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王洁教授深度解读iza-bren (EGFR×HER3双抗ADC)在肺癌领域的新突破与中国创新药物的全球新定位

09月1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已于9月6日至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隆重召开,全球肺癌领域的目光再次聚焦前沿突破。在此次盛会上,EGFR×HER3双抗ADC——iza-bren ( BL-B01D1) 凭借其在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优秀表现,成为大会焦点。无论是其联合奥希替尼一线治疗方案展现出的良好疗效,还是单药后线治疗为经治患者带来的持久获益, 都预示着肺癌治疗新时代的到来。借此时机,【肿瘤资讯】诚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深度解读iza-bren的最新研究数据,并展望中国创新药物在全球肺癌治疗中的新定位。

王洁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助理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总院长
2021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与进步奖获得者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

突破困境:iza-bren如何重塑EGFR突变NSCLC治疗格局?

王洁教授:尽管第三代EGFR-TKI已确立为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但绝大多数患者仍难以避免疾病进展的命运,如何进一步提升疗效是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在此背景下,新型药物iza-bren的出现,为满足这一未被解决的临床需求带来了破局关键。在一项II期研究中,iza-bren(2.5 mg/kg D1D8 Q3W)联合奥希替尼一线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实现了100%的客观缓解率(ORR),确认ORR高达95%,疾病控制率(DCR)达100%,成为全球首个达到100%肿瘤应答的ADC方案[1]。此外,在长期疗效获益方面,该联合治疗方案的12个月PFS率高达92.1%,12个月OS率达到94.8%,这些数据令人鼓舞,预示着该方案有望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在安全性方面,该联合方案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主要以血液学毒性为主,≥三级的血液毒性事件消退迅速,停药率极低(0.8%),不影响患者的长期用药和持续获益[3]。iza-bren联合奥希替尼联用展现出卓越的疗效和可靠的安全性。两者通过不同肿瘤杀伤机制的协同互补作用,实现了对不同肿瘤细胞亚群的深度清除,有效克服了肿瘤异质性。

918.4.png

EGFR-TKI治疗失败后,患者后续可选择的有效治疗手段有限,传统化疗疗效不佳(客观缓解率ORR 20%-3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 4-5个月),且伴随明显毒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同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EGFR突变NSCLC中效果普遍不佳[3]。在这一临床需求远未满足的背景下,iza-bren作为后线单药治疗显示出优异的抗肿瘤活性,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在这项I/II期研究汇总分析中,iza-bren (2.5 mg/kg D1D8 Q3W)单药治疗EGFR-TKI经治、未接受化疗的患者,中位PFS达到了12.5个月, ORR达到66.0%,DCR为90.0%,中位DoR长达13.7个月,充分显示出其高效且持久的肿瘤应答能力。同时,其安全性与既往报道一致,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可通过标准管理措施有效控制,停药率低,仅1.2% [4]

918.5.png

精准施策:iza-bren在一线与后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王洁教授:iza-bren联合奥希替尼一线治疗在初治的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前景,初步研究结果显示ORR 达到了100%,表明两种药物的联合能有效克服肿瘤的异质性,实现快速、高效、深度的肿瘤细胞杀伤。目前,iza-bren联合奥希替尼的 III期注册研究(NCT06838273)正在中国积极开展,已完成首例患者入组。我们期待研究结果的公布,能进一步确证疗效,推动临床实践的真正变革。

同时,iza-bren单药后线治疗主要针对经第三代EGFR-TKI治疗失败后进展的EGFR突变NSCLC患者,尤其是那些尚未接受过化疗的患者。该方案提供了在化疗之前介入ADC治疗的新策略。12.5个月的中位PFS数据远超现有治疗方案,且为单药治疗,毒性可控,有望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和提高治疗依从性。这使得iza-bren有望成为EGFR-TKI耐药后、化疗前的优先选择,从而改变现有治疗格局。目前,iza-bren单药治疗EGFR-TKI耐药人群的III期注册研究(NCT07100080,NCT06382116)正在全球和中国快速推进中 ,旨在对比其与含铂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对此充满期待。

创新引领:王洁教授揭秘BL-B01D1-302研究与中国ADC的全球影响力

王洁教授:值得关注的是,我中心目前正在牵头进行一项关于iza-bren对比多西他赛在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III期临床研究(BL-B01D1-302,NCT06382129)。众所周知,EGFR野生型NSCLC患者在既往经抗PD-1/PD-L1单抗治疗且经含铂化疗治疗失败后,同样面临治疗选择非常有限的困境,亟需新的有效治疗方案。这项研究是一项I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旨在对比iza-bren与多西他赛在经免疫和含铂化疗后耐药患者群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全国共77家中心参与,计划入组604例患者,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PFS、ORR、DOR、DCR和安全性等。这项研究进展顺利,目前我们正在冲刺完成最后的患者入组目标,预计明年会有研究结果公布。我非常期待这项研究能够取得积极结果,能为多线治疗失败的EGFR野生型NSCLC患者人群提供全新的、更优的治疗方案,填补当前治疗空白,真正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望未来,中国创新药物研发正在全球医药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在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领域,中国已经从“跟跑”逐步迈向“并跑”甚至“领跑”的新阶段。以iza-bren为代表的双抗ADC药物,凭借其全球首创机制与协同靶向策略,不仅为中国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更为全球肿瘤治疗范式的演进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药企在ADC领域的突破,体现了从靶点发现、分子设计到临床开发的全链条创新能力。这类药物通过精准靶向和高效内化,显著提升疗效并降低系统毒性,有望重新定义晚期NSCLC的后线治疗标准。更重要的是,像iza-bren这样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原创新药,将推动中国在全球肿瘤治疗指南制定和标准确立中赢得更多话语权。

中国创新药的崛起,不仅源于科学实力的积累,也得益于政策支持、资本投入和人才汇聚所形成的良性生态。随着更多本土原研药物进入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的策源地之一,为人类共同应对肿瘤这一世界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  Zhou F, et al. Phase II Study of Iza-Bren (BL-B01D1) Combo With Osimertinib in EGFR Mutated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SCLC Patients. 2025 WCLC. OA10.04.
2. Ramalingam S, Belani C. Systemic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Oncologist. 2008;13(1):5-13.
3.  Haslam A,Prasad V. Estimation of the percentage of US patients with cancer who are eligible for and respond to checkpoint inhibitor immunotherapy drugs[J]. JAMA Netw Open,2019,2(5):e192535.
4. Fang WF, et al. Phase I/II Study of Iza-Bren (BL-B01D1) as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EGFR Mutated NSCLC. 2025 WCLC. OA10.03.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N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