全性优势,并在序贯或联合策略中与高选择性BCL-2抑制剂等药物形成机制互补,显著提升CLL/SLL患者的深缓解与uMRD达成率,为限时、MRD驱动的个体化治疗与停治管理提供了可行路径。正值泽布替尼于国内获批上市五周年之际,【肿瘤资讯】特将其治疗CLL/SLL相关要点进行整理,详情如下。

新一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引领MRD驱动的CLL/SLL深缓解与停治路径

对于初治CLL/SLL患者,为进一步改善其MRD阴性(uMRD)率及长期深度缓解率,Stop Trial(NCT05287984)设计了“泽布替尼序贯短程免疫化疗(ZFCG)”的限时治疗。研究者先给予CLL/SLL患者泽布替尼(160 mg,BID)12个周期,再序贯4个周期的氟达拉滨(F,25 mg/m2,D1–3)、环磷酰胺(C,250 mg/m2,D1–3)及奥妥珠单抗(G,1 000 mg,给药按方案)构成ZFCG联合方案;第16周期后,以四色流式对患者的外周血(PB)与骨髓(BM)进行MRD评估,达完全缓解/伴血液学恢复不完全的CR(CR/CRi)且PB与BM均uMRD者准予停治。

研究入组59例≤65岁的初治CLL/SLL患者,其中41例患者接受了ZFCG方案治疗,30例患者完成4个周期并接受疗效评估。经2个周期ZFCG方案治疗后,研究的CR率与PB+BM双uMRD率迅速提升至60%;完成4个周期ZFCG后,CR率与PB+BM双uMRD率分别进一步提升至76.7%与73.3%,PB uMRD率为100%,BM uMRD率为96.7%

至第16周期,30例CLL/SLL患者均满足停治标准,最长停治随访达20个月,其中29例患者维持CR且持续uMRD,1例患者于停治7个月后出现诊断时肺部肿块再现,但骨髓仍维持CR与uMRD。

安全性方面,在研究的联合阶段中,≥3级不良事件(AE)以血液学毒性为主:血小板减少(32.5%)、中性粒细胞减少(27.5%)、白细胞减少(25%);非血液学≥3级包括肺部感染(15%)与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5%)。

整体显示,以泽布替尼为基础、MRD驱动的限时联合策略可在初治CLL/SLL中实现高比例深缓解与双部位uMRD,并具备明确的停治可行性与可持续的无治疗缓解期,同时安全性可控,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优化长期管理提供了坚实证据[1]

索托克拉联合泽布替尼为R/R CLL/SLL带来高缓解与高uMRD并发掘限时治疗潜力

在复发/难治(R/R)CLL/SLL患者中,BCL-2抑制剂与BTK抑制剂存在机制互补与潜在协同。索托克拉(Sonrotoclax)作为新一代BCL-2抑制剂,选择性更高、药效更强,且半衰期更短、无蓄积。泽布替尼作为高选择性BTK抑制剂,在R/R CLL/SLL中已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BGB-11417-101(NCT04277637)I期研究纳入47例R/R CLL/SLL患者,先以泽布替尼(320 mg QD或160 mg BID)给药8–12周,再以索托克拉40–640 mg QD按阶梯递增至目标剂量以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安全性,次要终点为iwCLL 2018标准下的总缓解率(ORR),并且每24周评估患者的血液uMRD(uMRD4)率。

截至2024年12月6日,中位随访29.4个月,研究中未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最大耐受剂量(MTD)于640 mg未达,推荐Ⅱ期剂量(RP2D)确认为320 mg。研究中常见任意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为COVID-19(36.2%),≥3级以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27.7%),未见TLS,4例(8.5%)患者因TEAE停治,无TEAE致死事件。

疗效方面,46例疗效可评估患者的ORR为95.7%,CR率为50.0%,中位至CR的时间为10.2个月。既往接受过BTK抑制剂治疗的7例患者中,6例患者仍获部分缓解(PR)或CR。MRD方面,45例可评估者中80.0%的患者达uMRD4,且随时间延长其缓解持续加深。在96周时,索托克拉剂量≥160 mg组的14例患者全部达uMRD4。中位随访29.4个月时,研究中仅发生2起PFS事件,24个月PFS率为94.5%

此外,研究者还观察到在自愿停治后个别CLL/SLL患者维持CR并短暂从uMRD转为MRD4阳性的情况,提示深缓解下的限时治疗与再监测具有现实可行性与动态管理价值

总体而言,索托克拉联合泽布替尼方案在R/R CLL/SLL人群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与强劲的抗肿瘤活性——高ORR、高CR率与高uMRD率并伴随持久的PFS,为限时、MRD驱动策略的拓展提供了坚实依据[2]

以新一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为核心的限时、MRD驱动、个体化CLL/SLL深缓解新范式

从初治到R/R CLL/SLL患者,现有证据多指向一个正在形成的治疗新范式,即以泽布替尼为核心,联合高选择性BCL-2抑制剂,实现更高比例的CR与uMRD,并通过MRD监测驱动限时治疗与停治策略,最终在确保疾病深度控制的同时降低治疗负担、改善生活质量

在实施层面,诱导期进行BTK抑制剂治疗可稳定降低CLL/SLL患者的肿瘤负荷、联合阶段阶梯递增给药BCL-2抑制剂以避免TLS、以ERIC标准化流式严谨评估MRD,已成为可复制的流程要点。患者层面,既往接受BTK抑制剂的CLL/SLL患者仍从该类方案中可获得显著缓解,提示两种药物机制互补带来的“再获益”潜力。

展望未来,仍需进一步验证在不同生物学风险亚群(如del[17p]/TP53突变、IGHV未突变等)下的长期停治稳健性、明确MRD阈值与评估频率的最优化方案,并通过真实世界研究完善安全性与可及性的证据。

综合而言,以泽布替尼为基石的CLL/SLL治疗正从“长期持续抑制”加速迈向“限时深缓解+MRD驱动个体化管理”的现代化路径,其与BCL-2抑制剂等联合方案的深入推进,有望在更多患者中实现深缓解、持久无进展与安全可控的停治管理。

参考文献

1.https://www.iwcll2025.org/fsPopup.asp?PosterID=746335&mode=posterInfo
2.https://library.ehaweb.org/eha/2025/eha2025-congress/4159236/chan.y.cheah.updated.results.from.the.phase.1.study.of.sonrotoclax.28bgb-1141729.html?f=listing%3D0%2Abrowseby%3D8%2Asortby%3D2%2Atopic%3D1574%2Asearch%3Dcll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王俊澔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10月09日
林颖
沈阳市苏家屯区妇婴医院 | 儿科
泽布替尼有望重塑CLL/SLL限时治疗版图
10月09日
姜培培
广饶县中医院 | 肿瘤内科
泽布替尼有望重塑限时治疗版图
10月09日
王隆来
上海市监狱总医院 | 肿瘤内科
泽布替尼有望重塑CLL/SLL限时治疗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