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CSCO学术年会】马军教授:中国淋巴瘤诊疗迈入新纪元,CSCO引领国际合作与精准创新

09月1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金秋时节,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于2025年9月10日至14日在泉城济南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规范诊疗,创新引领”为核心主旨,云集海内外肿瘤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与临床精英,共同擘画中国肿瘤防治事业的未来蓝图。
在本次CSCO大会现场,【肿瘤资讯】荣幸地邀请到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围绕本届CSCO年会上淋巴瘤领域的国际前沿交流、中国临床实践的规范化挑战与个体化机遇,以及未来整合治疗的发展方向,分享深刻洞见。

马军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会监事长
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副主席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肿瘤学科专家组组长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总编辑

点击视频查看教授精彩分享

中国淋巴瘤临床实践换挡提速:CSCO年会联动国际,锁定诊疗新目标

马军教授:本届CSCO年会淋巴瘤专场的一个突出亮点,是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深度融合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真正做到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我们特邀国际淋巴瘤联盟(IAL)主席Cavalli教授等世界顶尖专家亲临现场,系统回顾了淋巴瘤治疗从过去“无法治愈”到如今“迈向治愈”的数十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并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全球最新的药物研发、创新疗法与临床经验。此外,我们也邀请了美国淋巴瘤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Owen教授,针对T细胞淋巴瘤——特别是亚洲人群中发病更为普遍的NK/T细胞淋巴瘤,深入介绍了去甲基化药物、JAK抑制剂及CD7-CAR-T等前沿治疗策略。与此同时,朱军教授、宋玉琴教授等国内众多专家学者也分享了基于中国患者的宝贵本土临床数据与经验。可以说,本次大会真正实现了国际前沿智慧与中国临床实践的同频共振、无缝对接,为国内广大同道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

尤其值得我们自豪的是,国际学界对中国淋巴瘤诊疗事业的崛起给予了高度肯定。在2025年于瑞士卢加诺(Lugano)举办的国际淋巴瘤大会上,来自中国的论文贡献率已攀升至24%,仅次于美国的25%。这标志着耀眼的“中国红”已成为全球血液肿瘤学术舞台上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尤其在细胞治疗这一前沿领域,中国更是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国内已有7款细胞治疗产品获批上市,其中4款精准用于淋巴瘤治疗,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项了不起的突破。我们正热切期盼,这些凝聚了中国智慧的创新CAR-T疗法能尽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让高昂的“救命药”真正变得亲民、可及,惠及更多翘首以盼的普通百姓家庭。

淋巴瘤治疗遇个体化浪潮:指南落地赋能,开启精准治疗时代

马军教授:我们常说,临床指南是规范化治疗的“硬杠杆”,为诊疗提供了科学、统一的基准。但指南并非万能,其主要覆盖了50%~60%的标准化临床场景。另外30%~40%的复杂病例,则高度依赖临床团队的集体经验和对患者具体情况的个体化分析。精准化、个体化治疗就如同驱动诊疗优化的“软件”,必须与指南的“硬件”框架紧密结合、协同运作。然而,在中国要实现高水平的个体化治疗,我们必须首先正视并解决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与均衡。

当前,我国淋巴瘤诊疗水平在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温差”。在顶尖的国家级医学中心,B细胞淋巴瘤的治愈率可达62%,已十分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但当我们把视线投向更广阔的基层,根据一项覆盖全国1.6万例患者的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数据,五年无病生存率仅为37.7%,这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依然显著。这组数据深刻地提醒我们,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动诊疗指南下沉,深入基层,通过持续的宣讲与培训,将规范化治疗的种子播撒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为此,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积极行动,足迹已遍布重庆、吉林、黑龙江等多个省市的基层医院。我们的目标清晰而坚定: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号召,力争到2030年,将我国淋巴瘤的整体五年生存率提升至50%。只有在规范化治疗的坚实土壤之上,个体化与精准治疗的绚丽花朵才能灿烂绽放,让人人享有规范、精准、可及的优质医疗服务。

靶免联合,多点开花:CSCO年会绘就淋巴瘤整合治疗新蓝图

马军教授:回望过去,淋巴瘤曾一度面临“无药可医”的困境;而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靶向与免疫疗法“多点开花”的全新时代。虽然传统放化疗的基石地位依然重要,但以ADC药物、双特异性抗体、CAR-T细胞疗法及各类小分子抑制剂为代表的创新疗法,已成为驱动临床实践变革的核心力量。临床治疗“武器库”中已拥有超过50种精准药物,为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治疗选择。

得益于此,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治愈率已成功迈过70%的门槛,而部分亚型如小B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已逐渐实现了“去化疗”模式下的长期生存。这一深刻变革,正推动我们将淋巴瘤的管理理念,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转向如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全程化管理”。为了更好地践行这一理念,今年我们还特别推出了患教手册,大力倡导“医患一家”的和谐关系,鼓励患者更深入、主动地参与到治疗决策中来,与医生并肩作战,共同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与更长的生存预期。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一个由医疗机构、患者、医药企业及政府部门多方协作、共生共荣的新生态。在CSCO的持续引领下,中国淋巴瘤诊疗领域正以无比自信的姿态,迈入一个全新的治疗时代。我们所有努力的终极目标,始终如一且无比清晰:那就是一切为了创新,一切为了病人。我们坚信,通过整个社会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为中国淋巴瘤患者带来更长久的生存希望和更高质量的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Ashelin
排版编辑:Ashelin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